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青年民间组织的现状调研

青年民间组织是指由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一种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青年的社会性、发展性,以及青年组织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上海青年民间组织在近几年迅速发育、成长,成为不可忽视的青年文化、社会现象。

上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社会领域内各类形态的社会组织的发育。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育,众多以前由政府、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服务大多转移到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更加细化,要求也逐步提高,这种需求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市民需要更专业、更细化、更丰富、更人性化的社会服务。除了政府、企事业单位有意识引导而建立的社会组织外,近年来,众多新兴社会组织纷纷涌现,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社会需求的空白。这些新兴社会组织,或自娱自乐、服务自身需求;或投身社会,开展公益服务;或实践社会责任,承担政府社会服务职能。这些新兴社会组织,大多数都是自发成立的、非正式的社会组织,没有在政府社团管理部门注册;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的、相对固定的人群自发成立的松散型社会组织。据社会服务局统计,至2004年底,上海共有新社会组织22000家,其他没有统计或无法统计的非正式组织的数量则更为惊人。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新社会组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成长平台。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新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发表言论、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达成共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网民可以充分表达观点,展现个性;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感兴趣的组织;并且,通过网络发起活动,组织成本几乎为零,建立组织开展活动几乎成为人人可为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浮出水面,它们依托网络,实现了较好的内部沟通和低成本的组织运作,这些在传统社会结构中本不具有政治、政策、市场等资源优势的组织,充分依托网络力量而整合了资源,凝聚了人群,得到了蓬勃发展。调研发现,所有的青年民间组织都是依靠网络而非单纯通过传统组织方式进行运作和动员,这些民间组织都是善于运用网络的好手,把自己的网络平台建设得富于创意、有冲击力,更有吸引力。由于借助了网络,这些新兴社会组织在会员发展、组织动员、活动创意、活动成效等方面都令传统组织倍感“惊诧”。

青年的社会性、发展性决定了青年民间组织的勃兴。青春充满激情和创意、富于挑战和变化,社会的发展演变、社会文化的碰撞交融以及网络文化的冲击和熏陶,都为青年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当代青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更加开放、更为积极、更显激情飞扬。参与这些青年社会组织是青年自身发展的需求,他们在参与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认识社会,塑造了更为精彩的人生。根据调研,众多的新兴社会组织中,大多数为青年民间组织,这些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活动充满创意,组织日益壮大,对青年的号召力不断增强,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我们在调研中感触颇深。

为了准确把握这些青年民间组织的思想和生存状态,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民间组织工作,共青团上海市委成立了由地区工作部(郊区部)和研究室共同组成的青年民间组织课题组。本次调研主要针对能够充分展示青年文化、体现青春时尚的有代表性、有影响力、有一定规模的30家青年民间组织,采取个案社会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每一个青年民间组织领袖的情况,青年民间组织的运作和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袖情况

青年民间组织的领袖在组织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总体来看,这些领袖或者骨干年龄均在25-40岁之间,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职业和不错的收入,在本职工作中比较优秀,喜欢交往,善于交流,具有较高的生活激情和理想主义气质。

1.领袖的产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原始创业型,即作为该组织的发起人和创办者,理所应当成了领袖(如车迷俱乐部);二是集成创业型,即曾经在一个组织中作为主要的骨干,之后集成经验教训,脱离原组织,另行创办现组织(如D-four户外运动俱乐部);三是骨干继任型,即作为组织中的骨干,在前任领袖离任时被委以重任予以提拔(如东方网硕博俱乐部);四是民主选举型,即经过民间组织内成员的民主选举获得领袖地位(如黑蝙蝠车队俱乐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单位发育一个社团类型的组织,由单位委派或指定领袖(如瑞安地产的瑞安海鸥社)。

2.领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发展的“领航者”。各青年组织领袖依靠自身的威信和影响力,谋划、设计、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组织的活力几乎完全取决于领袖工作的主动性。二是组织活动的“领衔者”。各青年组织的活动一般都是由其领袖负责策划、安排、协调和具体实施的。领袖一般都掌控着组织对外的话语权,并且普遍具有较强的策划能力,因此在活动的安排、协调和具体实施中起到比较明显的主导作用。三是组织成员的“领导者”。这种所谓的领导,是一种柔性的、和谐的、非权力型的领导,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凝聚,这种无形的群体文化较之有形的规章制度更具有深层约束力和凝聚力,使得年轻人更易于接纳和认同他们自己的组织领袖,进而产生较强的群体内聚力。

