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增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凝聚力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目前上海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状况,以及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现状,并从增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凝聚力角度出发,提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对新形势下增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我们党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并强调要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要一视同仁。“一视同仁”是树立“大人才观”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的客观需要。从党的自身建设角度出发,高度重视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执政资源,把我们党建设成人才高度密集的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人才是社会杰出的群体,他们在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人才的凝聚力,使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与党同心同德,并积极投身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层的加快,大量人才流向传统体制之外。据2004年统计,目前,在非公有制领域的人才达到148.6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数的59.37%。体制外人才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构成也有新变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纷纷加盟非公经济,非公有制领域成为人才高地的特征日渐明显。而随着多种所有制经营方式的运作,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从“全控型”向“分散型”转变,党要向计划经济时代那样直接渗透到“两新”组织的力度受到较大的削弱。这些组织内的人才也与传统的政治体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党要凝聚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很关键的是要提高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对党的认同度。只有人才跟着党走,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而要提高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对党的认同度,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治保障人才,从而增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战略问题。

2.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是把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的客观需要。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是由执政者的能力素质决定的。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我们党要成为一个人才高度密集的党,不仅要通过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内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还要善于吸引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到党的队伍中来,从而确保出类拔萃的人才管理国家。当前,在非公有制领域集聚着大量优秀的人才。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建设,有利于把一大批优秀的人才纳入党的视野,从而扩大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因此,加强非公有制人才队伍建设对党自身的兴旺发达、永葆先进性也具有重大意义。

3.加强非公有制人才队伍建设是拓展党的执政资源的有效途径。一个执政党所拥有和控制的执政资源对其执政能力与执政前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党的执政资源包括党自身所拥有的执政资源,比如党的意识形态资源、党的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党的统战资源等,也包括党在执政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如政治权力资源、合法性资源等。执政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数量和质量上,更与执政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实时更新密切相关。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保持执政资源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而且为了巩固执政地位,执政资源的增长应高于执政成本的投入,实现一种积极平衡。这就需要执政资源能够在新资源的开发与旧资源的更新补充两方面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可为我们党执政所运用的各种新资源不断涌现,如非公有制领域涌现的各类人才等,他们都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充分开发这些新的执政资源,对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促进非公有制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党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并强调要大力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建设,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各类人才纳入党和政府的工作范围,努力形成与社会之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人才思想观念和人才创业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凝聚力。

二、上海在增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凝聚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落实《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和《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工作任务,近年来,上海着力在激发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的活力,提升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能力,充分发挥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作用,增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凝聚力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与实践。

1.树立大人才观,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科学的人才观强调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强调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这两年来,上海的人才工作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制度、机制。比如,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工作居住证制度,对领取居住证的人才不唯身份、学历、职称,突出能力与专业水平,目前已有5万多人拿到了上海居住证。又比如,在全国率先实行人才市场改制,将公共服务部门与人才市场竞争部分剥离,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服务。再如,去年上海与黑龙江等六省市人事部门签署《“东三省”与“长三角”人才开发合作协议》,这些都为非公有制组织从更大范围引进人才,并通过灵活的人才服务吸引各类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从党管人才原则出发,探索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党管人才”,具体来说,就是四个“管”,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这几年,上海围绕着“党管人才”,在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管宏观方面,上海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建设提供了领导保障。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上海成立了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先后统筹规划了《上海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人才中长期战略。这些战略从人才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都提出了进一步加大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这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在管政策方面,上海制定了许多有利于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发展的政策,为广大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上海已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草案)》、《关于加强本市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党群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人才政策法规,推动了上海的人才政策法规的调整范围逐步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拓展,有效地打破了许多人才培养、流动、配置方面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为人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管协调方面,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近几年,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牵头,协调组织、人事和社会工作部门联合开展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党校研修示范班,以教育为抓手,加强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思想引导;同时,整合资源,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以非公有制领域优秀企业家、各类高级专家和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推进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整体开发,从而提高了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的整体效益。在管服务方面,上海着力解决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管理服务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市人事局研究制定了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服务的试行办法,在

职称评审等方面推出了一批为非公经济组织服务的产品和项目。同时,以市人才服务中心为核心,在19个区县服务中心设立非公企业人才服务窗口,市区联动,推进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服务网络建设。各区县、大口也充分发挥人才中介机构的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为区域内、系统内的各类企业、单位提供人才服务,受到了非公有经济组织的欢迎。

