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谢谢v苍天、雨之忧郁、暴打布老虎、longbao.的打赏,今天心情很差,导致状态不佳,暂且一更。)

规划的事就这么定下了,刘铭也是分身乏力,现在龙城处在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时间兴起了铁厂、陶瓷厂、纺织厂、集市、商业街等等,每一样都必须他亲自指导安排;龙城缺人才,根本就没有独挡一面的人才;

移民而来的同胞,多数为文盲,而原印第安人刚刚从原始社会走出,虽然有少数人经过刘铭培养,但是实在难堪大用;刘铭恨不得将自己分身五个,那样就轻松很多;像这样他每天要跑五个地方,而且每个地方他都无法放下心来

。总是怕施工的人不懂,搞错了。

人才啊人才,刘铭无处可寻;相比刘铭这里苦恼,而西海岸地区的英国人却发展越来越快;这里要说到五月花号。

1620年9月6日,五月花号船载有包括男、女及儿童在内的102名清教徒由英国普利茅斯出发,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普利茅斯殖民地

该船因为制定的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

全船乘客102名,其中,分离派教徒35名,余为工匠、渔民、贫苦农民及14名契约奴。11月第一天在普利茅斯地方上岸。在登陆前,即11月21日由分离派领袖在船舱内主持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五月花号公约》,有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签字。

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此公约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新英格兰其实就是指后世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的大部分州。移民过去的大部分为知识分子,受到国内迫害,所以逃亡美洲。

距离五月花号公约已经第安人的帮助下势力达一个州大约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拥有大量的基础机械,同时由于与荷兰良好的关系,大量的开展移民。

就发展速度和发展的状况来说,比刘铭的几大基地要好很多。唯一的缺点是缺乏人口,不到五千的人口使之很受限制。

不过刘铭的优势也很明显,有系统的支持可以大量的产粮产兵,虽然不是很先进,数量上拥有较大的优势。然而明显人才将抑制龙城发展,即使有逆天神器他的根基还是非常薄弱。

人才的问题可以用教育解决,虽然不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是为了长远发展,必须要考虑。如今人口达第一大城,大量的小孩还是无所事事,虽然当初刘铭办了座学校和一些夜校,但规模太小,而且都是刘铭亲自教学。

后来事物多了他根本没时间去了,所以教育也逐渐荒废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有识之士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

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开启民智,是国力增加之根本。借鉴于清末的新式学堂,刘铭准备新建三级学校。大中小三等,即大学、中学、小学;兴教育对于财政来说是巨大压力,特别是义务教育。不过刘铭不怕因为目前他最多消耗粮食,然而粮食依靠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本就没有问题。

20万人口,有大约4万到5万左右的适龄上学青少年。他们并没有作为劳力使用,常常闲在城市中;如果不重视会对龙城造成巨大影响;四万多人,至少得十个学校才能包括。

刘铭也没有想一下子将所有人都塞到学校去,先把年龄小一点的集中起来管理;

学校的兴建倒是简单,龙城不缺空地,而且建筑材料也充实;大约一个月可以建一所大型小学。刘铭在龙城南部比较清静的地方作为选址,1万多平米的土地都用来作为学校的地址。

由于是平房所以建筑面积比较大;移民来的同胞中有些老人曾经作为长工给士绅建过房子,刘铭让之来监督工程。

学校预计修70个教室,和一个运动场地,还有20间办公房。房子按照最简约的构造开建,由于有水泥工程速度超快。大约一个月大致的房子建好,房梁也安上了。

不过窗子成了问题,本来按照传统做法窗子就用纸窗,可是龙城的麻纸太粗糙了,擦屁股都嫌咯着了。麻纸目前应用不广,刘铭当初配方不合理,导致纸张无法写字,还大量堆积在库房。

刘铭想了想准备一步到位,直接将玻璃搞出来。玻璃在欧洲秘方早已流传出来,原本为威尼斯商人的暴力工具,如今欧洲人基本都能造了。只要学过高中化学的都知道玻璃是怎么来的,然而原料配比如何,刘铭不清楚。

和造纸一样,虽然可以造但造出来的肯定难堪一用;还需要以后慢慢改进,目前能造出来就是进步

玻璃制造刘铭懒得管,直接告诉陶瓷厂地技师方法,让他们自己试验,看能不能造出来,同时丢下大把的黄金奖励引起众人的探究心理。

教育非重在建筑,还需要大量的有实际效果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师。刘铭当初搞的夜校,虽然当地的印第安人多是进去看看热闹,学的人不多,然而在那种环境确实出来了一些人才;

他们大约都是20左右,思想灵活,初步掌握了汉语,对于很多问题已经有自己的思考。刘铭将他们作为了第一批正规学校的老师和管理者。当然还有华人移民,作为华人对汉语当然有天生的优势。

大约二十多个秀才愿意到学校教书,刘铭便把他们安排在了学校。学校虽然未建好,但是已经开始开课了,大多在村庄里,刘铭当初建的时候还有很多空着,所以临时拿来当教室用。

想当初刘铭小学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时候小学还很破,常常刮风下雨就会有倒塌的危险;有一次真的塌了,学校又不能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便在村民家里上课。

学校教材是刘铭编的,和后世的学校一样小学五级,分为了语文、数学、体育、艺术;语文,数学,体育还好,刘铭基本上可以编出来;比如语文,刘铭插入了大量的儿童寓言、神话和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至于艺术刘铭就无能无力了,没有编教材到时候就让老师随意发挥了。

每一本教材是珍贵的,因为纸张都是用的巴拿马抢的,并不多,基本上每个教师只能用一本,学生没有;至于教育器材比如粉笔,没有,这里比中国贫困山区的教育更艰难,教师只能拿着木炭来写字了。刘铭不是神,对于这些也无能为力。

强健其体魄,开启其智力,作为了教学目的,足够了,其他硬件以后慢慢提升。学校提供午饭晚饭,免费的,刘铭把上学作为了义务教育,规定10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必须上学,对于城主的规定要求,众人无法抗议,倒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只是有点奇怪为什么非要上学。

刘铭没有解释,教育为本,当教育普及了人们自然就懂了;就这样龙城的教育如此艰难的开始了,至于效果也许至少得等一个二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