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篇

社区民间组织党建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社区转型,在市场催生和政府培育的合力作用下,上海市普陀区长寿社区集聚了大量民间组织,活跃在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舞台上。

一、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发展现状

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和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多层化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生产生活服务领域催生了一批民间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街道办事处逐渐将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等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剥离出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扶持了一批民间组织。目前长寿社区共有各类民间组织263个,其中,经注册登记的有118个,平均每万人中有11.8个民间组织,是上海市平均每万人5.7个的2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每万人2.26个,从业人员1200多人,党员270人;群众团队145个,参加活动总人数6500多人,党员616人。现有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1个,独立党支部10个,联合党支部5个,临时党支部4个,党小组2个,党建联络员74个。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1.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

社会团体63个,其中市级社团20个,区级社团43个,共有从业人员769人,党员150人,有4个独立党支部。

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功能分为:文化艺术类15个;技能培训类20个;社会服务类5个;职业、婚介所9个;养老院、幼儿园、体育俱乐部各2个。现有从业人员473人,党员120人,有独立支部6个、联合支部5个。抽样统计表明,民非单位从业人员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大专以上学历占78%,拥有中高级职称者占43%。

2.登记备案的民间组织

在街道登记备案的群众团队145个,其中,体育健身类62个,主要分布在公园和绿化地;文化娱乐类83个,主要分布在各居民小区。参加群众团队活动总人数6500多人,60岁以上老人2795人,占总人数43%,党员616人,占总数9%,现已建立临时支部4个。

3.街道培育的公益性民间组织

现已培育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长寿敬老院、民欣乐家政服务社、社区生活联动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社、长盛公益服务社、残疾人服务社、长寿社区慈善超市等10多个公益性民间组织,吸收了50多人就业。其中,非正规就业性质的长盛公益服务社,与61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劳务合作协议,为700多名下岗职工落实了再就业岗位,为440人缴纳了社会保险金。

(二)社区民间组织的特点

从长寿社区实践看,民间组织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复杂性。民间组织不仅涉及领域广,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大小不一,既包括注册登记的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正式组织,也包括仅经登记备案的群众团队等非正式组织。从区域实际看,群众团队占民间组织总数的一半以上。

2.自治性。这也是民间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民间组织的管理大多依据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其中,群众团队还带有自发性特征,大都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核心聚集而成。

3.易变性。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职业流动性导致组织具有易变性,这一方面有利于激活组织内部的竞争活力,但另一方面又不利于组织的稳定发展。

(三)民间组织的作用

实践表明,民间组织集聚整合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延伸政府工作范围、放大工作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民间组织通过提供各类技能培训、深入社区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使社区百姓得到更便捷的服务和更大实惠,有利于促进社区融合。

2.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民间组织在促进就业、敬老为老服务、社会慈善救助等方面形成对政府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成为政府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的重要助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3.促进社会结构现代化。民间组织的发展程度充分体现了社会发育的深度和广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要求,能否在培育“大社会”方面实现突破,实现政府职能归位、社会职能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组织发展,民间组织的发展符合现代化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社会结构现代化。

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民间组织与政府、社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对称、人员不对称、功能不对称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民间组织党建的实践探索

在长寿社区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社区党工委以党建为切入点,从组织构架入手,把民间组织“管”起来;从搭建平台着手,让民间组织“立”起来;从丰富载体着手,使民间组织“活”起来。

(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强民间组织党建的重要性

民间组织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以外的第三方力量,通过加强民间组织党建,是促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的得力助手,成为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的“稳定器”,确保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1.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

。民间组织不管其规模大小,都有一定的社会联系面、影响面。通过民间组织党建工作,发挥民间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增强党在民间组织中的影响力、凝聚力、渗透力,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民间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避免非法社团滋生,避免境外不良用心者渗透和控制。

2.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是促使民间组织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加强对民间组织领导者的教育、引导、沟通,为民间组织发展排忧解难,为民间组织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搭建桥梁,在促进民间组织发展过程中扩大社区群众受益面,提高民间组织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3.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是促进民间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效应的重要举措,是民间组织依法运作、合法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党有效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重要载体。

4.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把民间组织的发展目标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之中,实现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从构建和谐社区的实际进程加强民间组织的党建工作

早在2002年,长寿社区就率先建立了上海第一家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通过发挥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器”作用,大力培育公益性、服务性、福利性民间组织,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2003年4月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负责指导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确保民间组织正确的政治方向。

1.以党建为切入点,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把民间组织“管”起来

一是组织保障。社区党工委在推进“社团进社区”工作中,开展团队党建工作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社区民间组织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党工委领导下,2002年成立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并设立党总支,通过社工(团队管理员)进行管理。下划南、北、西北三个块,合理设置三个块长的管理半径,形成街道——“块”——居委会——民间组织的管理链。依托社区综合党委和服务中心党总支,在民间组织中通过“四个层面”、“五种形式”加强党建工作,“四个层面”即社区党工委、街道各科室、居民区党支部和党建联络员形成党建工作合力;“五种形式”即建立独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和委派党建联络员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有效构建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载体。

二是机制保障。1.街道办事处每年投入150多万元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从资金上予以扶持,提供经费保障;2.社区党工委在商务楼宇中辟出300平方米专用场地,用于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开展日常工作,提供场地保障;3.建立“六个一”制度,即“每个团队有一人负责、一面队旗、一张场地使用许可证,每月召开一次队会、组织一次培训、填写一张报表”;4.下发关于建立“长寿社区民间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长寿社区社团工作指导中心实施意见”等文件,制订民间组织党建例会和协调等制度,定期组织有关民间组织、政府派出机构向居民代表通报工作目标及实施情况,确保党的工作在民间组织有效运作。

