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至十二月 天理教暴动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十月至十二月 滑县之战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至道光七年(1827年) 清平张格尔叛乱

清道光七年(1827年)二至五月 浑河之战

明朝的

明朝所有的对外光辉战争

一对日本时间万历年间背景中国 中华明朝 日本丰臣秀吉家族

临津江之战:

日军:15万 总督:宇喜多秀家 其他将领:小西行长,加腾清正等

朝鲜军:20万 主将:李溢

结果:朝鲜军失利,20万大军几乎被全歼

朝鲜军失利的原因:朝鲜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战争了,"人皆不知兵",在这次战役中朝军虽然也很英勇但无奈的是无论在装备,阵法和单兵格斗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日军.失败再所难免.

平壤大战:

明军:4万馀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杨元

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等

日军:第一军团2万馀人(号称3万)

军团长:小西行长

偏副将:大村纯忠,远籐又次郎,如籐安等

结果:明军大胜,毙伤俘日军1万馀人,而明军伤亡仅仅是不到800人

日军阵亡将领:后籐加义

明军胜利的原因:明军充分发挥了大炮的巨大优势,日军在xx战国时期基本上没有见过大炮,他们的火器是以火枪为主,而明军的火器则以大炮为主,射程远,威力大,还有就是日军将领和士兵缺乏躲避炮弹的经验,他们往往是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耙子.

碧蹄馆大战:

明军:骑兵3千人(后又增加了2千人,一共是5千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训,李有异等

日军:第3军团和第6军团和第9军团共3万6千馀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

副将:加籐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籐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

结果:日军失利,伤亡超过8000人,明军伤亡2500馀人

日军阵亡将领:久野重胜(在乱军中被祖承训击毙),池边永晟(被祖承训一刀击毙),小川成重(死於李有异的刀下),小野成幸(被李如柏击毙),十时连久(被李如梅击毙),安东常久(被查大受斩落马下),安东幸贞(被查大受击毙)

明军阵亡将领:李有异(在杀死了小川成重后被日军士兵用钩子钩落马下,惨死於几十名日军士兵的乱矛下)

明军胜利的原因:其实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明军在派出3千骑兵只是要搜索日军的位置,3千骑兵在消灭了日军的2千人的先头部队后与日军大部队遭遇.明军是胜利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发挥了骑兵的巨大的冲击威力,日军缺乏骑兵,自然也缺乏对付大批骑兵集团作战的经验,还有就是xx缺铁,他们的士兵的盔甲基本是以竹制盔甲为主,只有少量的武士才可以穿铁制盔甲,大部分的武士和足轻(轻装步兵)是竹制盔甲甚至没有盔甲,因此明军一般一刀就可以击毙一名日军,而日军则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打死打伤一名明军士兵.所以在明军的铁骑兵面前日军无论是在装备上和单兵格斗上都远远不是明军士兵的对手.更何况这几千明军士兵很多都是常年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精锐士兵.

王京(汉城)围困战:

明军:3万馀人(加上朝鲜军一共接近4万)

主将:李如松

日军:12万馀人

总督:宇喜多秀家

结果:日军主要粮仓龙山仓库被明军敢死队烧毁,日军请求议和 日军伤亡300馀人(大部分为xx忍者兵),明军和朝鲜军伤亡50馀人.

日军阵亡将领:本多重葵(龙山仓库指挥官,自杀)

朝鲜军阵亡将领:高彦伯(乱战中为救明军将领查大受而被日军击毙)

原因:经过碧蹄馆大战,日军对明军的战斗力的强大感到了极大的惊恐,12万人面对仅仅3万多明军竟然不敢出战,以至於明军仅仅百人的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

南原保卫战:

明军3千人,朝鲜军3千人

主将:杨元

副将:方时辉,郑文图等

日军:日军第一军团和第八军团一共将近5万5千人

军团长: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

结果:南原失守,中朝联军除了2千人最后突围出去以外,其馀4千馀人全部阵亡.

日军损失7000馀人

原因:这是个战略上的失误,明军的兵力过於分散(本来总兵力就不到日军的一半),其他地方的明军无法也没有能力增援南原.当然明军和朝鲜军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明军和朝鲜军在大炮没有弹药,箭石全部用完,粮食也消耗完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投降,全部战死,其勇猛精神使日军深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