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这就是美国xiǎo妞

请柬的落款是格兰特?沙逊,一个陌生的名字。WWw.QuanBen-XiaoShuo.CoM

安琪对饭店的shì从轻轻的说道:“好吧,我知道了。”

shì从欠着身子,有些紧张的说道:“外头送请柬的人还在等着答复呢。”

在这样一位美得让人窒息的天使面前,即便是见过无数美nv的饭店shì从也有些大脑缺氧。

安琪微微的皱了下眉头,咬了咬嘴微笑着说道:“那请你告诉他,爱俪园一定是邀请错了人,我并不认识请柬上所写的这位先生。”

她极有涵养,照道理,饭店随意向别人透lù宾客的姓名,这是不礼貌不规矩的。

她不愿意将不满加诸于shì从头上,即便看对方的神sè,应该是拿了人家的

格兰特?沙逊?她想起了在码头上等待汽车时,那几双让她很不舒服的眼睛,一定是其中一个,讨厌的英国人。

“但是今天爱俪园是在招待远东最大的财团董事成员,他们很多都是英国的头面人物,还有许多上海的名流出席,像您这么有风范涵养的不出席这样的场合实在太可惜了。我想,沙逊家族是想要向所有来到上海的绅士xiǎo姐们展示属于他们的荣耀吧。”

这位shì从很会说话,连吹带捧,还带出了沙逊家族,他大概是想,这位xiǎo姐应该是不会不给沙逊家族面子的。

沙逊可是英国在远东的几大家族之一,凭借对华倾销与鸦片起家,没少干过龌龊的勾当。

比起这些血腥罪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本家,摩根与丹皮尔这样的家族要干净的多。

安琪将请柬塞到了shì从的衣领子里,叉着腰说道:“沙逊家族?没听过,也没兴趣参加他们的聚会。所以,我要说抱歉了。还有,先生,你好像在这里站的时间够久的了,服务真是热情,我真该向你们的领班夸奖一下你。”

shì从脸sè变了变,他可不想给炒鱿鱼,连忙恭敬的弯着腰倒退着,迅速的离开了安琪的视线。

安琪拍了拍手掌,做了个手臂弯曲的动作,笑了起来,哼,我就是美国管你什么贵族气质。

其实安琪的气质是极好的,在李安生看来,比贵族还要贵族,那些英国佬,祖先都是一帮在泥地里喂猪的货sè,居然敢傲慢的自称贵族,真是无耻。

安琪靠着窗,托着腮帮子,看着华灯初上的上海滩,看着夜sè降临后依然川流不息的南京路,看着静安寺路的爱俪园附近的盛况。

那是个从中国掠夺剥削的集团的狂欢聚会,跟她们无关,但是,从明天开始,或许就有关了,她们是来制止这种掠夺与剥削的,不掠夺,不剥削,同样能够获利,她相信李安生。

安琪来到上海之后立即让人通知了吉祥银行上海分行的人员,他们自然有办法找到李安生。

李安生得到安琪已经到了上海的消息,自然是欣喜若狂,只是此刻他还分不开身来。

他想要在将来事实控制上海,必须要拉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平书。

光绪二十九年开始出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兼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轮船招商局董事、江苏铁路公司董事,跟周学熙一样,是个身家巨万的官商。

这个人比周学熙还要有头脑,思想更加开明,他知道清廷早晚要靠不住,所以一直在倡导上海地方自治运动。

光绪三十一年他创设总工程局,以整顿地方,立自治之基。官方同意后,选出37人为议事经董或办事总董。他任领袖总董,统管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积极主持总工程局工作,派人接收城厢内外道路、路灯管理权,设立和资助xiǎo学堂以利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巡警以维持地方治安,同时还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止租界的扩张。

朝廷去年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这样一来,原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就改称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真正的走上自治坦途,李平书继续出任总董。

掌握了这个人,李安生就能在事实上掌控上海,而且,李平书先前已经将原有沪南学会体商业体沪北商余学会、沪西士商体cào会等五体育会组成南市商团公会,自任会长,这可是一支民间武装,加以装备整训军官掌握实权,更加保险。

李平书对于李安生这个新任江苏巡抚不去苏州就任,跑到上海来,而且还微服sī访到他家里来,感到很是震惊。

未免有些心虚啊,他可是一步步的在推动自治的同时,期盼朝廷赶紧垮台。

因为,朝廷不垮台,上海的民族工业就一直不会有起sè。

地方绅商都期盼着能够实现立宪,而不是革命,但是像李平书这样的有眼见只人,自然知道要是立宪希望破灭,便是神州大地的一场大动

这李安生到底是什么来意?

与李安生见礼之后落座,互相说些客套话,李平书一直在揣摩着李安生的政治倾向,立宪?革命?

反正保守是肯定不可能的,如此年轻的巡抚,又曾经在黑龙江与吉林办过新军,据说还态度坚决的打过老还在东北大肆兴办实业,促成了锦齐铁路的修建,是个极为开明的官员,虽然得罪过京城的权贵,但是绅商们还是最为欢迎这样的官员。

李平书所能了解到的李安生的履历也就这么多,听到江苏巡抚换成李安生之后,上海当地的绅商们便也开始打听李安生的过去,作为苏州人,他自然希望李安生是个好官,造福家乡。

“李总董是苏州人?”

