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大本营”积极构筑“园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中共宝山区委组织部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的要求,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大本营”,构筑“园区党建”工作格局的新路子。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不断加深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和认识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解决好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问题,深入思考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充分认识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1.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势在必行。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社会成员流动明显加快,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分布在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领域中。这些新的社会阶层自然而然、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党执政的重要现实基础,执政党切不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考虑问题。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在经济领域,非公经济组织已经拥有了合法的政治和经济地位。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11条进行了第三次修改,确立了非公经济完整的法律地位;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非公经济平等的市场地位。执政党必须在现有的社会制度下,将非公经济组织全面纳入执政基础的范畴,将执政的资源和能量广泛地散播到非公经济组织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巩固和发展执政基础。从非公经济组织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组成的一个要素,具有被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文化所认可,加强企业社会化、正规化、稳步化建设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具有融入执政领域、分享执政资源、承担执政风险的迫切要求。尽管他们的思想本源是追逐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他们也希望对社会能够有所回报,并通过投入社会公益获得各界的认同和肯定。他们非常渴望加入各级人大、政协机关,积极开展参政议政活动,以利用执政党的影响来扩大自身利益、变现社会责任。执政党必须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把非公经济组织的希望和要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依据,大力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使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组织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覆盖到非公经济领域。因此,要不断拓展和深化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找到建立党的组织、扩大党的覆盖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解答好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解决好凝聚群众的问题,健全加强领导和有力指导的工作机制。

2.在提高领导经济发展能力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志在必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国家财富积累、国民利益发展中占据了相当的份额。据统计,2005年,全国非公经济组织实现工业生产值同比增长30%多,新增就业岗位占全国的四分之三以上,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66%;就宝山而言,非公经济组织实现增加值占全区45.2%,实现税收占47.7%,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17.27%。数据表明,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空间和领域,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这部分组织已经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也不容被忽视。执政党必须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积累并运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非公经济组织的角度来看,经营活动主观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客观上产生了社会影响,具有依托现有执政体制和管理框架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具有接受领导、管理和监督的现实要求。执政党必须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树立并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有益的探索。因此,要深入研究和剖析非公经济发展特点,着眼于扶持企业发展,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载体,促使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平稳发展。

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功在必成。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切组织和所有成员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局面,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执政党必须团结和带领社会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的成员,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努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目标。从非公经济组织来看,一方面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其他成员发生各种各样的交往,需要建立良好的协作网络;另一方面在其组织内部又是一个“小社会”,需要形成融洽的组织氛围。执政党必须主动架构与非公经济组织之间的信息桥梁,强化法律和政策的导向、监督作用,指导并帮助非公经济组织理顺各类利益关系,极力促成非公经济组织通过知法守法在外部与各阶层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内部形成稳定有序的利益分配机制。因此,要妥善处理好非公经济组织中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归类、梳理、凝结,增强非公经济组织的外部协作力和内部凝聚力,最终形成各负其责、各得其所的和谐共荣局面。

二、探索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大本营”,构筑“园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途径和模式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园区是各类企业的集聚地,是天然的企业“大本营”。特别是由于非公经济组织的规模相对较小,与园区内大企业的关联程度较强,入驻园区

已经成为大多数非公经济组织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好园区的“大本营”作用,积极探索构筑“园区党建”工作格局。过去的三年多来,区委组织部以各级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区)为依托,上下结合、积极探索,逐步提高了对“园区党建”工作的认识,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1.园区理应成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的“大本营”。园区具有“大本营”特性,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一是纽带作用。园区管理部门作为行政体系的延伸,上承党和政府的组织和部门,担负着贯彻执行、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府的法规、政策,管理和监督企业的职责;下接非公经济组织及其业主和职工,发挥着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业主和职工、理顺企业间关系的作用。二是载体作用。园区按照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定位,通过行政体系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管理监督等政策,对引进企业进行调整优化,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因此它发挥着企业发展的载体作用,有义务指导、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三是辐射作用。不论企业规模大小、有无党的组织和党员,一旦入驻园区,就受到了园区在政策、服务、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园区具有强烈地辐射作用。

