玄易似乎没有在意冼建安的失礼,在桌前坐下,顺手一带冼紫芫的衣袖,让冼紫芫在一旁的位置上坐下,口中淡淡的说:“这样讲,你祖母年轻时也该是个相当漂亮的女子。”

冼建安这才觉得自己刚才有些唐突,压下心中见到妹妹的喜悦,按照规矩恭敬有礼的说:“建安见过玄公子和心仪公主。刚才失礼了。”

“这儿没有外人,不必太过拘礼,免你妹妹心生不安。”玄易的语气淡漠但并不让人讨厌,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你们二人都坐吧,这里都是自家的人,没有外人在,随意些。”

冼建安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没有外人在,指的是今天午时的关宇程。

晋护卫和琉璃从房内退了出来,琉璃用眼神示意阿珍跟着一同出来,冼建安没有带随行的仆人,但阿珍跟着伺候婉卿,因为这段时间婉卿的身体一直不算好。阿珍看到琉璃的眼神,立刻也聪明的退出了房间,这个时候,他们不在最好,有些主人家的私事,知道的太多反而不妥。

因为琉璃不在,玄易倒了杯茶放在冼紫芫面前,微微一笑,对冼建安温和的说:“今天中午多有得罪,有关宇程在,有些事不方便说,所以特意安排了这场便饭,如今紫芫的身份特殊,不得不注意免得一些不必要的是非。”

冼建安有些不习惯温和客气的玄易,这份客气里还有一丝无法掩饰的傲慢和从容,是一种自小就养成的贵胄之气,这种气质非寻常人可以学到,虽然让人看着有些自惭形愧,却让人恼恨不得。

“无妨。”冼建安立刻恭敬客气的说,“建安明白,是建安太鲁莽了。建安自外面回来想念妹妹,与玄公子不熟,才言语试探。”

玄易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冼紫芫,“你哥哥是个聪明人,懂得进退,难怪冼家铺子的生意如今是越做越好,能够在皇上眼皮底下和大兴王朝做生意,没有几分勇气和计谋也实在不成。”

“我哥哥自然是最好的。”冼紫芫有些小小骄傲的说。

玄易笑笑未语,只是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但冼紫芫却听到玄易的声音在她耳边轻轻响起,有几分调笑,“不过,在我看来,他与你的夫君我比起来还是差了些,是不是?”

冼紫芫刚要开口说话,却突然想起这是玄易单独说给他听的,侧头看着玄易,用口形说:“你真是脸皮最厚的一个!”

玄易真是喜欢冼紫芫的可爱聪颖,一只手在桌下轻轻握住冼紫芫的另外一只手,轻轻划过她的手心,慢慢的说:“还是紫芫最有眼光。”

婉卿和冼建安都是一怔,有些不明白玄易话的意思,彼此看一眼,然后看向玄易,等他继续说下去,冼紫芫也有些意外,到忘了立时把手从玄易手中抽回,也同样的看向玄易,不知道他下面会说出什么更离谱的事。

玄易依然轻轻用手指在冼紫芫的手心上慢慢划着,不急不躁的说:“紫芫和我商量想要替伺候她的琉璃姑娘做个媒,琉璃姑娘是太后娘娘跟前的红人,这一次太后娘娘特意放她出来也是为了能够让她寻个好人家,她说她有个很好的哥哥,虽然一直在外面做生意,但为人老实忠厚,成熟内敛,想要让琉璃姑娘嫁给冼公子,不晓得冼公子是何想法?”

所有人,包括婉卿,冼紫芫在内全都愣在当地,她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玄易会有这样的心思,为一个伺候冼紫芫的丫头做媒?!

冼建安也一怔,一脸的不解,讶然的说:“琉璃姑娘?”

玄易淡淡点头,随意的说:“如今紫芫是心仪公主的身份,嫁入玄王府后也会成为未来的玄王妃,你们虽然是她的家人,以后想要见面也极是麻烦,但琉璃就容易的多,她虽然是心仪公主跟前的奴婢,但并不会陪嫁,若是冼公子觉得不错,心仪公主可以替琉璃求个身份,然后明媒正娶,琉璃依然在紫芫跟前做事,但并不算是奴婢,如何?”

冼紫芫这才明白,玄易这是在安排她与家人的联络方式,不过,琉璃姑娘虽然是个奴婢,但为人处事,容颜气质都是不错的,配自己的哥哥也算是不委屈,而且这样的结果,估计也会让太后娘娘满意。玄易想的还真是周到。

冼建安想了想,他是个小生意人,虽然琉璃是个奴婢,但是她是太后娘娘跟前的人,如今又是已经成为心仪公主的妹妹跟前的奴婢,身份地位并不比他差,而且,他虽然与琉璃只有两面之交,府上见过一面,这里见过一面,却知道是个稳重可靠的女子。

“不过,因为她是太后娘娘跟前的奴婢,又是未来玄王妃跟前的人,所以依着规矩来说,就算是你想要纳妾,也必须等到琉璃生下你们的孩子,并且是男丁,长到三岁后你才可以考虑纳妾。”玄易依然随意的说,“所以,你要考虑好,若是想要花间流连,就不要答应紫芫提议,若是应允,至少在以上事情发生前,你必须保证不辜负琉璃姑娘。”

“这。”冼建安有些犹豫,轻声说,“建安在回来的途中生病,幸亏遇到一个好心人相救,在他们府上歇息了一些日子,他们府上有一位小姐,虽然是寻常人家的女孩子,但心底善良,懂些医术,颇多照顾,建安心存感激,原是想要回来后和父母商量去提亲。”

玄易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也没有意外和恼怒之意,只是淡淡的说:“那你要好好思忖一下,本公子并不要你此时就拿出主意,毕竟你与琉璃姑娘也不熟悉,你们可以偶尔来往,有紫芫在,你们也不会做出什么不妥的事,然后你再做决定。”

冼建安立刻就明白,这是在一定时间内允许他以去见琉璃姑娘的借口去探望自己的妹妹冼紫芫,心中感激,说:“建安明白,谢过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