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是小别胜新婚,一月未见,两人的缠绵缱绻自不必说,但小鱼却敏锐的感觉李世民心怀有些不畅似的。

开始时,她没有询问,可是第二天早饭后,还感觉他有些闷闷不乐,不由得多了句嘴,“世民,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不妨说给我听听,虽然我未必帮得上你,可是心里有事?*党隼矗?芄槭娣??!?br>

李世民正若有所思的站在窗边,听到小钱这么说,微微一笑,“朝中的事,何必再来闷你呢。”

“可是夫妻就是共同面对一些事情,快乐的事两人分享,难过的事两人分担哪。”小鱼走过去,从背后包着李世民的腰,“难道你以为夫妻本是同林鸟,临到大难各自飞吗?”

“你听了会生气的。”李世民叹道。

小鱼就那么静默了会儿,“我知道定是朝中的事让你烦心,难道是因为这次太子谋反的事?我还没听到皇上怎么处置这件事,不过民间没有流言,想必闹的不大吧?”

李世民抚摩着小鱼环在自己腰间的手,“这件事处于半隐密状态,大家只知道杨文干反,可并不知道内中详情。其实就算是我,也是一知半解。”

“你想办法把你三弟从你四弟身体里弄出来不就得了?”小鱼绕到李世民正面去,“其实这事小鸡子也是知道的,你别怪我不守秘密,实在她是我贴身丫头。好多事都帮我跑腿,很靠得住。再者,无因——不是,是无间观,是上清派王远知道长罩——呃。保护的,王道长又相当于国师的地位,办事方便,又认识好多道派高人,说不定就能找到道法高强地,对帮助你三弟有好处。我让小鸡子暗中打探有无这样道法高深的人士呢。”

李世民沉吟片刻,“你说得对,我也在寻访高人。长孙兄更是大力帮忙。但是,玄霸在元吉体内的事太过玄奇,只凭雷人馆的猫姑娘一句话,我还有点不安心。不知可否想办法,让我们兄弟见上一面呢?”

“这事我是问过小猫的。”小鱼叹了口气,“她说你三弟不能自己控制出现地机会,所以要等机缘巧合。我已经和小猫说过了,倘若李元吉再出现在雷人馆,就让她小心监视,万一你三弟玄霸出来。立即就来叫你。倘若你当时得空,就可以看到了。”

李世民“嗯”了一声,点了点头,因为雷人馆那方面答应的痛快。怀疑之心又减了一分。本来他就不相信雷人馆的凤老板为救太子,居然编出此等谎言,但他为人一向谨慎,终究未能证实的事,也不敢尽信。

“这样的话,以后我派个人为你们传话,免得紧急之时找不到我。”

小鱼开心的点点头,特别希望通过种种小事。能让李世民和雷人馆的人亲近起来,最后找到解决玄武门事实危险的契机。

“可是今天晚上真要办一场家宴吗?那我要早早准备才行。”小鱼看李世民眉头稍稍舒缓,连忙岔开话题道,“这么多人来尝你娘子我地手艺,当然不能让人挑出错来呀。”

李世民握住小鱼的手,“本王说话一向算数。所以今天要辛苦你了。可是你不介意吗?亲自下厨给除我和父皇之外的其他人做饭?”

在他看来。小鱼毕竟是正室王妃的地位,给偏妃煮。毕竟有**份。而昨天他是给杨妃逼得找不到其他方法,一想到这儿,不禁有点恼火。

在小鱼来之前,他知道杨妃是前朝的公主,人又极美貌,对她很是宽容,结果宠得她现在如此娇纵。

小鱼注意到李世民的神色变化,但没想到是因为杨妃,还当他又想起太子谋反之事,叹了一口气道,“反正我也要做给你吃,我喜欢亲自为你下厨,不过多做一点罢了,没什么关系。但是,你没有生过我的气吗?”

李世民很意外,“我为什么生你的气?”

“因为我自作主张,让我哥给你去送信。这——影响了你其他安排了吗?”她小心的问。

李世民沉吟半晌,“确实出我意料之外。”他老实承认,“但所谓计划总是不断变动的,所以此事你不必挂心,正所谓天意难违,但还有一句话叫事在人为,这世界上地事反反复复的多着呢,以不变应万变最好。”

他说话模棱两可,小鱼也没有再追问。但她心里有不安,不知道李世民很少与他讲朝中之事,军中之事,是因为不喜欢女人干政呢?还是怕她担忧?抑或是——不信任她?

最后一种猜测让她非常不安,总觉得李世民知道些她的身世,可是却闭口不提似的。

想到这儿,她再度抱紧李世民,感觉贴着他,汲取着他地温度,才能喘息舒畅似的,“晚上把我哥也叫来吧?让他也尝尝我的厨艺,他虽然是我哥哥,却从没吃过我做的东西呢。”

李世民笑眯眯的答应,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李世民才说要更衣,到天策府去看看,就有圣旨到了。

李世民急忙携小鱼跪下接旨,那太监神气兮兮的念了一堆文绉绉的话,小鱼听不太懂,但见身边的李世民身子僵直了下,手掌无意中握起,把衣袖弄皱了,那垂下地目光略一抬,寒意森然。

她感觉出这圣旨未必有什么好事,等和李世民一起谢了恩,打发管家带宣旨的太监到前厅用茶后,急忙问道,“我心中烦乱,没听清圣旨上说的是什么,你告诉我呀。”

李世民苦笑一声,“还有什么事?是对谋反一事的示下。”

“说什么?对你平叛有什么奖赏吗?”应该有吧?虽然没动一兵一卒,毕竟是秦王军威之胜,李渊说什么也不会抹杀了这功劳吧?

“奖赏!那倒没有,只是也没责罚我,也许我该万谢隆恩呢。”李世民以一种小鱼从没见过的冷漠神色道,“圣旨上说,杨文干谋反之事,起因于太子与秦王兄弟不睦,是秦王府的杜淹、太子府地韦挺、王挑拨所致,所以把他们三人流放,此事至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