3.探索人才工作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不少基层党组织在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时发现,人才队伍建设是“两新”组织党建的重要内容。“两新”组织党建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在各类非公领域的人才队伍,抓住了人才队伍建设,“两新”组织党建就有了有效的载体和抓手。为此,闵行区在构建公共人事人才服务网络时,将基层人才管理所与党员服务中心合署办公,使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以人才服务为抓手,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杨浦区在为非公经济组织开展人事代理服务时,出资为非公经济组织招聘了12名专职党务工作者。虹口、普陀等区县通过成立“两新”组织人才发展论坛、“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协会”,搭建联系、服务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专门平台。闸北、黄浦等区县依托街道(镇)党员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管理所、人才工作服务站,并探索“人事服务进楼宇”、建立人才工作信息采集点等党建与人才工作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以党建全覆盖带动人才工作。

三、目前上海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状况

最近,我们对全市各类人才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调研问卷近2000份,其中随即抽样到的非公有制领域人才为216人,包括私营企业、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金融人才、领军人才和一般人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人才,以及自由职业者、待业、失业人员等。(这里所指的人才概念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但具有特殊专长的各类人才。)为了客观深入地了解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基本情况,我们对这部分群体做了单独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体制内人才(即在机关工作的公务员)的对比分析,更好地了解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对党的认同度及自身的发展状况。调查显示:

1.非公有制领域人才总体拥护党的执政地位,但与公务员相比,对党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广大非公领域人才总体上认同党和党取得的执政成就,在回答“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时,有92.5%的公务员和77.9%的非公领域人才选择了“共产党应该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在被问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时,有91.8%的公务员和82.4%的非公领域人才对此充满了信心。在回答“今后依靠党还是依靠市场来争取幸福”时,有33.8%的公务员和54.2%的非公领域人才选择了市场的力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公领域人才的独立性。对于他们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不仅给他们带来独立的价值观,也使他们在某种程度被“政治边缘化”。虽然有77.9%左右的人才认为共产党应该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但有4.7%的人才认为党已经“不代表他们的利益”,其中比较多的人集中在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另有3.3%认为这个问题说不清。调查也发现,党的影响力较弱的经济领域,如经济开发区,即使是在公有制企业,也存在人才对党的认同度不是很高的问题。据对某开发区年轻“白领”群体(其中公有制领域人才与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各占将近一半)的单独分析显示,有10%的人才认为党已经“不代表他们的利益”,远远高于非公领域人才选择该项的比例。这也说明,在新的经济领域,党的影响力、渗透力还不够的地方,人才对党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从政治学角度分析,群众对党的认同度对执政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减少民众对党的政策或明或暗的抵制,还可以大大增强党和政府的政治动员力;另一方面在党和政府出现失误和挫折的时候,能使群众予以宽容和谅解。从这次的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尽管大多数非公领域人才认同党的执政地位,但他们对党的执政成就、执政目标等方面的认同度要比传统体制内的人才认同度低许多。因此,切实加强党对非公领域人才的影响力显得十分现实和迫切。

2.非公领域人才的入党愿望不是很高,且有着比较浓厚的功利色彩

在回答“如果您的子女或亲朋好友正犹豫是加入民主党派还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有78.6%的公务员和58.8%的非公领域人才选择让自己的子女或亲戚朋友加入共产党。对比可见,非公领域人才有入党愿望的比例相对较低。我们对选择“加入民主党”、“不要加入任何党派”和“不知道”的非公领域人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对该选项的选择与政治面貌和年龄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年龄越小,选择比例越高。

在回答“据您观察,现在申请入党的人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的问题,有54.2%的非公领域人才选择了“有利于晋升和提拔”。与前面选择“不加入任何党派”相似,该选择人群也与年龄层次和政治面貌具有比较大的相关性,年龄层次越低,选择的人越多。这反映非公领域人才在入党动机上存在一定的功利性,这种政治投机会从根基上破坏党的纯洁性,影响党的声誉、削弱党的战斗力,如果任凭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长此以往,党的威望有被削弱的危险。

3.非公领域人才的自我满意程度中等偏上,但对于住房、收入和业余生活满意度较低

从测评自我满意程度的七项指标来看,“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三项相加一般都在80%以上,这说明人才自我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其中,对于“职业类型”、“工作环境”满意或比较满意分别达到68.3%、56.3%。但是他们对于“住房”、“业余生活”和“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其中对“住房”的总体满意度最低,但是有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好”和“好”的比例与“很差”和“比较差”的比例都相对较高。而“业余生活”和“收入”两项,满意的比例低,不满意的比例高,也证明这两项总体满意度较低。

