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只在曼德勒呆了两天便带着满脸怒气回去了,临走之前他单独接见了杜聿明,说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老蒋在临走之前对史迪威的态度大为改观,在宋美龄一手挽一个的主持下,两个互相不爽的男人还合了一个影。

史迪威更加雄心勃勃,里外忙活着他那份庞大的曼德勒会战计划

。可英国人似乎并准备给他的面子,军事会议刚开没几天,亚历山大就在没有知会盟军的情况下单方面撤出了西线重镇马圭。马圭被日军占领,第五军的侧翼便立刻暴露出来,杜聿明无奈,只得命令部队从彬马那交替掩护撤退。

可笑的是,英国人打不过也就罢了,居然连跑路也跑不过。两万多英军和传教士平民等被33师团从马圭到仁安羌一路追着打,33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在向导的带领下,采用隐蔽的穿插战术,居然神奇般通过英军的三道防线,于4月12日悄然占领仁安羌油田西北处的滨河大桥,堵死了英国人的退路,将这将两万人全部装进了口袋。

陈际帆没有说错,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就是一个典型的逃跑将军,他一大早起来听到下属的报告,一没有详细侦察敌情,二没有立刻布置反击并突围,而是下令炸毁油田全部设施,准备再次逃跑。

亚历山大的愚蠢彻底葬送了英国人可能突围的机会,日军在大桥北岸充其量不过两千人和少量特种兵,可英军被围的部队中,有英装甲第七旅,驻缅第一师这些精锐部队,部队不仅有坦克、重炮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装甲车。要是亚历山大能够冷静指挥,突出重围还是有可能的。

士气低落的英军被围住以后,日本人因为兵力不足并未发动成规模进攻,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在夜间反复渗透,给英军造成混乱。七千英军主力竟然在日本人的渗透下自相残杀,乱作一团。

亚历山大无奈之下,抱着碰碰运气的态度要通了史迪威,请史迪威命令中**队前来救援。史迪威也是大惊,英军若在这里被全歼,那不仅是盟军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会给所有盟军将士带来阴影。他二话没说,按照蒋介石临走前的授权,要求杜聿明调兵西进。

杜聿明根本没理睬他,英国人的死活关他屁事,要没有英国人,说不定他的日子还好过一点。史迪威无法,干脆自作主张,调最近的孙立人新38师一个团归英国人指挥,命令这个团立刻沿公路西进仁安羌,救出英国人。

孙立人火冒三丈,围困英国人的日军少说六七千人,自己一个团跑过去是救人还是送死?还有,居然将自己这个团一分为三,一个团去救,一个团驻守曼德勒,一个团放在南边,这不是让自己这个师自取灭亡吗?孙立人起初不干,可史迪威祭出蒋委员长的手令后,孙立人服软了。但是他还是坚持不能将自己这个团交给英国人指挥,理由是英国人总打败仗,对中**队又不熟,交给他们指挥只能让自己这个一一三团全军覆没

孙立人请战,说让自己亲自指挥去救援。史迪威这才答应了,其实他也只是做做姿态,中**队两个团去救人,不把自己搭进去就是上帝开恩了。

英国人陷入麻烦中,可蒋介石还在为自己的好戏暗自喝彩,他离开曼德勒后,决定临时在腊戍下飞机视察一番,结果是他气得把坐在城里打麻将的六十六军军长张轸解职,又亲自接见防守腊戍的新二十九师师长马维骥上校。这个杂牌师长忽然蒙受天恩,自感特有面子。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功劳,能够让老蒋对他赞赏有加。后来才明白,老蒋许诺给他的部队装备美械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无条件接受陈际帆的指挥。

“打得好,升官,升少将!打不好,枪毙,撤番号!”老蒋这几个字很干脆。

对付杂牌部队,老蒋就驾轻就熟了。三言两语就让马维骥在自己面前表了忠心,他也不食言,命令成立的军需给新二十九师换了些装备,还特批三十万法币给马维骥。

老蒋做这些当然不全为了陈际帆,无论他们打得怎么样,腊戍绝不能丢!否则不但十万远征军要完蛋,而且昆明将受到直接威胁,昆明不保,贵州、四川等地岌岌可危,到时候自己还混个屁啊。

事实证明,这是老蒋少有的英明决策之一。正是因为他的谨慎,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当然,这里面不能少了陈际帆,还有宋关虎。

