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明朝(公元前6000年至1637年)

新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河池永宁河和嘉陵江河谷的阳坡地带定居生活,繁衍后代,并逐步形成村落,从事原始农牧业生产和狩猎活动。

周(前841~前476)时,河池陶瓷和青铜器的使用已较为普遍。从县境内出土的陶坛和铜质觯、罍等器皿说明,周朝时河池一带的制陶业和青铜冶炼铸造就较发达,并且工艺水平很高。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天下,将全国分为36郡,河池归陇西郡管辖。当时秦人和氐羌等少数民族共同开发。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河池县(治在县西银杏树树),隶武都郡。为本县建置之始。

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易地名、官名和行政区划,河池县改名为乐平亭。

刘玄更始元年(23年)10月,刘玄起兵攻陷长安,推翻王莽统治。割据陇右的隗嚣乘机派遣诸将率兵攻取了陇西、武都、金城(今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乐平亭遂为隗嚣所据。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割据巴蜀的公孙述派大将侯丹夺取刘玄辖地南郑(今陕西汉中)。南郑守将汉中王刘嘉招募逃散士卒数万人,任命柱功侯李宝为相,自武都起兵南取侯丹,久攻不下,回军河池、下辨(今成县)。

建武九年(33年),刘秀派征西大将军冯异讨伐公孙述,公孙述派大将王元、环安领兵据守河池,抵挡汉军。冯异在河池大败王元、环安人马。

同年,汉扬武将军马成接替中郎将来歙任中郎将,率武威将军刘尚等领军攻占河池并收复武都郡。后得而复失。

建武十一年(35年),汉虎牙大将军盖延和中郎将来歙率军攻河池,久攻不下。

同年,巴蜀王公孙述再次派王元领军驻守河池,阻挡汉军入川。汉中郎将来歙、左冯翊盖延领军击破王元。公孙述遣刺客刺杀来歙。刘秀命扬武将军马成接替来歙伐蜀。11月,扬武将军马成率兵攻下河池。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汉相曹cāo令郡国恢复学官,县满500户置学官,凉州、雍州依令相续建立官学,河池县亦在其列。

建安二十年(215年)4月,汉相曹cāo领兵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大军经陈仓、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抵达河池,氐人首领窦茂组织万余人凭借地形阻挡曹军。5月曹军攻破氐人大营,窦茂被杀,曹军进入汉中。曹占据陇南地区时,先后从陇南强迁30余万人至汉中。

三国蜀汉建兴六至九年(228~231年),诸葛亮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两次经过河池。第一次经过路线与第五次相同,由汉中经连云栈道、河池、下辨攻祁山。

西晋怀帝永嘉(307~312年)后,河池为氐族侵占。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年),河池公杨坚头死后,其子杨盘被仇池国诏授使持节,封为将军、右贤王,称河池公,屯河池。

北魏在河池地置广化县,并在广化县置广化郡,隶凤州。

北魏永平四年(511年),仇池、武兴氐族反抗压迫,使西垂诸郡田赋运输断绝。魏帝任命普惠为西道行台,调岐、泾、华、雍、东、秦军队协助运输田赋。使秦到武都(为郡治,治所在陕西宝鸡县虢镇)、武阶(武都)的田赋运输畅通,东益各氐族部落先后归服北魏。使广业(治甘肃成县)、仇鸠、广化三郡县地入北魏版图。

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6月,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人莫折大提率领农民起义反魏,杀死秦州刺史李彦,占据秦州城,自称秦王。他死后其子莫折念生继位称帝,年号天建。7月,莫折念生派都督杨伯年、樊元、张郎等攻打仇鸠、河池。北魏东益州刺史魏子建派大将尹祥、黎叔和领兵镇压起义军。起义军兵败,樊元战死。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凤州人仇周贡、魏兴领导农民起义军攻破广化郡,并占领郡辖各县。起义军又西攻广业、修成(今甘肃省成县东南)二郡,广业郡守薛爽、修成郡守杜杲派人向武州(今甘肃省武都县)刺史赵昶求援。赵昶先派人送信给赵杲,送信人被仇周贡部下樊伏兴俘获,樊伏兴知晓赵昶意图,放弃修成,在泥功岭设六重埋伏等到赵昶军。赵遇埋伏,令大军猛攻,突破义军埋伏。仇周贡领义军退去,广业之围解除,赵昶追杀义军至泥阳川(今徽县泥阳镇)收兵。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广化郡。

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化县为河池县。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陇右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占据陇西郡自称秦帝。派其子薛仁越领兵攻河池县,河池郡守萧瑀领兵击退薛仁越。

同年12月,隋河池郡守萧瑀降唐,河池县地亦归唐。唐朝在河池青泥岭设青泥驿,虞关设虞关驿。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正月,唐王朝下令天下州、县、里置官学,河池县依令而行。

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禄山叛军攻长安,玄宗起驾躲避战乱,在陈仓改道行蜀地避难。途经河池入川。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12月1ri,诗圣杜甫(时年48岁)携眷自栗亭沿河池南境过铁山入蜀。

宪宗元和(806~820年)中,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从兴州(今陕西略阳县)、长举经河池仙人关、小河越青泥山,过栗亭,愈宝井堡,直至成县,开凿江河运输道三百里,此为河池历史上最大的漕运工程。

僖宗祥符(875~879年)中,王铎在河池西南的木皮岭置关。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后梁同州公刘知俊投靠割据陕南的前蜀大将李茂贞,并率兵由阶、成攻打固镇(今河池西南),夺取了固镇的粮仓。后梁派大将王宗侃、唐袭等率军讨伐,败于青泥岭,后梁军退守西县(今礼县境内)。

