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前车之鉴

金融衍生品,有人称它为华尔街制造的魔鬼。它不但制造了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并直接引发了金融危机,也让尚不熟悉海外金融市场的中国企业无法自拔。其实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中国企业倾覆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

金融衍生品,有人称它为华尔街制造的魔鬼。它不但制造了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并直接引发了金融危机,也让尚不熟悉海外金融市场的中国企业无法自拔。其实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中国企业倾覆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

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就因从事油品期权交易导致巨额亏损,董事长陈久霖还因为涉嫌发布虚假消息和内部交易等行为遭到新加坡警方拘捕,判处有期徒刑。

但是,陈久霖的倾覆似乎并没有给国内企业敲响警钟。

进入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深陷“衍生品门”。

有地产首富之称的杨惠妍,为了对冲股价上涨带来的可转债亏损,在2008年2月与美林证券签订了股份掉期对赌协议。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碧桂园股价大幅下跌,对赌失败。到12月底,碧桂园整体损失高达近20亿港元,杨惠妍个人财富也缩水了70%。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问题是后车如果不鉴,只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因为中信泰富连年业绩优良,被视为蓝筹股,而同时由于荣智健背靠中信集团,又被看做红筹公司,红色配上蓝色,自然就是紫色。 因此,荣智健掌管的中信泰富向来被戏称为紫筹股。但恰恰是这个被认为最安全的公司,在2008年末爆出了惊天亏损的新闻,一向习惯了胜利的荣家后代,这一次,栽倒在澳元的累计期权交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