到了腊戍,老蒋把陈际帆晾在一边,反正这是演戏。可却把宋关虎单独叫来促膝详谈。很可惜,此时的宋关虎已经不是十八军当士官时的那个连字都写不全的宋关虎了。他已经将自己完全融入了“神鹰”,对老蒋的态度和陈际帆差不多,打鬼子的时候听指挥,其余时候各干各的。

老蒋很亲切的嘘寒问暖,对宋关虎的指挥能力赞赏有加,说道如果宋关虎觉得时间合适,他将亲自推荐宋到重庆中央陆军大学深造,未来前途不可限量等等。

“国家值多事之秋,军人应该团结,少讲点政治,多学习军事,为国杀敌才是正道。等缅甸战事结束,你到重庆来找我,我亲自给你安排。”

宋关虎是个耿直的东北汉子,他虽然文化不高,对老蒋的认识也没有陈际帆等人那么深刻,可基本的忠义还是有的

。宋关虎的偶像是关羽,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找一本《三国演义》读上一段,在安徽的时候,甚至还请说书的到家里来说上几段。

宋关虎知道,要不是遇上陈际帆,他或许还是基层部队的炮灰,或许是山上的胡子,总之没个好。以前他以为军人打仗就该不怕死,所以他对当炮灰没啥意见,后来自己指挥上部队以后才明白,原来打仗也可以不用死那么多人,原来打仗还有这么多新花样。

陈际帆的有句话让他时刻铭记,那是他问陈际帆,为什么师长你总能想出那么多办法打鬼子,为什么咱们死的人没有中央军的多。

陈际帆没有给他讲大道理,只是告诉他要记牢一句话,打仗要死人的,指挥官避免不了。可咱们只要心中装有士兵的生命,打起仗来就会负责任,就会想办法,就能最大限度减少弟兄们的伤亡,这样不好吗?

宋关虎是个老兵,从当兵到现在,死在身边的战友太多了,他对陈际帆这句话记得最牢。一个心中装有士兵的军官才是好军官,这是宋关虎一生的信条。

他知道蒋委员长是最高长官,可他不能背叛陈际帆,甚至想都没想过,他早就不把自己当**了,他只知道自己是威名赫赫的“神鹰”中的一员,这就够了!

老蒋对宋关虎傻乎乎的样子很满意,他认为这样的军人才是最放心的。得到宋关虎的回答后,老蒋这才把陈际帆叫来最后面授机宜。

他很喜欢陈际帆,他认为发现陈际帆和这支部队是这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可偏偏这个年轻人不肯在他面前表示点忠心,哪怕是一句话也行。不过老蒋也不急,比起当年蒋先云、陈赓等人的翻脸无情,陈际帆的态度要好上一百倍,至少还能听见他亲切地称呼自己“委员长”,至少还能和他在众人面前唱一出“周瑜打黄盖”的好戏,这让一直郁闷不已的老蒋感觉很新鲜。

当然了,如果陈际帆和杜聿明两个爱将能够再一次给他一个惊喜,那就完美了。到时候他不仅在国内威望剧增,而且在国际上的地位会更加提高。这对处于困境中的老蒋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老蒋和陈际帆再一次就腊戍形势交换意见后,带着一脸的高兴上了飞机

陈际帆没有进驻腊戍。一来他是“带罪”之身,二来他的重点也不在这里,老蒋授权他全权指挥腊戍的新二十九师,划定腊戍至棠吉沿线为陈际帆防区。可陈际帆能够指挥的部队远远不止这些,他要指挥所有部队在这条公路沿线和来犯日军捉迷藏。

要打游击?自然少不了新四军那些精英。他让胡云峰马上与已经在果敢地区扎根的新四军缅甸特别纵队取得联系。新四军来了这么久,一直都没有能和他们通上消息,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

新四军特别纵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政治成熟,军事过硬的一支队伍,执行组织的各种方针政策从不打折扣,本来他们对能否在缅甸站住脚还不敢打包票,谁知道陈际帆将他们安排在汉族人聚居的果敢地区,这下子新四军们的工作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其实,果敢地区的汉族人虽然在缅甸也混得一块地盘,可对祖国来的部队还是心存敬畏。他们很快发现,这支部队与其他的不一样,与其说他们是军队,不如说他们更像亲人。他们不仅纪律严明,而且和老百姓亲如一家。不但帮助驻地百姓挑水扫院子,而且还在当地这里学校,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很快,果敢地区就成立了形形色色的组织,什么妇女会、农会、商会,还有什么华侨救国会、果敢抗日同盟等,甚至还有儿童团。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团的团长就是当初嚷嚷着要参军的十一岁的彭家声,在他身边居然能团结起一大群少年,除了好朋友刘国玺、罗星汉以外,还有一个八岁的小孩,名叫坤沙。

