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晋悼公即位的年龄是一大闪光点,那么他执政的特点就是一个“正”字。除掉夷羊五等人是“正”,除掉屠岸贾那更是“正”。这就在晋国弘扬了正气,国风为之一变。尤其是他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展示出来的智慧和勇气,以及果断的作风,的确令所有的人佩服。

在册封赵武为司寇之后,晋悼公派人去宋国召回了赵胜,并且将邯郸又赐给了赵胜。

其实赵胜是一个出奔他国的大臣,无论原因是什么,他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再回到晋国。

可是晋悼公这样做了,这不但体现了他的大度,更体现了他的细心。

赵武是赵盾的嫡孙,而赵胜也是赵氏子弟,既然同样受了牵连,那必须一起平反。

如果说之前在晋国之内为赵氏平反的事情令百姓大臣佩服,那召回赵胜,就让大家感到感动了。

领导把老赵家的事儿当作自己的事儿办了啊!

这件事情处理完之后,晋悼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主要是选举能臣,有功之臣处尊位,有过错的小错则赦免,大错就按照规矩处理。在军队领导方面,任命韩厥为中军元帅,士匄为副帅;荀罃为上军元帅,荀偃为副帅;栾黡为下军元帅,士鲂为副帅。赵武为新军元帅,魏相为副帅。

十四岁的晋悼公上任不久,居然将一潭死水一样的晋国大刀阔斧改变的焕然一新了。

领导的变化带给晋国新的希望,晋国重新蓬勃发展。

宋国和鲁国等诸侯国,听说晋国形势一片大好,都纷纷前来参拜。这就是实力所致,真正能让人臣服,不一定靠打仗。靠个人能力和魅力让人佩服,那才是真正的佩服。

只有郑成公没有参拜晋国。

为什么?

楚共王为了给郑成公出头,眼睛都被射瞎了,儿子都被俘虏了,这深情厚谊,郑成公要是再两面倒,那也太没良心了。所以这次郑成公坚定的不去讨好晋国。

而楚共王得知晋国大治的消息却高兴不起来。

寡人都成了独眼龙了,他们晋国找了一个小孩儿当领导还繁荣富强了?

上哪儿说理去?

天呀,你为何如此对我!

楚共王决定不能让晋国好受了,不行,还没分出来胜负,必须再打!

不得不佩服楚共王的决心以及勇气,要是一般人受过这样的重挫恐怕一时半会没有这个信心。

此时楚国的令尹是公子婴齐,不过公子婴齐陷害人有一套,说到打仗他就束手无策了。

不过楚国也不都是废物点心,比如公子壬夫就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公子壬夫认为,既然这次郑国坚定的站在了我们这边,那我们这次攻打中原就不能再祸害郑国了。

OHYEAH!

郑成公听见会感动的!

公子壬夫认为,宋国在中原诸侯之中爵位最高,那我们就打宋国。而且宋国的右师华元在国内独大,导致宋国大夫纷纷出奔他国,目前投靠我国的就有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五人。假如我们攻打宋国,只要派给这五个人兵力,许诺将来攻打的地盘分给他们,这不是让宋国自乱吗?

看来公子壬夫是放高利贷的,他这是希望把兵马当钱财借给鱼石等五人,将来收取更高的利息。

楚共王一心复仇,觉得公子壬夫说的不错,同意了他的建议,任命公子壬夫为大将,鱼石为向导。

楚军正式攻打宋国!

这一次,楚军非常顺利就攻下了宋国的彭城。楚共王非常开心,看来公子壬夫还真是个人才,他命令留下三百乘兵马,彭城就交给鱼石等人驻守了。

这一次为什么楚共王能这么快就得以满足退兵呢?

关键是彭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晋国为了遏制楚国的扩张,在巫臣的时代就和吴国发展友好关系。吴国也不负众望,经常骚扰楚国,并且吞并了楚国很多的小附属国。

彭城,属于宋国,但是是晋国前往吴国的必经之地。

这次楚国控制了彭城,进攻那指向的是宋国,就算楚共王干耗着,就驻守彭城,也能阻止晋国和吴国的联系。

彭城虽小,意义重大。

如此关键的战略要地,宋国自然不能善罢甘休。这年冬天,宋国就马上展开了攻打彭城的战斗。战斗进行的非常惨烈,先是宋国大夫老佐打败了鱼石。不过紧跟着公子婴齐率兵前来增援,老佐在一次战斗中过于轻进又中箭身亡。

战争形势陡然逆转,公子婴齐趁机率领楚军攻打宋国,而且来势甚猛。

这下子宋成公害怕了,玩儿真的啊?一向你们楚国不是都冲着郑国发狠吗?

多新鲜呢,郑成公这次彻底表示态度,跟着楚国混了,人家还冲郑国发狠?

宋成公觉得根本不是楚国的对手,怎么办,赶紧想辙吧!