3.领袖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一些传统的价值理念普遍持认同态度,通过参与青年民间组织的活动来提升思想境界和净化心灵,注重自我追求与自我实现;具有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包容、互助、相互鼓励是民间组织领袖身上的普遍精神;时尚与传统并存,外在穿着、装扮的入时和另类,与谦和性格和传统的处事行为特征都很明显;具备执着的精神,许多青年民间组织领袖对于组织文化、组织目标非常执着,甚至把业余时间和个人积蓄几乎全部用在民间组织发展上。

二、管理运作情况

1.组织的发起方式。大量青年民间组织都是近年来纷纷涌现的,调研发现,除e友网都市白领交友俱乐部外,其他青年民间组织成立时间都在2000年后,尤其集中在2003年以后。就发起方式而言,一是兴趣主导型。目前大量青年民间组织的发起成立是基于青年日益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及在此基础上部分活跃的青年领袖的推动作用,比如动漫、歌迷、户外运动等兴趣型组织,都是在骨干的推动下广大具有相同兴趣的青年集聚在一起而成立。二是社会孕育型。随着部分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开始逐步向市场开放,为保障自身利益、拓展生活空间而建立的诸如交友俱乐部、车友会、社区论坛等社会孕育型组织在上海纷纷涌现,并在都市白领中拥有很强的号召力。此外,以弘扬公益精神为目的、以公益实践为核心内容,诸如“52义工”、“微笑图书室”等纯粹公益型社

团也在部分具有公益精神青年的努力下开始出现。三是市场催生型。青年社会生活需求蕴含巨大商机,一批嗅觉敏锐的投资者通过发育社团的形式发展固定的消费群体而逐步进入青年交友、休闲这一新兴市场领域,并伴生出一批市场化运作色彩浓厚的青年组织,比如e友网、齐智俱乐部、楚现会等。不过,这一领域内的行业在国内基本都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主要从事产业初期文化培育推广的任务,现阶段的社团色彩大大强于商业色彩。四是正式组织衍生型。专门收留救治流浪小动物的闵行区宠物救援中心就是由正式民间社团组织“闵行区宠物协会”创建。相约四季俱乐部则是南京西路街道团工委拓展团组织联系青年载体的成功尝试,当然,这种尝试在团内还不多。而鼓励公司员工善用假期、服务社会的瑞安海鸥社则是瑞安集团公司的企业行为,属于企业文化推广计划一部分。

2.资金来源及运作方式。当前,青年民间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多,主要来自于组织内部。主要有以下三种来源:一是民间组织领袖承担主要运作费用。对于独立网站运营、组织宣传等基础性工作的成本,多数民间组织领袖选择自行承担,不向会员收费,一般每年花费5000元左右。二是组织成员共同承担活动费用。大多数青年民间组织开展活动,尤其是公益型民间组织,主要是通过AA制的方式由参与的成员共同承担。但是如果涉及到一些对资金需求很高的公益项目时,单纯采取AA制,将使成员感到不小的经济压力。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公益型民间组织因为非正式社团身份无法公开募捐,通过组织义卖等其他途径筹集资金能力也十分有限,它们对于获取政府、党团组织帮助的愿望最为强烈。三是社会化方式筹集资金。一些实体化运作的青年民间组织,通过收取会员费或者争取企业赞助等社会化的方式筹集活动经费。在使用方面,多数民间组织在内部形成了公开公正的资金使用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媒体开始积极关注青年民间组织活动,给予经费等资助的例子越来越多。

3.组织的运作模式。青年民间组织根据组织定位、宗旨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方式。一是社团化运作。一些有明确组织目标的青年民间组织,尤其是公益组织,设有主席、副主席和骨干核心成员,构成了稳定、完善的组织结构,有些已经开始建立相关制度,创立了类似于注册社团的章程,使民间组织内部运作机制化。有的民间组织通过公推公选等途径,使组织机构、领袖在会员中具有“合法性”。这些社团化运作的民间组织日益类似于那些正式注册的社团组织。二是活动型运作。活动型运作的青年民间组织,主要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只有一两个领袖人物,在现实中也没有固定的管理架构,主要靠活动来维系组织的发展和影响力。他们在网络群聚、交流基础上,通过网络平台发起网上、网下活动,结成松散的团体。此类民间组织的社团领袖主要担任网站后台管理角色,组织网下活动却依靠临时参与筹备工作的热心网友协助,一起完成活动策划执行。三是实体性运作。具有经营性质的民间组织一般采用实体性运作,前面是平台,后面是实体,平台汇聚人气,发展俱乐部会员,后台为公司,通过实体化的方式运作活动,推销产品和服务。有的实体性运作的民间组织,实行网上、网下分治,网上充分鼓励热心网友参与到网站版面管理,但是依托网络平台组织的大型网下活动,都由公司负责运作。需要说明的是,实体性运作并不意味青年民间组织一定以营利为目标,如上海黑蝙蝠车队依托上海市边车文化艺术交流发展有限公司,但只是为车会运作提供名头与便利,不以营利为目标。