陈际帆在同古指挥部队获得大胜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果敢地区,在当地汉族人心中激起阵阵波澜,有陈际帆的武器援助,又有新四军担任部队教官,果敢地区很快就扩充到近千人的抗日武装。

胡云峰的电报传来,新四军上下得知将有重大军事行动,一个个是摩拳擦掌。毕竟是军人,有机会打鬼子还是愿意一试的。

远在重庆的老蒋虽然同意了陈际帆的作战计划,可他万没想到,在缅甸,陈际帆能直接指挥的部队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首先是林旭文的部队,由于这支上千人的部队长期在中缅边界的公路上维持交通,所以在短短一个月内不仅帮助安置了大量的缅甸流亡华侨,而且还从华侨里招收了大量的兵员,现在林旭文的这支部队已经是一个团的规模。

第二是王楚英少校的缅甸华侨志愿团,这支部队虽然开始是受国民政府指派,可在缅南的作战中不仅被“神鹰”特种部队救援,而且还在一起并肩战斗,现在这支部队虽维持在**百人的规模,可现在已经完全受陈际帆指挥

第三支是新四军特别纵队,这支部队现在已经完成换装,陈际帆早就从自己的储备中悄悄划拨出足够的美式装备给这部分新四军,他知道,这些擅长丛林游击战的精英一旦有了称手的武器,其战斗力绝对强悍。

第四是果敢地区的民族武装,这支部队的总司令是土司杨振材,可实际指挥者是其弟杨振声,杨振声虽然年龄不大,可受**影响很深。更重要的是,杨振声在果敢地区不仅有威望,而且此人极力主张回归祖国,愿意和新四军、“神鹰”一道参加对日军的作战。

胡云峰头都大了,没有兵发愁,可现在兵多了更发愁,如何有效整合这些信仰不同、战斗力参差不齐的部队成了当前一等一的大事。

胡云峰给陈际帆发电建议,不能把所有的部队全部放在腊戍以南。既然是打游击,就要让鬼子处于人民战争的包围之中,他建议,组成南北两个指挥部,北面由他指挥,辖林旭文的华侨团、新四军特别纵队和果敢武装,负责腊戍以北地区及果敢的防御;南面由陈际帆指挥,辖独一旅、神鹰特种部队和王楚英部,负责阻击来犯日军。

陈际帆此刻已经驱车离开腊戍一百多公里,在路上他除了考察地形之外,还在思考缅甸战事。很明显,他们呆在缅甸的时间不多了,安徽那边必须在今年开始反攻,至少应该牵制华北日军,使华北的八路军能够喘口气。还有就是装甲部队的使用,陈际帆一直认为装甲部队的使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制空权,而现在他的飞机八字都还没有一撇。老蒋不敢得罪史迪威,他更不敢。只有在缅甸取得一定胜利,保住缅北与印度的通道,自己的飞机等物资才有机会到手。到手还不行,还必须争取到美国援华航空队的合作,在安徽地区建立雷达站和机场,并帮助培训飞机员、维修师、导航员和地勤人员等技术兵种。

所以此战他不但得大胜,还要趁势反迂回日军后路,扭转战局,想想都艰难。

陈际帆同意胡云峰的意见,北面的多支武装必须有统一的指挥,而他除了要考虑在丛林里和鬼子干仗,还要考虑可能发生的腊戍保卫战,那才是重头戏。

陈际帆的预感没错,15军司令官原先的想法是派遣擅打山地战的56师团执行千里迂回的战略任务,可56师团在良礼彬被独立一旅重创,部队减员严重

。他在近卫师团抵达仰光后,决定重新派遣另一支更加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鼎鼎大名的皇军“久留米”师团,日军18师团来执行此次艰巨任务。

18师团是侵华急先锋,淞沪会战就是这个师团率先登陆杭州湾,包抄中**队后路从而造成中**队的崩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8师团隶属山下奉文的第25军,从北到南一路横扫,并首先攻占新加坡。