要发挥好园区的这些作用,仅仅依靠行政调节和市场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引入党的组织,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园区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正是因为园区具有集聚、优化、服务非公经济组织的“大本营”作用,所以才能成为非公经济组织建立沟通渠道的衔接点、党的基层组织坚守阵地的支撑点,也是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大本营”。

2.“园区党建”的目标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实现“四好目标”,建立“四大体系”。“四好目标”即:一是园区党员有个好形象。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力和义务,教育和引导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强化党的意识、维护党的权威、宣传党的思想,切实做到“觉悟高于群众、技能高于群众、业绩高于群众”,努力在矫正业主和职工意识形态、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园区党建有个好氛围。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一手促企业发展、一手抓党的建设,通过执政资源的有效分配,提高企业效益、丰富文化生活,使党组织和党员得到业主和职工的肯定和欢迎,使党员的素质能力稳步提升,使党的组织发展壮大,使企业的守法意识切实增强,最终促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三是园区职工有个好心情。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业主和职工之间的雇佣关系为基础,以促进相互尊重为抓手,以保障合法权益为途径,使企业得益于力量凝聚的优势,使职工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着力形成和谐融洽的劳资关系。四是园区企业有个好发展。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促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帮助业主实现债务少、利润多、税收大、人心齐的目标,努力实现党组织发展壮大、企业扩大规模的“同步效应”。

“四大体系”即:一是建立组织体系。在实现“双达标”的基础上,创新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全覆盖”。二是建立工作体系。立足于协助业主、联系群众、发展组织,深入推进党建、工建、团建联动工作,通过开展党的工作,提高影响力和渗透力,努力形成“多方位”。三是建立活动体系。在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同时,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党内民主、组织生活等制度,扩大党建实效,努力谋求“系统化”。四是建立服务体系。利用执政资源,千方百计地服务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业主决策,维护职工权益,努力提高“实效性”。

3.“园区党建”的具体措施。概括起来,就是把非公经济组织视作“船”,把建立党组织视作竖起“红帆”,通过“大本营”稳步推进“红帆工程”,促使“红帆”发力,不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最终完成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启动“红帆工程”之前,党的组织部门必须充分解决好“大本营”以及“红帆”的职能、编制、办公场所、资源保障等问题,并切实加强党群工作、微观经济、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硬件设备,更加具有卓越的软件能力,努力适应非公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非公经济组织环境的需要,适应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需要。

在开展“红帆工程”中,“大本营”必须要做好“五项工作”,即:一是健全“红帆港”。通过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综合站,为党组织提供活动场所,为党支部书记提供充电机会,为党员学习提供菜单式服务,发挥其党内服务功能、教育培训功能、党建研究功能、信访接待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努力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大本营”和温馨的“党员之家”。二是打造“红帆船”。通过向建立党组织的企业颁发“红帆船”标志,强化企业业主和职工对主流社会的归属感,督促党组织圆满实现“五好”创建目标和“四好”发展目标,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渗透力。三是设置“红帆岗”。通过党员挂牌上岗,亮相于企业之中、岗位之上,引领群众的行为,接受群众的监督,促使党员在生产经营、险重任务和维护稳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选派“红帆员”。通过向非公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畅通上级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努力搭建党组织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平台。五是评选“红帆之友”。通过在业主中评选“红帆之友”,充分调动他们对企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不断认同党的领导和社会基本政治制度,促使他们强烈地感受正面的荣誉,更加多地奉献社会和大众。

2003年以来,区委组织部扎实开展“一站(在园区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双派(向非公经济组织选派党的工作联络员、选派输送专职党务工作者)、三联(机关、农村、学校和区属企业等党组织与非公经济组织党建联动、工作联抓、成效联创)”活动,积极探索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模式,面向社会招聘了29名专职党群工作者,面向“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和新社会阶层群众开展党的工作,在实践

