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听从施伯的计谋,准备解决这一团乱麻的尴尬事情。他派大夫颛孙生出使周朝,迎接王姬,同时请求周王赐下黻冕圭璧,也就是古代大夫以上地位诸侯一级的祭服,作为鲁国先君鲁桓公的荣耀。这当然不是说鲁国艰苦朴素到一定的程度,鲁庄公连老爸的祭服都得请求周王赐给,而是向周王要一种身份,一种父亲鲁桓公被体制内正式承认的身份。好比现在的公务员,有编制内正式的,也有编制外临时的。有了周王赐给的祭服,那鲁桓公就正式转正,成为编制内的诸侯。虽然这转正来的晚了点,鲁桓公是看不到了,但是也可以告慰他九泉之下的英灵。

周庄王同意了鲁庄公的请求。毕竟还得指望鲁庄公继承他父亲鲁桓公的遗志,将主婚周王姬与齐襄公这件事情完成。而且,鲁庄公还是表达了对周王的尊敬,交好一方诸侯,也是即位不久的周庄王急需要做的。至于鲁桓公本人是否能力出众、品德过人,在实际利益面前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周庄王准备派大臣出使鲁国,完成这次赐给鲁国黻冕圭璧的使命。

周公黑肩请命出使鲁国,周庄王偏偏不许,另外派遣大夫荣叔前往鲁国。

这周公黑肩在周朝历来很有地位,为什么这样一件出使鲁国的小事儿,周庄王非要不许他前往呢?

不是因为怀疑周公黑肩的能力,也不是担心他旅途疲惫,水土不服,而是周庄王此刻已经怀疑了周公黑肩的忠诚,当然不能给他结交诸侯的机会。

这一切当然得回溯到周庄王的父亲周桓王。周桓王病危之时,曾经召见周公黑肩,命他照顾次子克,并嘱咐周公黑肩将来主持兄终弟及的继承仪式。

是商没有不透风的墙。

周庄王知道父亲临终遗嘱,不由得对天长叹,爹啊,您是我亲爹吗?要不您就是真傻了?怎么能留下这样的遗诏呢?这不是将周朝推到分裂的边缘了吗?

倘若周桓王没有遗诏命令周公黑肩辅佐次子克将来继承王位,周朝将会有如下几种发展可能:一、次子克成为周朝世子,周庄王照顾弟弟,兄弟友爱,可能性百分之八十;二、次子克丧心病狂,反抗谋逆,可能性百分之三十。

出现这种可能性的原因是,周庄王嫡子即位,天下归心。公子克仰仗的只有周桓王的宠爱,而随着周桓王的去世,这份宠爱只能变成让他更加谨慎的原因。

但是周桓王已经命令周公黑肩插手此事,并且命令他将来辅佐公子克即位,这件事情将演变成以下结果:一、公子克成为周庄王的继任者,周庄王心甘情愿的将王位传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而公子克也心甘情愿的为了王位等待下去,顺其自然,可能性百分之一;二、公子克成为周庄王的心腹大患,周庄王忌讳公子克,而公子克得到周公黑肩的援助,与周庄王争斗不休,兄弟二人必有一死,可能性百分之九十九。

周桓王的宠爱,反而成了为自己儿子制造矛盾的基础。

爱他,就应该保护他,而不是将他置之于险地。

所以在这样一道遗诏面前,周庄王无论真实情况如何,都会怀疑公子克与周公黑肩。当周公黑肩要求出使鲁国,更是遭到周庄王的坚决拒绝。

周公黑肩明白,自己已经被周庄王怀疑了。

是困兽犹斗,还是束手就擒?

前者虽然惊险,但尚有一线生机;后者虽然憋屈,但或许能够忍辱偷生。

周公黑肩选择了前者。他连夜造访公子克府邸,商议趁王姬出嫁之日聚众作乱,弑君谋逆,迎立公子克。

在已经被怀疑的时候做出谋逆的选择,又没有出奇制胜之招,当然胜利的可能性有限。

但是周公黑肩和公子克败的太惨了。

大夫辛伯知道了周公黑肩与公子克的密谋,向周庄王告密。周庄王命令杀死周公黑肩,驱逐公子克,公子克逃奔燕国。

看来周公黑肩与公子克都不具备弑君谋逆的优秀素质。

而这一切的根源,当属周桓王当日立下的遗诏。

再说鲁国大夫颛孙生,将王姬送到齐国之后,紧接着就按照鲁庄公的命令,请求接回夫人文姜。

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鲁国已经完成了主婚的使命,将王姬送到你们齐国的,那接回夫人文姜齐国又能有什么说法?就算没给你们齐国主婚,接回我们鲁国的夫人,也是合情合理的。

可是齐襄公就是舍不得,舍不得!