饭田祥二郎中将给18师团重新配属了上百辆战车和一百多门山炮,而且为了提高部队的机动力,部队大量配备了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部队在同古完成集结,待西线歼灭英军主力后,开始千里大迂回。

不过,日军的如意算盘出了点意外,他们根本没想到煮熟的鸭子还会飞,而破坏他们的计划的,正是新38师师长孙立人,孙立人请缨后指挥两个团以最快的速度沿公路经乔巴克当(勃皎东)直扑腊戍。其中113团经过几昼夜激战,从17日一直打到21日,终于将被围英军全部解救。此役,孙立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另一个团守后路),不畏强敌主动攻击,解救英军达七千余人,一度占领仁安羌油田。

不过,卑鄙的英国人不顾盟友死活,不顾仁安羌正在激战,居然在曼德勒下令擅自撤退,甚至在曼德勒北面大桥上安装了炸药。杜聿明长叹一口气,向罗卓英象征性地打了个报告,命令部队从彬马那、央米丁逐次抵抗后撤。

杜聿明念念不忘的是他的作战计划,他的校长临走时已经向他说明情况,命令他在英军后撤之时将主力带到东面的棠吉(东枝),全力守住这个腊戍的南方门户。

杜聿明一路上和陈际帆的电报你来我往,坚定了守住棠吉的信心。

可是史迪威不干,孙立人在仁安羌艰苦奋战的时候,他和杜聿明彻底翻了脸。史迪威坚持命令主力西进乔巴克当,杜聿明根本不理睬他,率领部队向东进发。两人争执不下,请示重庆的蒋介石,老蒋毫不犹豫回电,“坚守腊戍!”并且修改了史迪威的曼德勒会战计划,改为依托曼德勒实施纵深防御。

自此,驻缅盟军彻底分道扬镳,史迪威的会战计划流产,他无力改变中英军队之间分裂的事实,只好带着一帮参谋人员到处布置所谓的“纵深防御”计划。

日子难过的是孙立人,他本来在六十六军就不受待见,军长张轸根本瞧不起他,可没想到他率领的新38师现在陈际帆指挥下参与了同古歼灭战,后又独立解救英军冲出包围,一举成为中国远征军的英雄人物,虽然亚历山大和斯科特两位英国将军先后以私人名义发来感谢信,可依然无法排遣孙立人心中没有根的郁闷

六十六军他是不想去了,自己的兄弟陈际帆现在下落不明,杜聿明长官又独自率领自己的第五军去了棠吉,可他干什么呢?他的部队在乔巴克当已经和追上来的33师团主力激战数日,虽然歼敌不少,可全师从他以下,团长营长们都不知道这仗打起来的意义何在。

陈际帆怎么可能忘了这位仁兄,在老蒋将重点防守腊戍的命令发到陈际帆手里的时候,陈际帆斗胆建议,让老蒋调新38师从曼德勒沿另一根公路北上,直抵缅北重镇密支那。

蒋介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倒不是因为他对陈际帆有多么的信任,而是同古歼灭战的胜利让老蒋看到了中**队独立在缅甸作战的可能。一个多月前西方人不顾中国远征军十万余人,而英缅老爷兵不到一半的事实,任命亚历山大为驻缅盟军总司令的事实,让老蒋倍感羞辱,老蒋认为英国人美国人还是瞧不起他的部队,既然现在翻了脸,那就让自己的部队独自唱一两台好戏看看,即使不行,部队也可依托缅北退回国内拱卫云南,陈际帆的计划比起史迪威的不知要好多少倍。所以,陈际帆的建议很快被通过。而且老蒋授权陈际帆指挥孙立人的部队,反正六十六军现在也是散沙一盘。

孙立人心情大好,不仅因为委员长的调令。他居然和陈际帆重新取得了联系,而且得知了陈际帆关于实施东线战役的计划后更是激动万分,当即向陈际帆请战。

陈际帆回电劝慰孙立人,在密支那休整部队,从国内补充弹药和兵员,在密支那以南建立纵深防御,他告诉孙立人,守住密支那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日军没有给中英盟军多少时间,杜聿明还在眼巴巴地往东赶的时候,收到了驻守棠吉的第六军55师师长陈勉吾的求援电报,电报上说大约一个联队的日军抵达棠吉以西,他的部队损失惨重。

杜聿明大惊,给陈勉吾下了死命令:丢了棠吉,立刻枪毙!

自此,由中国远征军独立支撑的缅甸东线战役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