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刚回到宫中,不久李东阳就来向他禀报王阳明押解宁王等人将于三日后抵京,朱玉刚不由得兴奋异常,总算可以出一口心头的怒气了。但是冷静下来后,他又犯愁了,该怎么处置宁王一家呢?如果满门抄斩的话,他好歹也是宗室,这样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如果宽大他,朱玉刚忽然想到,绝不能让这样的如果出现,否则后患无穷。

皇帝烦恼,当然有做臣子的出来出主意,第二天在早朝的时候,李东阳代表内阁拟订了对宁王的处罚方案,朱玉刚接过司礼太监呈上来的折子,打开细看。原来内阁准备将宁王凌迟处死,将他的所有家产罚没入宫,并且他的家人,年纪在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一律处斩,女子罚到军营为奴婢。

朱玉刚看了心中一惊,这帮大臣比自己还心狠呀,别看他们平时脸上一个个都笑眯眯的,原来都是深藏不露!他想起昨晚去向太后禀报此事时,太后希望他能看在太祖的份上,让宁王死得体面一些,这也关系到皇家的脸面。朱玉刚虽然恨极了宁王,但是太后的话不得不听,而且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觉得太后的话不无几分道理,如果全听大臣的,那他这个皇帝还有威严吗?

于是,朱玉刚故意摆出一副询问的语气说道:“这样处置,是不是过于严厉了?”新升任的大学士杨廷和是个四十多岁地中年儒士,这时站了出来。躬身说道:“皇上,宁王造反,给天下苍生带来了无穷的灾害,可以说任何刑罚对他来说都是宽大,皇上万万不能有妇人之仁…否则那些死去的将士将会死不瞑目的!”

朱玉刚听他话语中竟然没有一丝客气,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怒道:“朕又不是要放了他,你们紧张什么?宁王的确罪大恶极。罪不容恕,但是死法有各种各样,何必一定要凌迟呢?你们不觉得太残忍了吗?”

朱玉刚想提出让宁王自尽地提议,但是有些话他总觉得不好说出口,这时候他需要有个人能站出来替他说几句,于是目光就在众大臣里面搜索。忽然,朱玉刚看到一张脸孔有点面熟,但是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这人一身武官打扮,他一接触到朱玉刚的眼神就急忙站了出来,低头说道:“皇上。臣江彬有话要说。”

朱玉刚恍然大悟,离京这么多日,差点把这个人给忘了,不由得提高了警惕心,谁知道他会站在哪边,于是冷冷的说道:“有话就直说吧。”

江彬道:“宁王造反,其罪当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诸位别忘了。他也姓朱,他也是太祖地子孙,如果定要将他凌迟处死,遭受百姓的凌辱,那么将皇家的脸面放在何处?所以臣建议不如就将宁王赐死,这样一来可以平民愤,二来保全皇家的体面,众位大人,觉得如何?”

众人听了江彬的话才醒悟过来。原来皇上是这个意思啊,还未来得及表示赞同,朱玉刚已经说话了:“江卿家说的不错,朕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不知你们还有其他想法吗?”

李东阳等人权衡利弊,觉得这样做也无伤大碍。于是纷纷表示赞成。朱玉刚见目的达到,心情也愉快起来。见江彬还站在那儿不动,似乎还有话说,于是语气温和的问道:“你还有话说吗?尽管说吧。”

江彬看了众人一眼,大胆说道:“王大人这次押解宁王回京,臣觉得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所以一定不能马虎,臣建议搞一个仪式,能够衬托出皇上的英明神武,使皇上地威名更加远播,这样那些身怀异心的人就再也不敢起来闹事了。”

朱玉刚一愣,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这样一来不是把王阳明的功劳都算在自己的头上了吗?宁王是王阳明剿灭的,自己只不过是带了去十万大军,其实并没起多大的作用,现在普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如果照江彬所说的去做地话,恐怕背后就会有人骂自己和臣子抢功劳了。江彬这样拍马屁,这个人看来不简单啊,倒不可不防了。

不料,朱玉刚还未开口说话,李东阳等人却纷纷表示赞成,他们的意思是皇上应该接受宁王等人的忏悔,并对他们进行训斥。朱玉刚一口否决了他们的意见,宁王是绝不会忏悔的,他早已存了必死的决心,如果到时候被他痛骂一顿,岂不尴尬?朱玉刚真想狠狠的骂这些只知道空谈的大臣,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却在那儿夸夸其谈!他微微一笑,宣布退朝,其实他已经想好了主意。

