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完成……】

罗东的队伍很快就出发了,民兵的热情甚至比辎重营的士兵还要高几分,对于他们来说,跟队伍出去,每天就能赚进更多的粮食,起码罗副将看起来是个讲信用的人,至少目前为止,罗副将让他们可以养活自己的家人,而不至于在这荒年里饿死荒野。

花埠岭距离沂州城也就30多里地,傍晚之前,大队人马就已经赶到了那个大路口,说实话,这里绝对不像是一处关隘的位置,两处土山岗相聚约莫有两百米,官道从其中通过,罗东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两座土山岗只见建造一座简易的营寨。

罗东带着张山、常峰来回走了一遍,任务就被分派下去了,这旁边的土岗子上都是树木,这木头自然不缺,200米的位置被划分成4块,辎重营一块,那三支民兵大队各自承包一块,激励措施也很简单,一日两顿增加到三顿,若是一日之内完工,额外多半斤粮食报酬。

罗东确实感到自己很败家,每天支付给民兵营就要近30石粮食,虽然现在这个粮食雇佣民兵的计划他大感划算,但是坐吃山空的感觉,让他始终不怎么安心。

建造营寨的计划被有条不紊的实施者,事实上,工程的推进速度罗东是非常满意的,这些人都是觉得的青壮,树木被源源不断的搬到位置,营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慢慢的被构建出来。

罗东又亲自带人去巡视了两侧的土岗子,结果跟他预料的差不多,这些山上长年累月的树木和灌木交错生长着,即便是罗东手脚并用,在这写灌木丛中也行进困难,到处可见的树木更是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封锁线。

在树林里,罗东亲自『操』刀制作了一些个建议的陷阱,其实就是一些两头尖的木棍,经过罗东的组合,这些被倒刺在长长的杂草和灌木之下,这让任何人通过这片草丛时,都可能不当心丧命在机关之下,他砍到了不少树木,封闭了可见的山间的小道。

众多的民兵兄弟们在吃到久违的饱饭后,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第二天的中午时分,一座由四座方形大寨构成的,到傍晚时分,已经建成了坚固的双层圆木的营寨墙壁,哨塔都搭建起来了。

这是一次很好的营寨建造经验,在罗东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后,营寨外面被挖上了几十条深浅不一的壕沟,罗东以为要做的就是不停的灌输这些民兵,这个营寨要用来对抗数万金兵,所以全营的人马都疯狂再次投入营寨的扩建之中,外面的地面上立刻又布满了无数尖锐的木刺。

何六子早早就被罗东派出去了,同时这里的情况也被迅速的报告给了赵开山,几十里外的战事让他十分的担心,而他既无力量也没有任何想法要去哪里一展身手,虽然他是军校教官,可从来没自大的认为自己有能力随意指挥一场绝对数万人生死的战役,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静静的等待。

枯燥的等待维持了三天,当然罗东没有让辎重营的这些个新兵清闲下来,民兵兄弟们疯狂构筑工事的同时,辎重营的士兵进行着紧张的训练,因为意外的战事,罗东那个三日考核计划搁浅了,不过显然那个计划的公布,让这些士兵充分了解到这位看起来和和气气的罗副将的真正面目。

这三天的训练内容只有一个――刺杀术,罗东增加了另外一个要求,每一次刺杀,都要按照自己在部队的要求,大声的喊出来――“杀!!!”

第三天,罗东照例在对辎重营的士兵进行强化训练,这时候民兵营也在营寨里跟着一起训练了,几天的疯狂构筑,营寨外围已经布满各种各样的障碍物,官道上到营寨门口的位置放满了拒马,罗东也曾自己想过,要正面进攻这么一个营寨,骑兵是完全不可能的,步兵也要耗费大量的气力,用在清理这些疯狂的建筑工的杰作。

有些意外,罗东竟然迎来了客人,林云开从前线返回了,一起来的还有齐海,齐海甚至还带着五六个家将,齐家的队伍散了,他目前想到能共事的貌似罗东是最适合的对象,对于狐朋狗友的加入,尤其是齐海,罗东自然是十二万分的欢迎,自己这个伪读书人,还真需要和这时代真正的读书人多多接触。

齐海和林云开对于罗东在这位置如此迅速的建造起这么一座关隘也是非常惊讶,私下里偷偷询问罗东经验,结果对于罗东开出一天一斤粗粮,额外半斤赏格的方案只能以叹为观止来表达他们的感受。

傍晚时分,何六子匆匆来报告前线战况,今日两军进行了一场正面的交战,战事是海州军挑起的,现在正面的海州军已经出现了三支以上的兵马,其中两支是步卒为主,一支为骑军为主,交战之后,金兵出现了第四支兵马,旗号是邳州防御使了,沂州军交战中吃了不小的亏,前端的两处驻兵营地被攻破。

罗东判断了一下,估计赵开山战事不利,应该很快会撤军,现在正面的敌人无论是人数和装备还有骑兵的数量已将大大超过了沂州军,选择继续正面对抗或者野战,肯定不是个明智的想法。

始料不及的是,第二天凌晨天刚刚亮,败军就从前线蜂拥而至,骑兵部队跑在最前面,后面的步卒拉成了一条长蛇阵。前面的骑兵叫开营门后,才算缓过一口气来,赵开山、林虎等将领也陆续进了营盘。

有了营寨的支持,林虎带着骑兵又重新出营去收罗步卒,当罗东来拜见赵开山的时候,这位沂州都监显得颇为沉默,甚至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本来罗东这种低级军官完全没有资格来拜见的,不过作为这座营盘的主将,加上接应的大功,赵开山对于罗东倒是真正的有了另眼相看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