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东进汝南

没几天的时间,钟繇就自己带着门人,上门拜访王允。

这自然代表着长社的士族,已经开出了条件。

而既然已经开出条件,就不可能找冯信,冯信也没有这样的权力能够决定这样的事情。

“大人!”

王允坐在大厅,身后站着冯信。

“不知关于募兵的事情,元常考虑如何!”

不需要拖泥带水,王允直接上了主题,他需要尽快招募士兵,之后转到郡治阳翟,立马派兵扑灭颍川内所有的黄巾势力,东进汝南。

“回大人!”钟繇笑着说道,“这件事本来就关系颍川的安危,我等颍川士族出点钱粮倒也是应该的事情!”

自从那天冯信离开之后,这钟繇就召集了颍川的士族,商议这件事。倒没有多少人提出反对的声音,毕竟王允此时已经是豫州刺史,加上冯信那支军队战斗力虽强,但是确实数量较少,一旦出了颍川地界,若是颍川有事,恐怕无法及时支援。

只不过,想要他们做出无偿交出钱粮这种义举,这种事情几乎没有士族同意,几个士族商讨之后,最后便得出了一个计划。

“大人,我等唯有一个要求!”钟繇看着王允说道。

“什么要求?”王允点点头,示意钟繇继续说下去。

“在长社募集的士兵,必须由我长社的士族亲自率领!”

这恐怕是长社士族一致的意见,毕竟这只队伍,由来自长社士族提供的钱粮招募而成,自当也是以长社的利益作为根本,

听了这话,冯信明白钟繇这些人的打算,若是他日长社再次遭遇黄巾的围困,恐怕这支士兵会第一时间返回长社。

王允皱起了眉头,并非不能让长社的士族率领这支士兵,只不过在军队的指挥上,必须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四个字。

“这支队伍可以由长社的士族率领,但一切必须听从本刺史的号令,参与豫州黄巾的平叛!”

王允这话的意思,便是要将这支募集而来的军队,带入汝南地界。

如今豫州的黄巾军首领波才与彭脱,活跃于汝南地界,王允作为豫州刺史,必须要镇压位于汝南的波才等人。

所以,进入汝南前,王允需要在颍川募兵,带着足够的兵员进入汝南,才能与波才等人抗衡。

钟繇点点头,“大人放心,这支队伍乃是大汉的军队,必然听大人的调度!”

“好!”王允站了起来,“不知元常可以提供募集多少士兵的钱粮?”

“三千!”

“既然如此!”王允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事不宜迟,元常尽快将这些钱粮交给吾等,吾即日立刻开始募兵!”

等到钟繇离开,王允转头看向冯信。

“冯信,这件事你怎么看?”

“大人!”冯信点点头,“恐怕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只可惜这些年连年饥荒,导致郡所内仓无余粮!”

“另外,新募集的军队战斗力堪忧,恐怕连黄巾军都比不上!”冯信皱着眉头,这也是黄巾起义前期,朝廷的军队一直处于下风的缘由。

“冯信你有什么办法?”王允点点头,朝着冯信问道。

“大人说笑了,这支士兵乃是由长社士族率领,战时听令而已!”冯信苦笑,手中无粮无钱,很多事情都会受到钳制。

“既然如此,这些士兵也放到你的营内,等到了阳翟,你对这支士兵多加训练,日后碰上黄军,也能减少伤亡!”

“诺!”冯信拱手应到,心中细细思量起来。

若是自己派十数个士兵到这支士兵之中担任队长,另外让徐晃训练这些人阵法,也能迅速提高这些人在战场上的战斗力与生存能力。

十天时间,募集到两千青壮。

这伙士兵自然不像冯信在上林苑募兵时那么严格,但也算是正当年龄,带领这支士兵的,乃是钟繇的弟弟钟演。

眼看时间紧迫,朝廷已经派黄埔嵩与朱儁率领刚刚募集的四万大军,朝着兖州滚滚而来,王允不能继续在长社耽搁,必须抓紧时间清剿颍川的黄巾之后,东进汝南。

加上冯信手下的一千士兵,王允带着这三千的士兵,朝着颍川的郡治阳翟行军。

路上遇到小股黄巾,都被冯信率军将其打散。

几日之间,来到阳翟。

在这里,王允朝着各县发布了募兵的命令,有了长社的先例在,颖阴荀家,襄城李家,阳翟郭家等各地士族纷纷响应,尤其是襄城李家,并没有任命这两千人队伍的校尉,直接将指挥权交到了王允的手中。

王允自然将这两千人放到了冯信的手中,冯信派比较稳重的徐晃,率领这两千人的队伍。

此番募兵,颍川各县一共募集一万三千来号,其中的四千人,王允让冯信率领,而剩下的九千人,王允便分别交给了孔融等几个从事。

颖阴荀家所派的人为荀攸,阳翟郭家所派之人,乃是郭起。

半个月的时间,以阳翟为中心,王允分别派出冯信等队伍,一举将颍川的黄巾击溃,如今正要收拾兵马,朝着汝南进军。

此时波才军正从汝南,朝着召陵行军,王允的主力,便也朝着召陵而来。

一路上,王允经常召集冯信,荀攸等人,参议军事。

如今这股豫州黄巾的主力,有六万多人,而王允的手下,加上招募而来的士兵,也不过一万五千余人。

冯信的意见,乃是急行军,在波才到达召陵前,进入召陵,据城而守,以逸待劳,将波才的主力,阻隔在汝南地带,防止其主力进入刚刚平定的颍川。

荀攸倒是认为,如今唯有冯信手下的士兵,有急行军的能力,而黄巾军的斥候情报不足,不如冯信先率军而去,进入召陵。

等到王允大军到了,两相夹击,击溃波才手中的这支士兵。

“不错!”王允点点头,他赞同荀攸的意见。

他的心中有更深的考虑,若是全军急行军,由于新招募的士兵拖累,这行军队伍会被拉长,若是黄巾军乘机袭击,恐怕首尾很难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