4.非公领域人才工作态度积极进取,才能发挥中等程度

我们从工作态度、工作兴趣、才能发挥程度等几个指标测试人才的工作状况,大部分指标在70%左右。其中“凡事认真、尽善尽美”、“工作积极性高”的自我满意度最高,接近80%。其次,依次为“积极主动争取任务”、“不管报酬、尽力工作”、“能自由发挥才智”、“能增长才干”、“工作有兴趣”、“贡献大”、“社会声誉好”、“工作受尊重”、“工作的影响力”。其中,“工作的影响力”这项的满意度仅为49.3%。从公务员与非公领域人才的各项指标对比来看,非公领域人才除了在“工作很有兴趣”和“能自由发挥才智”两方面的比例略高于公务员、在“能增长才干”方面与公务员的比例大致一致外,其他指标均比公务员低。

5.非公领域人才对身体健康、成就与创造的需求比较强烈

在回答“当前,对于您来说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这道问题时,比例最高的是“身体健康”,占70.4%,接下来依次为“成就与创造”,占40.3%;“知识与才能”,占39.4%;“责任与职责”,占15.3%;“人间情感”,占10.6%。他们对“地位与名气”、“快乐与享受”、“权力与影响力”都不太看重,选择的比例不到10%,说明非公领域人才的自我价值追求还是比较务实、向上和理性。

6.非公领域人才评价重业绩,重创新

人才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积极性的发挥。从非公组织的人才评判标准来看,相对比较公正,得到了半数以上人才的认可。在回答“本单位最近一次选拔干部或获得其他荣誉补助是否是单位的最佳人选”和“本单位是否做到用人所长”时,有55.3%和56.8%的人才选择了“全部是”和“大部分是”。从评价的具体指标来看,非公领域人才比较看中的是“工作实绩”。开放题“单位职务/职称晋升或课题承接/评审中的决定因素”的选择结果显示,有64.4%的人才选择了“工作实绩”。

从公务员与非公领域人才对这道开放题的回答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非公领域人才而言,“学历”、“创新程度”和“敬业精神”则显得比较重要。而对于公务员而言,在整个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中,“与领导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政治素质”权重都比非公领域人才高得多。对比发现,“创新能力”在公务员的评价标准中不占重要地位,只有10%的人选择了该选项,而非公领域人才选择的比例达到22.7%。

四、目前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上述的实证分析着重从非公领域人才主观角

度反映这一领域人才的状况。从我们到基层访谈的情况看,尽管这些年来,上海高度重视非公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

1.非公领域人才工作中的瓶颈问题仍需突破。目前,非公领域的人才流动仍存在“身份”和“社会保障”等主要障碍,特别是“分灶”、“分段”的社保机制始终没有形成,已成为人才流动的“拦路虎”。同时,党政机关的选人用人仍局限在“体制内”的程序性选拔,对大量“体制外”人才的选用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造成干部选拔赛场少,赛场小,循环渠道不畅。

2.非公领域人才工作合力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在非公领域人才工作最基础、但又是最困难的一项是人才的信息采集问题。人才的数据是制定各项人才战略的基础,由于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目前非公领域人才数据收集十分困难,而且数据的全面性成效一般,对人才数据的动态跟踪也比较少,这势必影响非公领域人才工作的战略决策。此外,工青妇等群众组织都根据“两新”组织迅速发展的趋势,大力加强“两新”组织的工青妇工作。他们各自联系了一大批非公领域的优秀人才,但总的来看,力量分散,而且有重复性,覆盖面不广。因此,各区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应进一步整合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人才协会等民间组织力量,形成非公领域人才工作合力。

