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从拉玛西亚到中国足球

(两连更,求推荐收藏。这两天推荐稍稍见长,拜托书友们帮忙继续支持,差一点就可以上新书榜了,大家应该也希望本书有更多人看到。)

转眼间,已经到了假期的第三天,今天是马丁允诺的交出德乙球队分析报告的日子。

“马克,你的效率非常惊人!”李响正在查看青年队过往的训练计划,马克敲门进屋。

“是的,关于德乙球队的资料收集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原来说好的两天,可能要拖到一个星期左右。我希望你不是急等着要那些。”马克的状态不是很好,稍显憔悴。不过李响早上照过镜子,自己和他差不多。

“没关系,赶在集训开始前交给我就可以了。快来,请坐,我正好想和你讨论一下球队的战术思路。”李响把自己写好的一份初稿交给马克,虽然很粗糙,但他自信基本意思正常人都可以理解。

李响在这份初稿中,详细的阐述了自己的“基本功+特点+心理素质=球员实力”的理论。尤其是在基本功的解释上,花了大力气。

基本功的养成和学习,主要是在球员16岁以前应该完成的。球员到了16岁之后,技术已经基本成型,虽然通过刻苦训练还能提高,但想要更上一层楼,非常的困难。尤其是传球的脚法力量、停球的动作、中长距离传球等等,看上去通过训练可以提高。但实际上,已经非常困难,因为那些都是由从小养成的习惯决定的。

世界上所有的优秀青训营都非常重视球员的基本功训练,以最著名的拉玛西亚为例。

他们不会给还是孩子的球员安排大量的比赛,反而会更加重视传接球的基本训练。通过一些有趣味的训练方法,提高小球员对于足球的兴趣,从而强化他们的基本功。

其实这也就是帮这些球员打好基础,形成良好的球感和踢球习惯。等他们长到16岁以后,以扎实的个人技术和基本功为依托,再去接受各个教练不同的战术打法安排,就会轻松许多。

这就是为什么法布雷加斯、阿尔多等球员离开巴萨数年之后再回去,还能很快融入球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个人技术和脚下能力和其他巴萨球员是统一的。

换句话说,即使是陌生的队友,也可以知道你能把球传到何种力度、何种精度,他们进行相对应的接球,再进一步传递或者射门。

打个比方,陶器是基本功,图案是战术。

陶器只有大小、厚度、尺寸都相仿,才有可能画上相同的图案。反之,如果陶器本身就制作的七倒八歪、厚薄不匀,那么根本就无法在上面画出好看的图案。

这就是基本功的作用。

一个足球运动员,小时候不能养成好的踢球习惯,到成年队之后,必然会出现所谓的“脚法粗糙”,“失误频频”。而一支脚法粗糙、失误频频的球队,无论执行何种战术都会显得非常吃力,反面典型就是中国男足。

中国队员们不努力吗?他们也想踢好比赛。

大牌教练们不厉害吗?他们收了钱办事,也想出成绩。

但无奈国足球员基本功太差。一支连停球传球护球这样的基本动作都会出错的队伍,怎么可能完美执行教练员的战术?

当然,这绝对不是天赋的问题。十几亿的人口,想要找到几千个有足球天赋的小孩太简单了,关键是训练方法和模式出了问题。

梅西有天赋吗?当然!

但如果把梅西放在中国会怎样?告诉你,他根本成不了职业球员,因为他的教练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就会告诉他,你的身体条件不适合踢足球。即使勉强踢下去,在15、16岁开始接触职业足球时,教练也不可能给他任何的上场机会。

事实上,在中国球员们还是小孩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天才,这从网上流传的一些“小妖人”视频就可以证明。但青少年足球的教练员们为了所谓的“成绩”,过早的把功利思想传达给了他们。

带着他们出去打比赛,选“苗子”。少年队之间的比赛,技术很难决定胜负,身体、力量和速度才是获胜的关键。因此,就造成了孩子们争相进行力量锻炼、速度提高,忽视了基本功的练习。

长此以往,到了16岁之后,开始逐步接触职业、半职业足球,他们或许还能凭借出色的身体条件和残存的脚下技术混出一个样子。但等他们再大一点,成为国青、国奥、国家队队员时,就变成了一个个的“糙哥”。

