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喜欢些话都是我在论坛上看到的,觉得最有道理的还是最后论黄忠的话,当然,这只是鄙人的一点拙见而已

1、吕布,人们心中的第一猛将,曾经一个人在虎牢关外抵挡诸侯联军。要不是刘、关、张的横空出世,联军把人就丢到家了。但奇怪的是,后来,吕布后来怎么连战连败,英雄气概荡然无存,但谁也不敢怀疑吕布的威名。工夫还在,只是运气差了一点。

2、赵云,长板坡单骑救幼主,在百万敌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杀曹操大将数十人,其功夫和威力不在吕布之下,我认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古代打仗是个力气活,百万军中不仅要对付敌将,还要对付小兵,并且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使自己不受伤,更重要的是怀里还揣着一个小活人。

3、马超,一个人连败曹操七次(乱战比单挑更费神),并且差点要了曹操的老命。随后,又和张飞练了整整一天而不分胜负,厉害厉害。

4、张飞,一个人独守当阳桥,勇气可嘉(运气的成分可能多一点)。整本书里只有老张敢在非正式场合主动和吕布单挑,更重要的是老张的名字绣在曹操的衣服上(关羽的提议),被曹操随时带在身边以防不测。

5、关羽,温酒斩华雄,战吕布(和张飞、刘备一起群殴),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等。如果不厉害不会是武神。但书上没写关羽的混战能力如何,所以这一点我不好评价。

6、颜良、文丑,生不逢时啊。张辽,夏侯敦都不是对手,可是却碰到了一个不守规矩的关羽。招呼都没打,你就上来开打,仗着你马快啊(颜良语)。我不如我大哥,你能杀我大哥,肯定能杀我,恐怖啊(没点自信)。

7、许楮,号称“虎痴”。能和马超打上半天而不死,能力不可小视。况且我还救过曹操的命呢。

8、孙策、太史慈,孙策号称“小霸王”,太史慈能和小霸王打的不分高下,二人的武功不是吹的。况且太史慈还杀过黄巾的大将(名字好象叫管亥)。

9、甘宁、周泰,前者率30名士兵踹营(大概数字),后者乱军中救过孙权。

10、夏侯敦、张辽、徐晃、张颌、黄忠、魏延等。这些人我估计在50个回合都难分高下。

注:典韦因为挂的太早,况且挂的原因不是很光彩(替曹操守营,曹操在房里睡别人的老婆。)三国其实是从初一才开始的,我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人,于是乎就被里面的各式英雄人物所深深吸引.白手起家的刘备,名门之后孙氏一族,自幼能力过人的曹操,天妒英才,早逝的郭嘉,渡过两个截然不同27年的诸葛孔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郎,老谋深算,鹰视犬顾的司马仲达.

除了这些可以改变历史的主角,冲锋陷阵的武将可能更为三国迷所喜爱.我在一些书上看到过一些武将排名,也在网上看过别人排的排名,各有各的说法,各不相同.

我就以书中的一些排名为基础加上自己对于三国的一些了解,作一个新的排名.合理与否,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也欢迎大家给出自己心中的排名.

排名:第一,吕布奉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当赤兔和吕布结合在一起,只有两个字形容:无敌.虽然武将不同于剑客,可以自由的挑战自己所挑战的所有对手(只要有盘缠-_-#)虽然与之交手者并不多,但是单挑时可以活命的只有张飞.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永远是经典.但是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例更是让人汗颜,吕布奇袭兖州,攻占濮阳,曹操回马来救时,曾经上演典韦,乐进,曹洪等六人群挑吕布一人不能取胜的震撼场面.吕布的武艺,耐力纵观中国历史,也实在难有人能与之匹敌.

第二,赵云子龙——一身是胆,威震长板坡,百万军中杀得七进七出,背水一战尽显英雄本色,无敌骁将.省时喥事,治军严明,认清形势,随机应变,方显儒将风采。多少三国迷渴望看到赵云对抗吕布的画面,可惜这一切只能在游戏中出现了,我们永远也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两人谁更强.不过论极在军中冲杀的能力,赵云是丝毫不逊于历史上的任何将领,百万军中杀个七进七出,直杀到白袍变血袍.汉水背水一战寡胜众.赵云七旬力斩武将,更让人嗔目.