前蜀永平五年(915年)11月,前蜀出军讨伐李茂贞,攻克固镇、阶州、成州、秦州、凤州等地,并置武兴军于凤州,割文州、兴州隶之。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10月,后唐西征军出大散关讨伐前蜀,后唐先锋康延孝率军攻破凤州,占河池,夺兴州,一路势如破竹。不久,前蜀为后唐所灭。

后蜀广政十年(947年)3月,后唐凤州守将降后蜀,后蜀又出兵夺取秦州、凤州、阶州、成州、河池之地。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5月,后周凤翔节度使王景攻取秦、凤二州。9月后蜀派染院使王峦领兵出唐仓阻挡后周大军,王峦兵败战死,后蜀大将高延俦与诸将商议退守青泥岭,河池为后周所有。

后周(951~960年)在河池设雄胜军,并修筑城池。

北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11月,赵匡胤令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率兵自秦凤路伐后蜀,并送给川陕地图,授以伐蜀策略。12月,王全斌攻下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大败敌兵7千人马,并取石圃、虞关、白水等20余寨。

太祖乾德(963~967年)中,节度使崔颜进领军经凤州抵河池夺取后蜀青泥关。

太祖开宝三年(970年),河池设水银务,负责县内汞矿开采和冶炼水银的业务。

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chun,利州路转运使、主客郎中李虞卿,知河池县事、殿中逐王令图,签署兴州判官、太子中舍李良佑,权知长举县事、顺政县令商应祥开修由今甘肃徽县大河至陕西略阳白水路,年末修通。从而废弃了青泥驿,缩短路程33里。

北宋末,米芾著《砚谱》载“栗亭石sè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慢发墨不乏,亦有瓦石之象。”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国大将高彪率兵犯宋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南)、仙人关(今河池虞关乡西十里)两地,秦凤路总管吴玠率兵击退。

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6月,宋川陕宣扶处置军副使张浚任命吴玠为陕西诸路军都统制,并派刘子羽驻守河池,协助吴玠调遣各路军马。

绍兴二年(1132年),金兵大举进犯仙人关,吴玠在虞关穆坪置关,大败金兵。后人为纪念这次胜利,将该地改名杀金坪。11月,金将撤离喝率5路兵马,绕开吴玠驻守的和尚原、河池,攻陷商州。

绍兴三年(1133年),宋分陕西秦凤路到洋州(今陕西洋县)之地为吴玠统辖,治所设利州(今广元市),吴玠仍率军屯守仙人关。6月,金将撒离喝用叛将李彦琪驻秦州牵制吴玠,他率领大军袭击饶风关(陕西石泉西北),夺取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宋经略使刘子羽焚兴元府,退兵守三泉(今陕西宁强北),吴玠退兵驻守仙人关,以防金兵入川。

绍兴四年(1134年)2月,金大将兀术率兵经两当犯仙人关。3月,吴玠率杨政、吴璘、田晟、王喜等与金兀术大军在仙人关激战7天,金兵惨败,吴玠率军追杀到河池才收兵。11月,撒离喝败吴玠于河池,侵占诸寨和仙人关。

绍兴七年(1137年)2月,四川宣抚使吴玠在河池发行地方纸币银会子。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与金人议和,奖赏将士,赦免天下,吴玠被授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3月,吴玠因病上书要求卸职,皇帝派太医到河池探视。6月,吴玠在仙人关病逝,享年47岁,被赠少师,谥号武安,后追封为涪王。10月,宋将阶、成、岷、凤四州民税减半征收,河池在减税之列。

绍兴十年(1140年)5月,宋川陕宣抚使胡世将屯驻河池,派泾原经略使田晟率3千人马迎击金兵,令吴璘率军两万从河池赴宝鸡南御敌,又调陕西右护军屯驻蜀口。

绍兴十一年(1141年)chun,金国毁约南侵宋朝,宋川陕宣抚使胡世将掉郭浩、吴璘、杨政会兵仙人关。9月,秦凤经略使吴璘收复秦州,金将胡盏退保腊家城。吴璘又率兵夺腊家城,胡世将令吴璘退兵,吴璘退驻河池。

绍兴十一年(1141年)8月,宋将吴璘在河池阅兵,演示新阵法。以枪居前,依次为最强弓、次强弩,皆跪膝与枪阵紧挨,最后为神臂弓。与敌相搏时,相距百步神臂弓先发,七十步强弓弩并发。阵内用铁钩相链,受伤换人,更换时以鼓击节奏。骑兵隐蔽在阵中两翼,攻击时从两翼杀出,使敌措手不及。待阵法再次填补完整后,骑兵又退回隐蔽阵中伺机而出。此阵法谓之“叠阵”,主要对付敌骑兵。11月,河池百姓为颂扬宣抚使吴玠、吴璘兄弟的功德,修忠烈生祠。

绍兴十二年(1142年),杨从仪奉命领本部兵马屯仙人关。

绍兴十四年(1144年)5月,高宗令阶、成、西和、凤4州募兵赴都城临安戍守,河池也在募兵之列。

绍兴十五年(1145年)10月,于河池置四川宣抚使司总领钱所。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川陕宣抚使吴璘屯兵河池,分兵驻守散关、和尚原、神义口、玉女潭、大虫岭、石壁堡、宝鸡县等地,又发兵10万收复河州(今甘肃临夏)。

同年11月,金主完颜亮毁盟,吴璘带病在胜金坪调遣众将防务,事毕病重,由仙人原回兴州(今陕西略阳),留姚仲在仙人原节制重兵。

是年,金兵进犯至和尚原,吴璘驻守青野原,遣大将高松支援和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