身体条件越来越好,球却踢得越来越差,这正是中国足球的真实现状。

不妨再回想一下,中国足球历史上许多次的“xx一代”,为什么都只是昙花一现?就是因为他们的基本功随着岁月的磨砺,越发显得薄弱,根本无法和那些基本功扎实的球队相抗衡。

当然,这种从小就有的“功利”思想,并不仅仅存在于足球领域,严格的说是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李响无法撼动。这时候的他,还没有狂妄到要拯救中国足球的程度,他的实力和影响力还不够。

在中国不行,但在法兰克福却可以!所以,李响决定学习那些世界级的青训营,将基本功和兴趣培养当成主要任务,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不能有半点功利心的计划。

至于已经成年的这帮球员,只能是利用他们现有的基础,进行适当的改造,用战术来弥补技术的缺陷。此外,像d罗的任意球那样,赋予球员一些特点,也可以增强球队的实力。

这些就是李响这份文案的主要内容,不过他不会傻到把拉玛西亚和中国队的部分写进去。

马克看完整篇文章,愣了半天:“教练,什么叫把基本功发挥到最好?传接射?”

“在我看来,足球就是由传球、接球、射门三个部分组成的。当然,守门员是特例。”

“突破呢?”马克想到的和d罗想到的一样。

“突破是一种能力,不是基本功。不会突破一样可以踢好球,不是吗?”

“跑位呢?”马克似乎一定要找出这个“传接射”理论的漏洞。

“跑位只是接球的一个环节而已。跑位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躲开对方的防守球员!为什么要躲开对方的防守球员?是为了更好的接球!”

“防守呢?”

“防守就是传接射的逆向思维。如果你可以做好传接射,同样也可以有效阻止对方的传接射。当然,防守中的传接射更加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好吧,等我想到会再向你提问的。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把射放进所有球员的基本功中?射术应该是前锋的特长!”马克看样子还是很不服气。

虽然肯定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但当时的德国足球教科书中也许还没有把这些东西写成理论。如果说李响调整防守阵型,马克还能接受的话,那么现在的理论创造总结,就已经触及了他作为一个足球强国从业者的自尊心。

“射门?很简单!球场上的一切都是为了获胜,想要获胜只有射门。否则无论防守多好,最多也只有一场0比0等待着你。这就和拳击比赛一样,如果没有拳头,无论抗击打能力多强,都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不!教练,我的意思是前锋当然要有过人的射门能力,但我们的中场球员和后卫呢?他们为什么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传球组织和防守中去。”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求每一个球员都具备前锋那样的射术。事实上,这里的“射”,是指中场球员的远射、禁区附近的二次进攻补射、任意球中的后卫插上头球攻门……这些都是中后场球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虽然前锋总是得分最多的,但你一定也见过很多由中场球员的进球决定胜负的比赛。比如前几天的比赛里,如果没有迈尔的那次补射,如果没有德雷姆勒的头球,我们就会输掉。”

“全队都要射门?我们要打攻势足球?”

“不!准确的说是:所有的球员都要具备基本的射门能力,保证不让那些理应得分的机会溜走。这只是一种基本功而已,和球队打法无关!”

李响看到马克终于理解了他的意思,换了一个话题,接着说道:“顺便提一句,我确实有扬长避短,在新赛季大打攻势足球的想法,但那要等我这两个星期的工作结束以后才能决定。”

分割线

不放在开头,放在文尾,避免炒作之嫌。

爱之深,恨之切。我爱中国足球,所以我骂她。但不是为了骂而骂,我希望她好。即便有生之年都不能在现实中看到那一天,我还是希望在我的书里,可以给中国足球一个未来。

本书后面的内容中,李响会带一批少年球员到法兰克福,以培养球员、建立个人对中国足球的影响力为,再利用这些“唯其马首是瞻”的世界级球员和国家队主力,还有媒体的力量,去肢解已经腐朽没落的中国足球,加速“假赌黑”和“旧足协”的倒台。

书名中“教父”的含义正是在这里,教父不等于教练。这是一个很大的局,我会尽能力去写。

此外,关于“基本功+特点+心理素质”的理论,即使有疏漏,也请书友们贻笑大方、宽容一点。如果你能看到这里,应该知道,至少我比那些完全不懂球,还偏要写足球的强上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