三日后,王阳明的大队人马果然抵达了京城,几千名捆绑着地俘虏排列在皇城正门通道的两边,每一名都用标帜予以识别,而宁王因为身份的不同,却坐在囚车里,他打扮得整整齐齐,神态悠闲,乍一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囚犯!宁王闭着眼睛,突然感觉到囚车停了下来,下意识的睁开眼睛一看,在他的前头,一个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将军正向他过来,其他地人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两边,低着头。

“哈哈,宁王,还认得朕吗?”那人骑马停在囚车前,得意洋洋的望着宁王。

宁王感到声音非常熟悉,抬头一看,才发现竟然是朱玉刚,于是叹息一声道:“本王既然败在了你地手中,早就准备好了一死,你何苦还要当众侮辱我呢?”

“哈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朱玉刚觉得已经在精神上战胜了宁王,自己也像个得胜而归的将军,于是冷冷的喝道,“将他带走!”

“皇上,臣幸不辱使命,将宁王等一干人犯安全押回京城,请皇上处置。”王阳明看到朱玉刚竟然亲自来了,急忙过来请示。

“伯安,你做得很好,朕自会封赏你的,你也累了,这里的事就交给别人吧,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朱玉刚不停的点头夸奖王阳明,并且叫人带领王阳明替他安排的新居所。

王阳明正想离开,朱玉刚忽然叫住了他,原来他看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通道两边的囚犯中间站着一位头发金黄,身材高大,明显不像汉人的男子,宁王的部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物呢?如果说是他的家人,那更加不可能了。

“伯安,他是什么人?”朱玉刚不解的问道。

“哦,皇上,他名叫比利,是葡萄牙里斯本人,不知怎的被宁王关在王府中,臣向他询问,但是言语不通,所以就把他也带到了京城,请皇上定夺。”

“哦,原来如此。”朱玉刚望着这几百年前的老外,发现他们和现在的外国人除了服饰上稍有差别外,长相上并无多大区别,这个老外也在紧张的望着朱玉刚,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朱玉刚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惊疑的神色。忽然,老外想从囚犯中跑出来,但是很快就被士兵拉了回去,也许他从朱玉刚的穿着以及众人对他的态度上看出了他的身份在一般人之上,所以想上来和他说些什么。

朱玉刚惊奇的打量着他,他能感到此人是想对他申辩什么,他那紧张、无助的表情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但是现在自己能帮他什么呢?

“既然和他言语不通,那你为何知道他叫比利,是葡萄牙人呢?”朱玉刚忽然想到了王阳明刚才说的话中的漏洞。

“皇上,他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是他能写几个简单的汉字,所以臣知道这些。”王阳明急忙解释道。

朱玉刚的脑子里忽然感到一片空白,这事实在太超出他的想象力了,从现代来到,他能预想到会遇见各种各样有名的人物,比如大名鼎鼎的王阳明和唐伯虎,但是这个外国人,是他从未想到的,现在的葡萄牙是怎么样一种状况,它和明朝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有葡萄牙人会到中国来,这一连串的问题闪现在朱玉刚的眼前,但却抓不住,摸不到。

朱玉刚的心脏砰砰的直跳起来,他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但是因为自己对葡萄牙这时期的历史知识欠缺,所以再想下去也是毫无头绪,还是暂且放下吧,等静下心来,应该可以摸索出一点蛛丝马迹来。朱玉刚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于是就对那比利笑了笑,表示一下友好,染够对王阳明说道:“把他和那些囚犯分开来,给他单独安排一个房间,切记要好好招待他,朕还会找他的。”

“是,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会很好的照顾他的。”王阳明走到一边,对两个押送犯人的官员低声说了两句,其中一个官员又叫过几个士兵,吩咐几句,那几个士兵马上走到人犯里面把比利带了出来,解开他手上的绳子,然后将他带上了一辆马车。

朱玉刚看到这里,这才放下心来,冷冷的看了宁王一眼,大声说道:“将他们都带回去!”这样,他总算表演完了凯旋而归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