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群众联名写了奏文,由兵部呈给皇帝,依法严办这伙税监。明神宗迫于公愤,把肇事者收监。经吏部查明:龙镗致命的一击出自赵禄之手。经过科道、法司合议,于2月18日(正月二十二日),将赵禄处决,邢相等3人充军。

税监其实是皇帝的人

明朝的税收继续沿用两税法,本由财政部(户部)主持,但明朝的君主**独裁达到了顶峰,皇帝另外设立一个征税系统,由他亲自指派的宦官负责,称为“某地某税提督太监”。到明神宗万历皇帝年间时,由于长年边境战事,以及前后两百年修筑明长城,国家财力严重消耗。导致明神宗修建自己的陵墓定陵,耗时6年时间才最终建成。

定陵工程艰巨,每天役使军工、民匠3万余人,全国平均每户需摊派劳役六天半,共耗白银800余万两,为当时全国两年田赋收入的总和,可供1000万农民一年的口粮费用。定陵建成后,万历带领后妃、臣僚来到陵园,一时兴起,竟在“生圹”(地宫)里饮宴起来。

为了榨取更多钱财,明神宗就派了一批宦官到各地去收税,这种宦官就叫做“税监”。税监不但征收苛捐杂税,还向百姓敲诈勒索,像天津的店铺税、东海沿岸的盐税,浙江、广东、福建等省的海外贸易税,成都的茶税、盐税,重庆的木税,长江的船税,荆州(湖北江陵)的店税,宝坻(天津宝坛)的鱼税、苇草税。普通税吏本已是烂污人物,但比起税监系统,他们简直纯洁得如同婴儿。税监系统只要用手向某商店一指,说他漏税,这个商店就是赔了老本儿都不能清偿。

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天下,通过废宰相等措施,使明朝的君主独裁达到顶峰。但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权在握却昏庸无能、不理朝政,造成了宦官太监势力的极大膨胀。万历皇帝时,朝政废弛,官吏贪污,税监横征暴敛。明神宗派遣矿监、税监四出搜刮民财,成为万历年间一大弊政。明神宗派出去的矿监、税监都是身边亲信太监。这些太监倚仗权势,肥饱私囊,无恶不作。在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税监的横征暴敛更是严重,甚至发生了痛打税监事件,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多次发生城乡居民反抗税监运动。明神宗只在乎税监们有没有为他搜刮到钱财,如果税监空手而归,皇帝就特别不高兴,甚至处他们死刑。在皇权的庇护下,各地税监更加无法无天,胆大妄为。有的地区,征税征到了与拦路抢劫差不多的程度。还有的税监下令大规模挖坟掘墓找金子。税监的党羽们十分威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民家,奸**女。而龙镗被打死只是其中一件“小事”而已,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四人也只是当时很“普通”的税监,比他们更为横行霸道的税监大有人在。

倒霉的龙镗 来自江南招祸端

中国历史上惩贪官、反**最厉害的皇帝,恐怕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了。但到明代中后期,随着整个国家机器日趋**,朱元璋的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科场舞弊盛行,对官员的考核、监察名存实亡,连负责考核选拔官吏和惩治贪污的吏部官员和监察御史们,也大肆贪污受贿。花重金买到官位的“父母官”并无真才实学,一旦上台后,便大肆搜刮,贪污**。因此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在广宁门遇到泰兴县知县龙镗时,便误认为这个贬官大有油水可捞。

贬官龙镗是江苏省泰兴县知县,是让税监赵禄、王泰、张宪、邢相等人认为大有油水可捞的另一原因。明朝中后期,南方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江苏省是当时经济极度繁荣的地区,南京等地是当时的经济、商业大都市。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总共有几千人,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江南地区城市、市镇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又有享受型消费为主的茶楼、酒楼、戏场之类,以及一些有名的大妓院等。这些都让在北京广宁门的贪心税监们产生幻想,看到来自江南的贬官龙镗自然认为他是个有钱的主儿。

当时的老百姓已经多年遭受税监的横征暴敛,各地反抗税监的运动时有发生。明神宗迫于公愤,拖了七八天才把肇事者收监下狱,然而却没有把明朝的统治长久拖下去。37年后李自成攻破北京,明王朝在中国近三百年的统治也随之结束。

唐寅,字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但禀性疏朗,放逸不羁,少年时恃才傲物。他最终能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画家齐名成为:“明四家”,全仗母亲的教育和名师沈周的指导。

少年唐寅的画画得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慢慢骄傲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对唐寅说:“孩子,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

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欢欢喜喜上路拜师去了。

转眼就是一年。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觉得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我自己已成名手,该出师回家看望母亲了。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

饭菜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紧锁着,谁也不让进去。唐寅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只见有四个门,却没有一扇窗子。他好奇地顺着门格子向外望去,见门外花红柳绿,山鸟飞翔,仿佛那山涧流水声都能听到。他想:这么好的风景,师傅平时不让我进来,大概是怕徒弟从这里出去游山逛水,无心学画了。他正看得发呆,听到师傅说话了:“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你想到后花园痛痛快快地玩玩吗?”小唐寅顾不上满桌的饭菜,站起来就去开门,也许是走得急了,让门格子碰了一下;他便去开另一个门,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再去开第三个门,这回碰得更厉害了。原来这三个“门”都是沈周画在壁上的!唐寅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他转身扑通一声,双膝跪在师傅面前,说:“师傅,我不想回家了,让我再跟您学三年吧!”

从此以后,小唐寅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画,再也不提出师回家的事了。

三年转眼过去了,冬日将尽。唐寅为感谢师傅的教育,亲自动手烧菜,宴请师傅。当他把烧好的鱼端上桌时,一只大狸猫从门外呼呼地跑进来,跳上桌子就想吃。唐寅急了,骂道:“大胆畜牲,师傅还没品尝,哪里轮得到你呀!”“啪”的就是一掌,那大狸猫“呼”的一声就往窗上跳,跳了一个窗户又一个窗户,就是跳不出去,最后“呜呜”地叫着从门口逃出去了。原来,那窗户是唐寅画在墙上的。

师傅见了这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唐寅呀,你已经四年没有见到你娘的面了,要过年了,快回去了吧……”

明朝成化年间,渎浦横江有一个人,被皇帝封为“赈饥状元”,此人姓章,名仕昌,号正庵。章仕昌家中有百亩良田,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他全家人都十分同情贫民,凡碰到灾年,灾民们没有粮食可上交时,他们全家都主动为灾民们代交征粮。

明宪宗成化二年,年景不好,连续发生台风、暴雨和干旱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农民生活极端困难,重灾户更是度日如年。章仕昌实在看不下去,就将家中三百石谷子赈济于灾民,又捐出一百五十石谷子运送边境作为军饷,支援边军。

章仕昌赈济灾民、支援边军的消息传到了京都,成化皇帝为此下诏,封章仕昌为“赈饥状元”,并赐他皇银在横江村建了状元府。

有一次,一位巡检司带领一班人马到渎浦等地巡查,队伍浩浩荡荡,锣鼓齐鸣,十分威武。渎浦赈饥状元章士昌家奴看见了,慌忙禀报状元夫人,说外面不知什么大官到此,十分威风。

状元夫人知道了此事,心生妒嫉,当晚就在状元耳边讲:“你当什么状元?看人家巡检司都那么威风,你还不如别人一个巡检司!”

状元被夫人唠叨得有点烦了,随口说道:“巡检司算什么官!我的一只靴子,就可以叫他三步一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