诗人赞曰: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第三,典韦——双铁戟使得出神入化,且还擅长飞戟绝技,百步取人性命如同吃包子."恶来"的称呼倒是不知道如何而来,"恶来逐虎"之说也不知真伪.但是关于典韦的出侍,说法很多,但是都凸现出典韦力大无穷的特点.现代人举哑铃,典韦举鼎.统领虎卫,保护曹操安全,可见曹操对于典韦武艺的信心.也正因为曹操贪恋美色,害典韦中计失去双铁戟和飞戟,最后死在乱军之中.这也成为典韦的绝唱.当时典韦**战大军,没有武器就拾起敌人的刀作战,砍到刀钝,就拿起人抡,砸死数人,可惜身无寸铁庇护,最后中无数箭,无数枪而死,尸首最后全无.

这样的猛将,难怪曹操事后长子虽死,然仍哭诉独泣典韦将军.(我相信曹操是肺腑之言,而不是政治讲话)

第四马超孟起——人称"锦马超",人不仅仪表不凡,而且勇力过人,世人皆以其为"吕温候"在世.长安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后归顺蜀国,镇守边境,被羌族尊称“神威天将军”.马超与许褚,张飞两人各自将近三百回合的大战不分胜负更是传为佳话.可惜投靠刘备之后,马超就再也没有表现的机会.

第五张飞翼德——猛张飞,吕布这一身最不爽的可能就是张飞了,总是被张飞骂三姓家奴.张飞性格直爽,豪气冲天,战场上更是天不怕,地不怕.论及气势,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张飞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兵,大闹长板坡,吓死一将更是耸人听闻.虎牢大战吕布,巴蜀义释严颜,汉中大败张合都是成名作品.

第六许褚——作为典韦死后虎卫军的新统领,负责曹操的安全;长安裸衣战马超,近三百回合不分胜负.这些足见许褚的勇力.尤其是与马超一战,杀得性起,居然裸上身而战,真是无愧于"虎痴"之名.

第七关羽云长——义薄云天,文武双全.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但是关羽的武力是有被夸大的,在徐州时,也曾与纪灵一战,未能取胜.不过不管怎样,能斩杀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之后曾与黄忠,徐晃等其他多名武将作战也不落下风,可见关羽的武力也非同一般.

第九文丑——颜良,文丑同为河北名将,可以说武力绝非一般.可惜竟然阴差阳错地被关羽轻松斩杀,所以使得两人的形象大打折扣.然而像张合这样可以与张辽打平手的角色,在袁绍身边的地位也远远不及此二人,可见此二人并非图有虚名.也曾经与年轻的赵云一战,虽败,但也没吃亏.

只是文丑的心理素质奇差,因为颜良被斩杀,而心中畏惧关羽,只战几合,竟然想要逃跑,无奈关羽赤兔马快,拍马赶到,马后一刀将其砍死.

凡言三国武将,必及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等,似乎前几名总也排不上黄忠。大家也跟诸葛亮一样,觉得黄忠这把年纪,能忝列五虎大将之四,已经很不错了,还想咋样?估计黄老将军也不会想咋样,也就是我这样想了。黄老将军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后八年(建安十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这也是他老人家最辉煌的八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第二年,老将军即辞世。他老人家的一生,可以说是光辉清朗的一生,再无一点耿介和瑕疵。看官发话了:你如此不遗余力地推崇黄老将军,可有什么说头?看官勿急,且听我仔细道来。

凡人之武力,与年龄有必然关系,此乃常识。黄老将军年逾古稀,仍然驰骋沙场,“勇毅冠三军”,不能不令人惊叹。由此可以想象,黄忠年轻时该是多么勇猛!顺带提一句,黄忠可从来没有靠什么宝物来提升武力。只是他年轻时未遇良主,英雄无用武之地,故未有壮举,大器晚成。