中逐步形成了“党建三三制推进”、“创建文明五步”、“群众工作四心四留”等特色工作方法,并及时掌握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动态,定期编发《红帆缘》等信息交流刊物,使党的声音和党的触角延伸到园区,融进了非公经济组织,为启动“红帆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形成了系统部署。接下来,将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整体布局、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在探索实践中创新、在巩固提升中奋进,努力健全和完善“红帆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三、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需要把握的重点和关键

探索建立非公经济党建“大本营”,构筑“园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一项探索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通过交换、比较、反复,逐步破解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疑点和难点,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实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要加强研究,勇于探索。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工作、开展党的活动、充实党的服务,本身就是一个拓展、深化的过程,因此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半途而废。要切实做到“三个千万不能”,即:一是千万不能墨守成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形式要根据情况来变化,不能按老框框思考,也不能套用旧有的模式。要深入研究、勇于探索,不断跟踪、不断调整。二是千万不能自娱自乐。党在非公经济组织所有者和参与者当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与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大相径庭,不能囿于固定的思维模式,更不能自说自话、自以为是。要勤于换位思考,深入进去,具体开来。三是千万不能求全责备。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党的组织和党员真正进入需要假以时日,渗透和影响也需要循序渐进,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好高骛远。要加强调查和研究,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着力提高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注意克服“三个不能照搬”的问题,即:一是不能照搬国有企业中党的政治核心地位的内涵。国家是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政治核心是党的执政宗旨和执政地位确立的。非公经济组织的所有权属于业主,政治核心的提法与做法和国有企业不同,确立的方法、形式、内容都不能等于同国有企业。要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党的理论宣传教育资源,帮助业主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管理理念。二是不能照搬国有企业中党的活动形式。党的基层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活动,如果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经常发生冲突,就会使业主和职工产生曲解和误会,结果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活动,必须适应业主的经营决策、承担企业的具体工作、满足职工的现实需求。三是不能照搬国有企业中协调各种利益的做法。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的根本任务和业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业主主要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要鼓励、支持和帮助,并在工作中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信守法律法规的约束,从而实现和谐有序,建立唇齿相依、携手共进的关系。因此,当发生利益矛盾和冲突时,切不可奢望以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去化解,而是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保障矛盾各方的合法权益,争取最大程度的理解和信任,维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在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十分重要、意义重大,必须求真务实,确保实效。要切实取得“三个方面的实效”,即:一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的实效。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本组成要素,他们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直接决定了全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主要是看它是不是在业主和职工中提高了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二是融洽党群关系的实效。党群关系涉及党的生死存亡、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基层党组织的党群关系,直接决定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关键是看它是不是改善了党组织和党员与业主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三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实效。当前,党执政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基层党组织能否把中央和上级的发展思想、发展方针、发展目标落到实处,决定了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间接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现,核心是看它是不是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进而为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要统筹兼顾,和谐有序。非公经济组织的资源具有相对的集中性,党建工作的资源则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因此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统筹兼顾、循序渐进。要切实抓好“三个点”,即:一是以合理配置资源为切入点。如何确定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身份,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只有合理才能有效。要解决好“归谁领导”的问题,在政治范畴上归属上级党组织领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服从业主决策,争取业主支持,通过领导和组织凝聚力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和团员队伍建设,优化执政资源和业主资源的配置。二是以理顺利益关系为突破点。如何开展党的工作,是一个关系调整的问题,必须抓住切身利益这个重点。要解决好“利益核心”的问题,在非公经济组织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重点考虑业主利益,优先考虑职工利益,通过理顺各种利益关系,找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最佳突破点。三是以条件成熟的企业为着力点。如何推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关键是条件是否允许。要解决好“运行机制”的问题,加快建立一支专门从事研究、管理和落实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干部队伍,坚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信息沟通工作,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条件成熟了,相应的规划、思路、抓手和措施可以立即响应,形成“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的局面,不断提升园区“大本营”的“滚动效应”。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组织部)课题组成员朱勤皓 樊锦 申向军 孙晋 董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