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号航母和它的“船长”

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基金乃至作为上海地标的中信泰富广场,都是中信集团的子公司(银行)。这个庞大商业王国有着辉煌的前身——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79年10月4日,由邓小平倡导,荣毅仁创办的这家信托公司,成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中信的任务是,走出国门,进行筹资、融资,发展国内产业。而在国内,信托投资被认为是舶来品,有人为荣毅仁感慨,“荣毅仁真傻,放着部长不当,却去搞这有‘风险’的新玩意儿,他的苦头还没吃够呢。”在中信创办最初的那10多年里,荣毅仁要做的就是披荆斩棘。入主中信的荣毅仁已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家”,而是为中国引进资本和资本主义的第一人。

1.从胡同到“巧克力大厦”

戴维·洛克菲勒在描述他好朋友荣毅仁的文章中这样说,“邓小平知道中国急需外国资本投资于国家的发展,便找来了荣毅仁——他是具备必要的知识、在西方拥有关系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

在《荣毅仁传》中记载着,设宴之前,邓小平就已同叶剑英、王震等交换过意见。叶剑英说:“荣毅仁这个优势,别人替代不了,共产党员替代不了,由他出面引资比较好。”

几乎同时,已经年过花甲的荣毅仁也在思考。已有中央领导透露过要他继续担任旅游或电子部部长的意思。很显然,对个人来说,这是一条“阳关大道”。可是,现在国家百废待兴,荣毅仁更愿意直接站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沿。他知道对外开放需要引进外国资金,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国际上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他有一个设想,搞一个投资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