我们要想知道黄老将军有多勇猛,首先要知道他的年龄。

据三国志卷三十六黄忠本传记载,黄忠于建安二十四年斩杀夏侯渊,“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劝说刘备,怕关羽不悦,但刘备没听,“遂与羽等齐位”。三国志卷四十一费诗传说:“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当时关羽五十八岁,被五十八岁的人嫌老,按照正常的心理,估计黄忠当时年纪不下于七十岁。另外,黄忠“自霞萌受任,还攻刘璋”时是建安十七年,已称老将,刘备卒时六十三岁,尤未言老,可见当时黄忠至少有六十五岁。综上所述,大致可以确定黄忠卒时至少有七十三岁,姑且定为七十三岁。也就是说,黄忠斩杀夏侯渊时年已七十二岁!而且按照三国志黄忠本传记载,黄忠并非杀了夏侯渊个措手不及,而是“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震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说:“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可见当时夏侯渊并非在马下休息,那是罗贯中的描写,留给夏侯家族一个面子。正是黄忠斩杀夏侯渊和张飞宕渠击破张合这两次战役彻底锁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即使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黄忠与关羽战了个平手,那也是一场花甲老头与盛年壮汉之间的比斗!想想吧,你七十岁的时候能干些什么?呃!

我替黄忠说:“要是在俺年轻的时候……哼!”

现在我们感兴趣的是黄忠年轻时在干啥呢?可不能瞎猜。

案三国志黄忠本传:“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曹操克荆州时为建安十三年,黄忠六十一岁。曹操也没有看上他,这当然是因为黄忠太老了(这时我想到英明的刘备,慧眼识英才啊)。更早些,“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磬共守长沙攸县。”刘表执政荆州达十八年之久,荆州相对较安定,我可以较肯定的设想:黄忠的大半辈子都是在荆州度过的。本传说他有一个儿子,早没。可能他的妻子也较早去世,他后来也一直是一个人过。甚至可以讲,他有相当一段时期是呆在长沙攸县,与刘磬在一起。刘磬是刘表的侄子,与黄忠交情甚好,黄忠还向刘备推荐过他。

现在我要说说刘磬这个人。三国志里只有一处讲了他的事迹。卷四十九太史慈传:“刘表从子磬,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于是分海缗、建昌左右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建首府的意思)海缗,并督诸将拒磬。磬遂绝迹不复为寇。”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刘磬之所以骁勇,那肯定是因为有黄忠在身边,所以给东吴的边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其实刘磬和黄忠倒不一定是要抢东吴的地盘。而孙策、孙权只好派出太史慈这样的猛将(手下还配了一帮将领,当时孙策手下的猛将只有太史慈了)才得以保住边境。当时太史慈三十来岁,而黄忠已年过半百。我完全可以设想,当时黄忠和太史慈交过手,而且不止一次,应该打个平手。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虚发”;黄忠则是开二石弓,百步穿杨。两个人应该有经常比划比划。

让我们列个时间表。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大爆发,黄忠三十七岁。显然,黄忠并没有参军打仗,黩立功名,不然以他的武艺,早就出头了。他已经过了二十几岁血气方刚的年龄,也成家立室了,不会想去打仗的。可能在这个时候,他为了躲避战乱,携家移居到荆州的。

初平元年,董卓擅朝政,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刘表继任刺史,黄忠四十三岁。

初平三年,曹操破黄巾,黄忠四十五岁。

现在,我们大致可以对黄忠的一生作简要的描述:

黄忠,男,南阳人,姿容英俊,为人忠厚。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漂亮,儿子活泼可爱。两口子男耕女织,其乐融融。虽然经济拮据,但一家人很幸福。后来战火烧起,黄忠不得不背井离乡,带领全家逃亡来到安定的荆州,谋了一份武职。后来儿子不幸染病夭亡,两口子痛不欲生,其妻因伤心过度,加上身体虚弱,不久亦撒手而去。从此黄忠便没了快乐,人生失去了意义。看到黄忠这个样子,刘磬便经常邀他出去打猎,或骚扰东吴,以此散心。黄忠武艺高强,罕有敌手。他在战斗中才稍找回一点点感觉。但他出身平民,不受重用。贫乏无聊的日子一天天的过,黄忠早已心灰意懒,也准备就这样了此余生。一直到刘备发现了他,他已年逾花甲,白发苍苍。行将锈腐的宝刀终于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闪耀出熠熠逼人的光芒,为刘备奠定蜀汉立下赫赫战功。建安二十五年,老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三岁。追封刚候。

在我的心目中,黄老将军是纯粹的武将,是真正的勇夫。我把您摆在三国武将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