3.基层党建与人才工作的联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许多区县在基层党建与人才工作联动机制方面作了些探索,但从具体实践来看,很多人才服务中心是从行政条线上的便民服务所转化过来的,承担的是便民服务所中原有的人才人事工作职责。虽然这两个机构承担的工作内容相似,但工作要求和运作方式并不相同,之间衔接磨合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员服务中心这个载体为非公领域人才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是由于宣传的力度不够,许多非公领域人才并不知道这个中心的作用,因此,不少中心的这项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下一步如何发挥党员服务中心在基层党建方面积累的组织优势、宣传优势、资源优势,利用党员服务中心这一工作平台,加强非公领域的人才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4.基层党组织凝聚非公领域人才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非公领域人才广泛运用网络等快捷的互动模式,在虚拟空间进行交往和联系。这次调查显示,有82%的非公领域人才认为网络已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70.4%的人才认为自己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强或较强。而目前各级党政组织开展非公领域人才工作主要还是依靠行政体系、依托固定的组织体制、依靠电话、会议和文件等传统的运作模式来进行;而在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开展对非公领域人才管理与服务工作方面,从研究到实践还相当薄弱。社会管理手段与技术的陈旧落后,势必削弱党的影响力:一是有效信息传播缓慢,受众面窄,辐射力弱,党的声音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送到非公领域的各类人才,影响党和政府的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二是不能充分借助和发挥信息网络技术集声、光、色、文、图于一体的优势,工作形式、工作方式陈旧老套,缺少吸引力、感染力;三是不能充分借助和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捷性,及时了解和掌握非公人才的动态和思想,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五、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1.要进一步加强党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的领导。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切实把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党的人才工作议事日程,加强对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研究。进一步理顺非公有制领域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部门综合服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密切配合的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格局。组织人事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适应非公有制领域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机制。统计部门要会同人事部门进行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统计方法研究,进一步摸清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家底”,定期反映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发展情况,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各部门、各区县要结合各自职能和地区非公有制组织发展的实际,建立经常性的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工作推进机制,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真正解决阻碍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

2.要进一步破除人才工作的壁垒,加大非公领域人才交流力度。我们要不断消除不利于非公领域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导向,不断推进人才使用制度的创新,为非公领域人才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人才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人才补充保险和重要人才国家投保制度,稳步提高全市人才整体的福利待遇水平。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人才的创造能力、业绩为主要标准,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促进公平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建立。政府用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创业支持等各类人才发展的资金、项目等公共资源,要向非公有制领域开放。要把非公领域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精英和高技能等骨干核心人才的培训纳入全市重点人才开发计划之中,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跨国培训机构和技能实训基地,分类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非公领域人才开发力度,另一方面把非公领域的优秀人才纳入我们的视野,扩大干部选拔范围,加大非公领域人才选拔、交流工作力度。

3.要积极吸纳非公有制领域优秀人才加入党的组织,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吸引、凝聚各类优秀人才的坚强堡垒依托党的组织。要以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为重点,把思想进步、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好、符合党员标准的各类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壮大非公有制领域党员人才队伍。要重视教育、引导和服务非公有制领域党员人才,不断提高党员人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鼓励党员人才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遵守劳动纪律和努力工作的表率,成为本单位最优秀的人才资源,进而带动本单位的各类人才共同为促进单位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增强非公有制组织和人才对党的向心力。

4.要依托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促进基层党建与人才工作的良性互动。去年,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改变了原来各部门和各组织之间条线隔离、条块分割的工作格局,进一步理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明确了市委各工作部门、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党组(党委)、群团组织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组织配合,群众组织参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格局。人才工作与党建工作密不可分,互动互促。人才工作要有实效,也必须落实在基层,因此,要把人才工作作为构建基层党建大格局的重要工作内容,充分依托基层党建大格局中的各种工作力量和资源,要推动人才工作与基层党建两个轮子一起转,相互促进。要以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带动人才工作的全覆盖,进一步拓展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领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领域人才队伍中的贯彻落实。要依托人才发展服务平台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网络,为非公领域各类人才提供优良的服务。要切实发挥工、青、妇等各类群众组织的联系沟通作用,了解非公领域人才的需求和愿望,做好非公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推荐工作。

5.要创新工作方法,千方百计提高党对体制外人才凝聚的实效性。要改进党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提高党的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能。体制外党员人才思想活跃、分布领域广,个体情况差异大,这就要求在组织活动方式上,坚持“小型、分散、务实”的原则,尽量做到党的活动和人才的工作两不误;在活动内容上,要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将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学习以及有益的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在政治上,我们党要做到一视同仁,保护体制外人才参与社会管理、参政议政的热情,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愿望,保障他们的权利。在社会层面上,要依靠党的各种宣传工具,以一种人才乐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才中间营造健康的、积极的舆论氛围,针对目前很多人才把网络作为信息主渠道的特点,要努力占领网络宣传的新阵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网宣队伍,通过网络的观点交锋,让广大人才接受、信服、认同党的价值体系。

(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 唐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