三是队伍保障。社区党工委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专职党务工作者,设立民间组织党建联络员,确保街道党建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赋予他们职和权,使他们从事的工作令人向往、受人尊敬;加大社工培育力度,壮大义工队伍,形成民间组织的工作合力机制。

2.以服务为立足点,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使民间组织“立”起来

街道办事处从政策、资金上积极扶植民间组织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方式,对民间组织给予扶持,促进民间组织植根社区,在服务社区中发展壮大,使民间组织“立”了起来。

一是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民间组织,突出公益性。根据社区居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层次的需求变化,梳理项目,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社区公共福利服务和社区居民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进行培育扶持。例如,成立长寿社区慈善超市,作为政府社会保障的补充,对社区困难群众进行慈善救助,自2005年2月10日开业以来,共收到社区单位和居民捐赠的衣物、家电等各类物资2万多件、现金70多万元,慈善义卖所得2万多元。救助社区群众3000多人。另外还向市慈善捐赠救助物资中心上交了200多箱衣服。所有捐资捐物折合成人民币价值近百万元。

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突出服务性。针对社区服务的新需求,街道适时成立护绿队、除“四害”、市容环保队等,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规范管理。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从资金上支持、引导这些队伍健康发展。

三是搭建平台,促进社区——社团互动,突出资源对称性。党工委结合“社团进社区”工作,开展“社团看社区——热爱我们的家园;社区看社团——推动社团的发展;社团进社区——共建两个文明”三项主题活动,使民间组织了解长寿社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增强了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进了“社团——社区——居民”互动,加强信息沟通、增进交流,使民间组织植根于社区,在服务社区中发展壮大。为方便民间组织走入社区、融入社区,街道办事处为民间组织发放了三张证件,即:通行证、列席证、许可证,“三证”

,就是可迈进小区大门,与居民零距离接触的通行证;可参加社区就业援助等活动,搜集有价值信息的列席证;可在居委会和商务楼散发服务指南,扩大宣传通道的许可证,开辟了服务民间组织的绿色通道。上述措施,实现了“社团——社区”互动,促进民间组织与社区的沟通和联系,增强民间组织和社区双向服务意识,形成社区和社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促进社区发展,在社区发展中体现民间组织的活力;实现了“社团——社工”互动,依靠社工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拓展社团服务社区的领域;依托社团这一载体,更好地发挥社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作用,为社团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实现了“社工——社区”互动,社工配合、协助居委会做好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性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联系社区团体单位和组织义工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

3.以活动为支撑点,注重党建工作渗透性,使民间组织“活”起来

依托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及其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对民间组织的激励、引导和预警,使民间组织活跃在社区这个大舞台。

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调动民间组织积极性。社区党工委通过开展“星级团队”的评比活动,在团队中兴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极大地调动了团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开展每月一次的社区文艺团队演出和经常性的群众团队活动,组织群众团队参加市、区各类比赛活动等,使民间组织“活”起来。街道办事处还设立了团队工作专项奖励基金,扶持特色团队,规范经常性团队,展示亮点团队,极大地促进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民间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充分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

二是规范民间组织发展,建立民间组织预警机制。社区党工委以高度政治责任感,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间组织预警网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积极开展民间组织的对外服务、对内预警工作,确保了民间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2003年4月,沪西工人文化宫发现了一支有害气功“天功”的习练队伍。西宫临时党支部及时出面开展劝散工作,顺利说服了“天功”领队放弃习练。以后党支部又及时发现、处理了两起“**”习练事件。2004年以来,沪西工人文化宫群众团队党组织又对“香功”和“沈昌功”进行了劝散。西宫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预警功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做法,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赞扬。

三是组织真情服务社区,展示民间组织形象。街道办事处委托民间组织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如利明职校为20名残疾人进行计算机培训,其中10人获得电脑操作证和助残员上岗证;为35名残疾人开办了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通过传授技能,助残脱贫。几年来,利明职校为长寿社区5千多名“4050”人员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其中3千多人已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又如申新养老院在长寿社区慈善超市设立爱心专柜,以真情回报社会,在服务社区中展示了形象,得到百姓认可。这些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扩大了参与面和影响面,拓展了发展空间。

三、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党建的思考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还将在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拓展,加强民间组织党建是党的基层工作有效延伸,是防止境外别有用心的人进行渗透控制、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适应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民间组织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促进社区和谐。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针对目前存在的民间组织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信息不对称、优惠政策不落实等问题,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加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一方面在转变政府职能中,政府从内部梳理项目,有步骤、有重点地梳理项目,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民间组织;另一方面,政府要从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加以完善,使民间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空间。

一是要加强社区党工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过程中,探索传统领域党建优势资源向民间组织党建辐射的途径,并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促进社区融合。

二是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将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转移给民间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社区公共福利服务、社区居民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政策对接、信息对称。

三是要与服务载体建设相结合,把民间组织的发展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载体、服务体系的建设之中,从而形成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法制力量相结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要把培育发展与建立科学的把关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预警的作用。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充当政府社会管理服务助手的民间组织要加大扶持,对于非法的、有害的民间组织苗头,要在第一时间发现,疏堵结合,确保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五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把服务群众放在首位,引导民间组织在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获得自身发展,实现个人、组织和社区同进步。通过综合运用“政治上关心、政策上支持、发展上帮助、经济上激励、名誉上表彰”等方式,把党的工作在民间组织、群众、社会中做深做细做实,切实增强党在社会领域的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社区(街道)综合党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