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议

关羽亲卫送来情报的一个时辰后,长安间者亦赶回晋阳,送上一份比前者详细数倍的情报。wWw.QuanBeN-XiaoShuo.CoM

所谓间者,即间谍也,属并州刺史部校事从事管辖。校事从事内监士民,外监诸侯,说实话这股力量不下数万大军,不能轻易jiāo给外人,必须是亲信嫡系出身才行。

前时,盖俊找不到适合的人选,便用别驾王信的一位mén生暂代其职,实际上由长史贾诩、主薄杨俊二人分管。今年正旦前,从父兄盖泓、盖洄随盖勋一家前来晋阳,正式入仕北疆,两人乃是盖俊至亲,后者自然放心,便以次兄盖洄为校事从事。

盖俊匆匆看罢,总算对长安政变前后经过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意料之中的是,由于这个时空有他这位强势的nv婿虎踞河北,蔡邕避免了被王允所杀的命运。大兄何顒也被王允从牢中捞出,算是解去他及荀彧、荀攸、华歆、郑泰等人一个心结。

盖俊抬起眼皮,扫向立于盖洄身后的间者,淡淡地问道:“为何这时才归?”

间者来时已经从盖洄处得知关羽亲卫比他早到一个时辰,当即跪地叩拜,毕恭毕敬回道:“回禀使君,长安文武伏杀董卓当日,长安诸mén封闭,不能外出。而天子之使则畅通无阻,是以微末之后虽快马加鞭,日夜不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盖俊点点头,算是接受了他的解释。又扫一眼放在眼前案上的情报,王允、吕布不仅杀了董卓、董旻、董璜,长安董氏一族如董煟、董岑,乃至mén生故吏如李儒、田仪之辈,皆遭杀害,受牵连而死者千许人,摆明了是要对董卓党羽赶尽杀绝。

这就是造成诸将反攻长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吧……

历史上关中以东雒阳,被董卓一把火烧成灰烬,以西凉州,韩遂、马腾各拥势力,谁也压服不了谁,以南荆州,袁术和刘表为争夺地盘,打成一团,以北并州,胡人肆虐诸郡,以致十室九空,连个像样点的势力都没有。

而今则不同,关中四方皆有顽强,因此牛辅、董越皆掌重权,樊稠也得以将大兵镇守一方,倒是历史上hún得风生水起的李傕、郭汜,至今还位居牛辅、杨定之下,也不知两人还能不能顺利崛起……

盖俊希望看到诸将反攻长安,至于领头的是牛辅、董越也好,李傕、郭汜也罢,盖俊没兴趣知道,反正,到最后,自己只要坐收渔翁之利就好。

第二日,盖俊优哉游哉来到刺史部,并州上下,讨论的重点迅速从大雨洪灾转移到董卓之死,其影响力之广,mén吏都忍不住加入其中,口沫横飞的讨论着,忘乎所以。

“使君……”当两名mén吏察觉到还有本职工作时,盖俊,这位北疆的掌权者,赫然站在面前,一时不由傻眼了,半晌才堪堪反应过来,伏叩地上,瑟瑟发抖。

两人身份低微,连让盖俊生气的资格都没有,他瞥了两人一眼,由中间穿行而过。傅干、王粲、司马懿紧随其后,依次走入刺史部,落在最后的马超,拍了拍其中一人的肩膀,干笑道:“下不为例。记住,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

等到盖俊一行人没入刺史部深处,再难寻觅人影,mén吏这才敢站起身,心有余悸的擦了擦额头……

盖俊径直走入议事殿,身边只剩下傅干一人,两人经旁mén进入一间密室,房中十数人纷纷起身见礼,盖俊微微颔首,漫步而上,坐于主位,而后示意诸人就座。

盖俊治下并州刺史部、骠骑将军府两大体系,分列左右,泾渭分明,左起依次是“半刺史”别驾王信、“大管家”治中李牷、“心腹”主薄杨俊、“分司州政”议曹从事华歆,“掌钱谷”薄曹从事陈群、“监百官”都官从事司马芝、“主间者”校事从事盖洄,以及农都尉郑泰。其右手者,镇军将军马腾、偏将军庞德、偏将军胡封,长史贾诩,司马荀彧,从事中郎戏志才、从事中郎荀攸,傅干身为掾属,处于末位。

此十六人,是盖俊最为信重的文武大臣,亦是晋阳内最具权势的人,如果刺客闯进来,将在场之人尽数击杀,河北十余郡立刻就会崩溃,自行瓦解。

毫无疑问,这是晋阳最高规格的会议。

盖俊率先看向盖洄,后者随盖勋在北地郡历练数载子被磨练得甚是沉稳,但他尚是首次进入北疆核心圈内,面上略微有些紧张,静了静心,开口道:“从昨日至今,长安间者归来三人,情报一封比一封详实,都放在诸君案上,诸君可自行观看。”

盖俊闻言拿起案上情报,他来时已经看过,不过再看看也无妨。

郑泰看到王允杀董卓宗人、党羽千许人,刚毅的脸庞lù出凝重之sè,皱眉说道:“董贼祸国殃民,死不足惜,其亲党亦多有宵xiǎo之辈,也合该处死,但,董卓外将尚握有兵马十万,实力犹存,王公此时应以安抚为主,待尽收兵权,局势稳定,再秋后算账不迟。何至匆匆施展霹雳手段,绝诸将归降之路?”

王信扯了扯嘴角道:“王子师是怕步董卓后尘吧。”王信拥有一双慧眼,早在董卓将兵赴京的一刻,就看出了大汉国日趋没落的形势,应盖俊所求,把族nv许给出身卑微、出入行伍的卞秉,事实证明他押对了,盖俊很快便成为并州牧,而他也顺理成章出任别驾一职,权倾北疆。同时,王允虽在京师呼风唤雨,但那是借助董卓权势,并不为世人所重,看眼他为之努力奋斗一生的目标,西河王氏超过太原王氏,有生之年有望达成。不想,王允突然奋起,诛杀国贼董卓,执朝政之牛耳。着实气煞人也

华歆道:“凉州边地,数遭胡祸载戟挟矛,弦弓负矢,何况悍夫?西凉桀骜不驯,以力称雄,惟信强者,王公出自边疆,岂能不知其中道理?与其诸将异日兵临城下,忧惧里应外合,不如尽早消除后患。另,皇甫将军平长安,调高陵屯兵,破董卓大军,无不顺通,名望之高,威势之盛,一览无余。二者,王公之所忌也。是以,王公断然不会招降董卓余党,反而要bī反之,再令皇甫将军与其相持,互为消耗,此为一箭双雕之策。”

盖俊轻轻敲击书案道:“这些无关紧要,且不提,大家还是议一议是否按照既定计划南下,而出兵的话,何时为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