“回抚台大人,下官正是苏州宝山高桥镇人时便到上海当学徒,故而也是半个上海人。”

其实李平书无论如何都逃不了这半个上海人,后世的宝山属于上海浦东,故而他的籍贯很难界定。

“苏州好啊,人杰地灵,文化悠久。唐时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白居易所谓‘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说的便是苏州。明清两朝,皆为经济作为繁盛的中心,富甲天下,风物雄丽为东南冠。”

是啊,李平书xiǎo时常为自己身为苏州人而骄傲,可是近代以来苏州逐渐没落,声势远远给上海比了下去。

大清鼎盛前期,苏州所征赋税约440余万两占全国的百分之八,负担分额超过了绝大多数省份,与浙江等几个富裕省份的全省收入相当,可见苏州经济之繁盛。

“只是这洋炮打开了大清的市场之后,内河不及海港,苏州原地踏步,而上海则一日千里。苏州早就没了当年的荣光,省会虽然在苏州,其实经济已然不符其实。我听说抚台大人在关外大刀阔斧,关内富商豪强纷纷到关外投资兴办实业,苏州正需要大人这等人物,可见朝廷英明,正要大人来苏州坐镇,锐意改革。”

李平书这话也是在试探李安生的政治倾向,他当年曾经入幕张之dòng麾下,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李安生这几年官当下来,也mō到了些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

“大清闭关锁国之前苏州手工业占全国之冠,但鸦片战争之后,国势日渐衰落,割地赔款,签订各项辱国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得以侵入而大量倾销对农产品的掠夺,苏州的手工业也受到很大摧残。上海这几年虽然风生水起,但也是以列强的殖民经济为中心,不值得推崇。我坐镇苏州,自然是要大刀阔斧改革一番的。至少在政治上,绅商们无须担心。洋人的倾销与不法竞争,我也会想办法对付。”

李安生大手一挥,勉强挥出了几许王霸之气,他这次是含愤而来,搞事,他就是要搞些事情出来,看清廷如何安排他。

洋鬼子要是敢跳出来,他可不再是先前的那些为了当官而当官的官员,畏洋如虎助长洋人的嚣张气焰,好好的给这些恶狗上些课,好好教训一番才是正理。

李平书内心没想到这个巡抚大人是个直肠子,不但听到了他所想要听到的话,还听到了更多的东西。

听说这位巡抚大人可是为了普通老百姓的房地被占,就敢跟老máo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也着实打过几仗,虽然朝廷封锁了消息,但多少还是有些风声传到南边子是吃了亏的。

改革是肯定要改革的,李平书很有信心,北边的绅商多有对李安生jiāo口称赞的,看来在关外是搞出了成绩。

如何扶持民族工业,与洋人竞争,倒是让李平书无比期待啊。

“苏州并不是没有作为,其实十余年前除了苏州洋炮局,官商还投资了达42万元的苏纶纱厂和苏经丝厂,都是近代机械工业。可惜,几家厂子都先后没有办好,苏州绅商都视近代机械工业为畏途,不愿继续投资,而是情愿把大量资金转移到上海,投资这里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

李平书放开了胆子说话,李安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听说当年李平书游历各国,开了眼界,曾经与李鸿章座谈论道,畅谈洋务与实业,被李鸿章称赞道“君为上海人,却与洋人何异?”

“朝廷推行洋务运动,但是并未放弃重农抑商的一贯国策,还是想方设法地局限民间工业的发展。苏州的近代工业,我看过了相关文书,都是官办式官商合办的以官僚方式经营的工业。当初几家工厂在创办时的确集中了苏州所有富商的民间资本,但是在经营过程中,官府的力量还是使得几家工厂都无法正常的经营下去,的确可惜。所以我若到任,便要彻底废除官府对于民间工业的限制,官员的思想要开明,不开明就给我滚下来。两江总督程德全程大人,乃是我的良师益友,江苏官场,我当可一言以决。若是朝廷不支持,我有的是手段。”

这兴办实业,有两个阻碍,一个是官府的压制,第二个是洋商的倾销与恶xìng竞争。

李安生作为一省巡抚,能说出这个话来,简直就是振聋发聩,让李平书的脑仁震的嗡嗡响。

他有些兴奋起来,若真如此,的确是江苏人民之福,江苏,尤其是南方四府——松江、常州、苏州、镇江,民间本就富裕,只是这资本一直就盘不活,一潭死水。

要是真有一股力量将它们推动起来,产生的力量将会很可怕。

李安生当然清楚这一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江苏富甲天下,民间藏富久矣,只是从手工业时代没有能够过度到近代机械工业时代而已。

他既然来了,自然要逆天改命,替江苏续上这一段。

他这次来,轰轰烈烈的要搞造船厂、钢铁厂、机械厂这等重工业,能够带动一大批江苏的近代工业,但是,要想尽快的让江苏的资本家们完成资本积累,还是要靠轻工业。

江苏的农业基础还是很好的,李安生准备用他的老本行,农业。

棉纺织行业也好,丝织行业也好,只要能够使用优质低成本材料,同样使用先进机械,加上官府的扶持,未必不能压倒洋商倾销的洋货。

英国与日本的棉纱棉布,还有生丝,都见鬼去吧。

资本,说来说去还是资本,江苏富裕,资本是有的,但是如何促使这些资本活起来,就需要非常手段。

李安生卖了个关子,并没有在这上头多谈,而是谈到了他计划中的造船业大计。

李平书是江南制造局提调,谈这个,也是今天的正题。

一省巡抚亲自上mén求教,这可是天大的荣耀,李平书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重现了当年他与李鸿章座谈论道时的慷慨jī昂。

“其实在长兴岛开办江南造船厂,一开始并不需要千万两银子,但我要竖起这杆大旗,就是要造起声势,让上海乃至江苏的绅商们看到有利可图。一旦有利可图,不管是直接投资实业,或是通过银行认购实业发行股票,都能将民间藏于银窖的资本动用起来。这钱太多,藏在地窖里发霉,等于是没钱。这时代进步科技飞跃,物价只会上涨,这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总体就是这个趋势,让钱生钱,利生利,才是最为紧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