但是也不能告诉鲁国使者,我们齐国就留下你们鲁国的夫人了,别看是我们齐襄公的亲妹妹,哎,我们齐襄公就是喜欢,就留下来了,怎么地吧?!

就算事实如此,这么说齐襄公也说不出口。何况还有舆论。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谁知道各国诸侯、大臣、百姓,都怎么埋汰我们齐国呢?

齐襄公再舍不得,也只能将文姜送回。

只是这送别路上,两个人洒泪无数,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文姜自从被鲁国大夫颛孙生接到,整个人便如同死灰一般。

一个被情人杀害丈夫的女人,一个出轨的女人,出轨的对象还是自己的亲哥哥,回到丈夫的故乡将会有什么遭遇?

她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

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她也觉得伤心,羞愧。可是就是那么发生了。这一切都是从那儿开始的呢?为什么一个品貌出众的少女会变成为人不齿的**呢?

清风吹起文姜几率发丝,她依旧心事重重。为什么,为什么?

一个模糊的看不清楚的人影出现在她的心里,曾经拒绝自己的世子忽……

他是拯救齐国、击退戎狄的世子忽,他是父亲齐襄公赞不绝口的好青年,可是也就是他,拒绝了自己,两次。

或许从那时候开始,文姜就不再是文姜了。文姜只是一个没人稀罕的人,所以只能自己心疼自己。后来又有了哥哥,诸儿……

文姜行程之上,思绪万千。但是她知道,自己回到鲁国将会是什么结局。自己也没有颜面再回到鲁国。毕竟丈夫鲁桓公因为自己而死,并且是那样屈辱的死去。行至禚地,文姜决定留下来。此地馆舍清洁,更重要的是不齐不鲁,正是文姜的去处。

文姜虽然是齐国公主,鲁国夫人,但是齐国与鲁国,她都回不去了。

于是文姜在此地居留,派人告诉鲁庄公,未亡人性贪闲适,准备在禚地居住。至于要回到鲁国,那得是死后的事情了。

鲁庄公当然知道文姜是没有颜面回到鲁国的,于是在祝邱兴建馆舍,方便文姜居住。文姜于是在两地之间往返,鲁庄公一年四季多派使者馈问。

鲁庄公的处境与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瑞斯忒斯非常相似。古希腊统帅阿伽门农率领大军进攻特洛伊,为了平息海神带来的风浪,将女儿伊菲格涅亚杀死向海神献祭。阿伽门农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为了给女儿报仇,与人通奸,并在十年之后阿伽门农胜利返家后杀死了他。阿伽门农的幼子俄瑞斯忒斯当时只有十二岁,他流亡在外,但是发誓将为父亲报仇。多年后俄瑞斯忒斯果然返乡,与姐姐一起杀死了母亲和她的情人。但是之后俄瑞斯忒斯被复仇女神纠缠,因为复仇女神认为他犯了弑母之罪。后来阿波罗指引他到雅典娜处,请求女神裁判,在市民审判中俄瑞斯忒斯获胜,之后担任了迈锡尼的首领。

鲁庄公如今与俄瑞斯忒斯一样,如果为父报仇,将犯下弑母罪行;如果忽略此事,又将被判父亲。假如文姜回到鲁国,鲁庄公必将陷入两难之地。所以这样远远的住着,不再见面,倒给鲁庄公一个缓冲之地。

母亲虽然害死了父亲,可是她毕竟是母亲。再者,文姜不是普通的母亲,文姜的身后,还有一个齐国。

再说齐襄公送走了文姜,本以为此事就告一段落,谁知整个国家都在传说齐襄公与文姜的秘事,甚至还包括鲁桓公的真正死因。当然经过人民群众的舆论加工,这些秘事的版本就更加丰富多样,可是无外乎透漏了一个信息,齐襄公是残忍好色无耻之徒。

这是齐襄公最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是有些事情,做了就是不愿意去承认,没办法面对。

齐襄公心里惭愧,派人紧急迎接王姬到齐国,可是这议论不休,实在让他心慌意乱。

齐襄公想,还是必须行义举,这才能让老百姓知道我的道德标准。其实之后做义举,并不能遮盖之前的荒唐。事实就是事实,难道能够重写历史?

可是齐襄公认为行义举,就能扭转舆论。他准备和舆论曲折的斗上一斗。

于是齐襄公开始普天下划拉,哪儿有需要打抱不平的地方?

思来想去,郑国和卫国都发生了弑君与驱逐国君的事情。如果能将这两件事情中的一件摆平,那肯定对我评价会很好。仔细琢磨,卫国现在的国君黔牟,那是周王之婿。我还准备迎娶周朝王姬呢,先和周王的女婿干上了?不妥,不妥。那还是郑国吧,郑昭公被高渠弥害死,我还是为郑昭公讨个公道,将来诸侯必定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