思来想去,当今诸侯,能和楚共王叫板的也只有晋国了。

宋成公派右师华元赴晋国求救。

韩厥建议晋悼公要抓住这次机会,想当年晋文公称霸便是从救助宋国开始的,现在绝对不能放任不管,让楚国扩张势力。

的确,楚国和晋国两强争锋,郑国现在已经死心塌地跟着楚国混了,此时晋国如果稍一放松,楚国再把宋国拿下,那晋国和楚国的实力对比可就拉开了。

晋悼公亲自率领大将韩厥、荀偃、荀罃等人发兵救助宋国,晋军屯兵于台谷。

不过晋军刚在台谷屯兵,公子婴齐便撤退了。

这次争斗,晋军和楚军并没有正面交锋。

不过彭城就像卡在晋国喉咙里的一根刺,让晋悼公如鲠在喉。

周简王十四年,晋悼公率领宋、鲁、卫、曹、莒、邾、滕、薛八国联兵,攻打彭城。

对,为了彭城晋悼公发动八国联兵,这绝对不是高估敌人,因为楚军随时可能增援。

在具体作战的时候,宋国采取了攻心战术。宋国大夫向戍派军士登上巢车,对着城内进行宣传:“各位乡亲们,鱼石背叛宋国,你们何苦跟着他送死呢?眼看大军压境,为何不给自己找一条活路呢?”

向戍口才不错,把鱼石等人说的天理不容,将彭城的形势说的危在旦夕。

这也是实话,八国围攻小小的彭城,想想也知道会怎么样。

果然城内百姓经过宣传之后,开门迎接晋军。

城门洞开,楚军留下驻守彭城的军士四散逃亡。而鱼石等五个宋国叛贼也被抓住,晋悼公命令将他们斩首示众,并将他们的族人安置在河东壶丘之地。

接下来晋悼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率领八国联兵攻打郑国。

你打我小弟,我就打你小弟!

楚共王没想到晋悼公小小年纪居然如此凌厉,倒也吃了一惊。不过楚国解决这次危机的原则和晋悼公一样,楚国派出公子壬夫继续攻打宋国。

你打郑国?

那我打宋国。我看你怎么办。

晋悼公不得已回军救助宋国,而楚军一看郑国之围得以解救,也就撤退了。

这一年周简王去世,世子泄心即位,是为周灵王。

据说周灵王非常早熟,从出生开始就有胡须,所以人称髭王。

髭王元年,郑成公病危。但是郑成公放心不下郑国,郑国将往何处去?

在苦苦挣扎了几日之后,郑成公嘱咐上卿公子偪,以前我们郑国在楚国和晋国之间摇摆不定。现在楚共王为了救助我们,连眼睛都被晋国射瞎了。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楚共王的大恩大德,郑国以后要坚定的跟着楚国走。

郑成公交待完,放心离世。

世子髡即位,是为郑僖公。

郑成公把郑国托付给了楚国,很放心。

但是坚定的跟楚国走,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彻底把晋国得罪了。尤其碰上晋悼公这样的狠茬子,根本没完。

晋悼公心里一直觉得郑国的背弃不能原谅,我们晋国可是诸侯霸主,那楚国不过是蛮夷,算得了什么?

我非得让郑国重新当我们晋国小弟不可。

晋悼公召集诸侯商议怎么对付郑国,果然有人献出妙计。鲁国大夫仲孙蔑从地理位置上进行了分析,郑国最险的地方,无非是虎牢。而且虎牢关是郑国和楚国相通的地方,如果我们在这里派大军威逼,郑国肯定没办法,只能投降。

巫臣也献计道,“吴国和楚国距离很近,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吴国已经逐渐强大,而且和我国关系不错。如果此时派一向导,说服吴国攻打楚国,那楚国为吴国所困,怎么能有精力和我们晋国争锋呢?”

晋悼公觉得两个人的方案都很好,那就都采纳吧!

恰好此时齐灵公派世子光和上卿崔杼出使晋国,晋悼公于是联合齐国,加上之前的诸侯,一共是九国联军,在虎牢修筑大城,建立墩台。这次联军大国出兵千人,小国出兵三百五百不等,共同驻守,和郑国对抗。

其实联军国家这么多,倒不是单纯为了借助兵力。如果单从战斗力而论,光晋国一国,那也能打得郑国鼻青脸肿。这主要是一种气势,一种声势,看看我们,我们大家齐心合力,你小子还不服气?

果然这阵势把郑僖公吓得不轻,我们郑国怎么了,这么没有人缘吗?得罪人都得罪到姥姥家了!

当然郑僖公记得父亲郑成公的交待,可是他真心害怕了。再跟楚国走下去,恐怕郑国就没活路了。

爹啊,你就原谅我吧!

郑僖公向晋国请成。

此时中军尉祈奚年过七十,准备告老还乡。晋悼公说那你推荐一个你的继任者吧!

祈奚说那就推荐解狐吧。

晋悼公可奇了个怪了,解狐,那不是你的仇人吗?

祈奚淡淡说道,“主公问我的继任者,可没问谁是我的仇人。”

晋悼公身为佩服,于是召见解狐。谁知道还没见到,解狐就患病去世了。

晋悼公一看还得问祈奚,解狐都病故了,那接下来谁能继任呢?

祈奚说,那就得是午了。

晋悼公又奇怪了,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祈奚说,“主公问谁能继任,没问谁是我儿子。”

看来祈奚果然是举贤不避亲,心里只有国家,真正的职业精神。晋悼公非常欣赏祈奚,说中军尉副羊舌职也去世了,您看谁能继任?

祈奚说羊舌职的儿子赤和肹都很有才华,他们其中任何一个都能胜任这个职务。

晋悼公于是任命祈午为中军尉,任命羊舌赤为中军尉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