4.组织的成长途径。目前多数青年民间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凝聚人气,依托现实活动增进组织凝聚力,通过组织化扩大组织影响力。网络是青年民间组织兴起、发展的基础性载体,是会员交流、俱乐部信息发布最便捷有效的手段,以网络为平台是青年民间组织的最基本特征。网络在民间组织吸引、凝聚会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论坛讨论、提供功能性服务两方面。他们依托网络,召集开展网下活动,通过活动直接有效地建立起了成员间的身份认同和团队意识。不管是一起吃喝聚会、还是一起参与公益活动,参与者都可直接获得集体温暖与朋辈认同。一次出色的集体活动,对于促进团队意识,效果立竿见影,经过外出活动历练,会员间关系迅速升温。随着青年民间组织自身快速发展,骨干日益培育,组织活动的水平日益提高,组织规模也越来越大,各项制度逐步建立,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必然导致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活动筹备上,内部有固定管理架构的,各管理成员各司其职,策划实施活动;没有固定管理架构的,由热心网友临时组织筹备团队,各展所长,有时间的多出工,有资源的出资源,共同使活动顺利开展。部分运动类项目和公益项目,活动前都要召集参加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一些社团化程度较高的公益类组织,有严格的行为规章,对新成员实行培训考察。有的社团建立了会员准入机制,对不受欢迎的人进行限制,净化组织成员。有的创立章程,建立了透明的财务制度、民主的选举制度等,内部运作日益机制化。还有的积极培育组织文化,有自己的会歌和LOGO,如帕奥车友会、宝来上海车会专门设计了车标,游牧人户外运动俱乐部创作了《游牧人之歌》,CASTER舞蹈工作室发行了自己的专业电子杂志,都成为民间组织凝聚成员的有效载体。

5.组织的发展方向。大多数青年民间组织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无论是组织目标、组织宗旨,甚至组织自身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当前,青年民间组织中绝大多数都是非正式的组织,而以后将走向何方,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方面都不可预知。一是朝更正式的方向发展。有明确组织使命的青年民间组织,建立起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促进组织民主,这些组织往往希望朝更正式的方向发展,更希望能够正式注册,以推进事业的方式推进组织发展。二是维持现状。不少青年民间组织满足于现状,没有长远目标和计划,按当前惯性运作活动,希望继续自娱自乐下去,大多数活动型的青年民间组织都属这一类型。三是自生自灭。有些对组织领袖非常信赖的民间组织,以及那些组织目标不明确、活动不丰富的民间组织,往往在快速发展期之后,就迎来很多问题,以至组织影响力下降,组织成员纷纷离去,从而自生自灭了。如“硕士博士俱乐部”自2005年以来,凝聚力开始大幅下滑,一些核心会员因为对长期玩玩闹闹的活动日渐疲乏,相继退会,目前,该组织已处于销声匿迹的边缘。

三、社会参与情况

1.积极介入各类领域。一是参与市场领域。众多青年民间组织通过群体消费或集体参与寻求组织和群体利益,他们往往以包场、长期定点等形式开展活动,与各类服务性场所达成默契,彼此受益。有些民间组织依托已有的会员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如白领俱乐部酒吧、CASTER舞蹈工作室、唐堂动漫工作

室等实体开始出现。二是参与社会领域。随着青年民间组织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青年民间组织开始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以群体力量服务社会。据调研,绝大多数青年民间组织都开展过公益活动,如帕奥车迷俱乐部的阳光爱心慈善助学行动、相约四季俱乐部的西部结对助学活动、彬彬俱乐部的定期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等。三是参与政治领域。部分组织领袖通过创立和发展青年民间组织获得了社会认可,对于参与青联、青企协等组织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且有个别青年民间组织领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政治身份。

2.与传统组织和政府的关系。一方面,青年民间组织和政府之间在总体上呈现出疏离的状态。青年民间组织在社会中显现,却在政府视野里隐形,两者没有建立起有效沟通和联系的渠道,部分青年民间组织在开展公益服务方面刻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宽松参与,不喜欢规定动作,不愿意同政府部门打交道,甚至不喜欢媒体采访。另一方面,当青年民间组织开始面临组织合法性及公众形象等涉及长期发展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又需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尤其在合法注册、资金运作、专业人才、活动场地、社会认知等五个方面的突出需求更为迫切。

3.社会参与的后果。一是引领青年文化。种类繁多的青年民间组织基于青年兴趣爱好而产生,通过自主开展活动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弘扬和深化青年时尚文化,客观上引领了青年文化的潮流,事实表明,充满创意的青年民间组织是城市时尚的真正领航者。二是发育意见群体。网络给了青年开放、平等的表达诉求平台,在大量的BBS上有无数种不同意见在激荡论辩。青年民间组织在和自己相关的领域里有相当大的发言权,通过专题网站等把相同观点和意见的人汇聚在一起,孕育出意见群体,表达将更具力量,这有利于推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有序发展。三是培育新兴力量。首先是培育了一批民间青年领袖活跃于社会领域,这些组织动员能力强、思想活跃、善于利用新兴网络技术的青年民间组织领导,必然通过民间组织的实践,将潜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领导力,成为影响成百上千青年的民间组织首领;其次,培育了群体力量,青年民间组织通过社会参与,吸引了大量社会青年群体,每一个青年民间组织都会有自己的青年拥趸,形成一个一个的圈子。这些青年民间组织的社会分布呈现“原子化”,他们的运作也像原子,无序、无规则地运作,这种力量也是一种无序的、无规则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可能朝有序方向发展,引领圈子文化,主导阶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发展的中间阶层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有可能朝无序发展,成为一种倏然而聚的力量。四是发展第三部门。当然,部分青年民间组织通过自身努力,通过注册成为政府认可的民间组织,成为真正的“第三部门”。同时,一些按照当前法律法规无法注册的组织,也在谨慎地开展社会公益、社会服务活动,填补社会功能的空白点,从而发展成为“第三部门”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和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扶贫、环保、教育、维权、慈善、文化、中介等许多领域取得政府和市场无法取得的成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青年民间组织在“第三领域”的积极作为,如果恰恰是政府希望社会承担的功能,则可以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选择对象。

四、对策建议

这些青年民间组织区别于行业协会、传统体制内的注册社团、社区居民的群体团队,更多地表现为跨地域、跨行业、跨年龄的青年群体,已经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由于绝大多数青年民间组织并没有经过登记注册,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因此在其成长和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开展好青年民间组织工作,我们认为:

1.正确面对和看待青年民间组织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个群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间组织的数量和活跃程度越高。就上海而言,尤其是近年来,青年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日益成长为一支不可小视的社会力量,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客观分析,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正确面对青年民间组织这一新兴群体、新兴组织,正确看待青年民间组织的新兴现象、新兴力量,同时更要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引领青年民间组织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

2.在党、政府和青年民间组织中间架设桥梁,搭建平台。参与青年民间组织活动的青年,主要来自于当前传统工作覆盖不到、影响力辐射不到的体制外青年群体。针对这一群体,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的组织平台,是团组织的青年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共青团要在承担政府青年事务方面积极探索,建立青年民间组织的服务平台,通过加强联系、提供服务、开展活动等手段,把更多的青年民间组织凝聚在团的周围,为建立“同心多圆”的新型组织体系汇聚力量,架设起党、政府和青年民间组织的良性沟通渠道。同时,通过民间组织领袖在青年中的影响力,将更多青年凝聚起来,不断扩大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承担政府对于青年民间组织的监督管理职能,引导青年民间组织进行合法登记注册,逐步规范其组织运作,保障青年民间组织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3.以切实的措施扶持和帮助青年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总体而言,上海青年民间组织还处在发展初期,管理、运作、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如何通过有形的措施引导这些组织为我所用,引导其逐步走向健康发展轨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大服务、扶持力度,向青年民间组织开放团的部分资源,建立青年民间组织资源支持系统,在场地租借、社团孵化、项目指导、领袖培训等方面,给予青年民间组织切实的帮助。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议政府建立青年民间组织发展基金,定期推出青年公益和青年文化项目资助计划等措施,引导和激励青年民间组织的健康成长。

4.尽快研究对于青年民间组织的政府管理办法。在建立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的过程中,得到了市政治文明办、组织部、社团局等的大力支持。但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当前有关社团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针对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而对于数量庞大、未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除纳入广义的民间组织范畴,由基层社区、相关单位等进行松散的管理外,尚无明确的、具体的政策管理措施。如何更好地管理好这些非正式的民间组织,是当前民间组织工作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团组织可以在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实践探索基础上,就青年民间组织的服务、管理、发展问题,管理措施问题等,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共青团上海市委地区工作部)课题组成员胡志宏、陈新华、闫加伟、邬斌、彭哲颖、陈鹏庭、张旭、施秉青、周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