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寨堂由十几个院落,数十排房屋组成。排在最外面临扼农庄与桃花林要道的,是寨丁们聚住的四个营房大院;营房后方中央,座落着山寨的最大建筑——忠义堂和取舍厅,厅堂的左右和后面,是待客院、禁闭院和四个寨主的居院。

三寨主巴犬的家院处在背kao荒丘的西北角,小院右墙外另有孤零零一间两室房,原为存放旧甲杂物之用,后被清理打扫干净,为阮师爷居用,倒也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上不足享受寨主独院,下不屑与寨卒兵丁共住,落落寡居,独来独往。

这日上午,覃小贝带着后面紧跟的杜凤和小花,逛过忠义堂——类似寺院大雄宝殿的公共主建筑,里面可容上百人开会议事,山寨中重大及全体活动就在这里堂前广场上举行;

看过取舍厅——位置在忠义堂后,规模比忠义堂略小,供山堂首脑人物在此商事议事;

路过左云龙住的大院——院门畅开,覃小贝往里探探头,没见左云龙,院里只有一个寨丁不知忙活什么,她无意进去,领着绕门而过。

西北角是三寨主小院,覃小贝同样绕过,心里正琢磨着,如何找借口敲开旁边阮师爷的房门,忽然阮师爷房内传出竹筷击碗有节奏的“嗒嗒”声,一个略带嘶哑的中年男声和着敲击声郁郁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小花掩住嘴笑着低声说:“阮师爷每天都要唱几首怪怪的歌,也不知在唱些什么意思。”

覃小贝却听明白了,大二选学的古典文学课终于用上了派场。阮师爷唱得是战国冯援所作的《长铗歌》。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招揽食客,齐人冯谖上门,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本事,冯援说没有什么本事。孟尝君把他收留,按一般门客对待。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就kao在门柱上,敲着自己的剑,大声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覃小贝摆手让小花不要笑,自己和着阮师爷调子,用清亮的嗓音接着唱下去:“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屋内的敲碗声和歌声一时停息,但是很快,敲碗的节奏又响了起来,伴上覃小贝的歌声。待覃小贝唱完这段之后,里面嘶哑的声音再度响起,与外面的覃小贝一起合唱出最后一段:“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覃小贝的歌音如新莺冲谷,阮师爷的嗓声如老隼低旋,一高一低、一老一嫩声音交和在一起,竟然产生出了一种令人迷醉的独特感染力。杜凤和小花一时听得入迷,耸耳不做一声。

小屋两扇门咣然洞开,一个枯瘦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口,挂有几缕微须的黄面上闪有喜色,冲着覃小贝三人招呼:“何方高人,能与阮某对弦和音?”

杜凤、小花笑着把覃小贝向前一推,躲在后面低声说:“高人,叫你呢,快进去和知音谈谈吧,师爷早就闷坏了——我们粗人就在门外等着你了。”

覃小贝大大方方向前一步,拱手答道:“昔日子期闻弦歌而知雅意,今日小贝闻碗歌如睹块垒。不能能否进屋,再向先生详细讨教。”

看清面前说话的人是一月多月前枣林中在自己面前逃走的覃小贝,阮师爷先是鄂然,随即一笑,摆手做个请进的姿势,将覃小贝迎进屋里,却不搭理站在门外的杜凤和小花。

阮师爷房屋里屋为卧室,外屋为书室,用一词来概述,就是:杂乱。书籍乱放,纸张飘地,一只吃饭的大碗和木筷挤在桌上笔墨之间,好歹还算洗得干净,显得乱而不脏。

“贝兄如何从歌中听得阮某块垒之意?”阮师爷拿掉一卷书腾出一张凳子让覃小贝坐下,自己还没有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下,就急切地开问了。

(块垒,古人用来指代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另外,“兄”这个词,从前除了兄长之意外,另有对人尊称之意。鲁迅当年在密集的来往封件,对比自己小18岁的学生许广平,统以“广平兄”相称。——受人批评,以后写文尽量向小白kao近,尽量少卖弄自己连半瓶都不到的水加醋。)

覃小贝笑了:“先生以冯谖自诩,冯谖初入孟尝君门,可是颇受委屈,所以才有‘长铗歌’不平而鸣,小贝虽然学识浅薄,春秋战国三大‘愤青之歌’还是多少了解的。”

“三大‘愤青之歌’!”阮师爷听到此词睁大眼睛,原本半浊的眼仁好象也变得清亮起来,态度由倨傲变得谦恭,想了又想,还是问道:“请教‘三大愤青之歌’确切所指?”

经史书上哪有什么“三大愤青之歌”,不过是覃小贝一时即性发挥。不过她既然杜撰出了一个名词,也能侃侃而谈下去。

冯谖的“长铗歌”归入愤青之歌自不用说了。冯谖若不是愤青,便不会在毫无成绩的情况下,腆着脸喝歌向主人一条一条索要待遇了。孟尝君也做得很绝,每次听过冯谖一段歌,就满足他的一个要求,直到冯谖在三千门客中很稀有地享受到上宾待遇。事实证明,冯谖此人不光“愤”,也是确有真才实料,为孟尝君打理了“狡兔三穴”,最终保证了孟尝君在战国那个险恶的环境中得以善始善终。

“‘长铗歌’当为愤青怨歌。人有七情六欲,岂能不愤不怨,睹世不公,起而愤,待己不平,故而怨。愤怨不积于心,借歌告于天下,凭剑铲平事端,不也快哉?”其实,覃小贝的连绵说词,一半来自大学讲授先秦文学年轻讲师的课堂笔记。

阮师爷听得频频点点,两眼闪出光亮:“该愤!该怨!第二愤歌又是哪一首呢?”

“第二愤歌为齐国名相管仲,身陷囹圄之时所作,可称之为愤青激歌的‘黄鹄歌’!”

阮师爷拍手应道:“不错。身居囚车,心遨天地,不激不能有为也!”

春秋时齐国公子小白听从大臣鲍叔牙的推荐,欲聘用自己的仇人管仲(管仲曾箭射小白,射中小白衣服上的带钩),委以重用。此时管仲在鲁国监狱里关着。公子小白谎说要亲手杀掉管仲报仇,向鲁国要人。管仲坐囚车从鲁至齐,心中明白小白、鲍叔之意。押送路上担心鲁国的智谋之士察觉真相,而追杀于己。就作了“黄鹄”之词,教唱给押送自己的役人。役人同管仲一路高唱“黄鹄歌”,忘记疲劳越走越快,一天走了两天的路程,等鲁国追兵追到时,管仲已进齐国境内。后管仲扶助小白,大兴齐国,成为“春秋第一相”,公子小白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黄鹄词为: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兮,厚地何蹐!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黄鹄黄鹄,天生汝翼兮能飞,天生汝足兮能逐,遭此网罗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嗟彼弋人兮,徒旁观而踯躅!——翻译成现代语意思就是:老子现在被困住了,有翅难飞;有朝一日打开牢笼,你们就看老子展翅高飞的俊影吧!

此歌可谓深契阮师爷心肺,如清泉滴穿孔石,如甘雨浇淋旱地,那叫一个痛快,不由大声击掌喝好。

“请问第三首?”

“第三首,便为战国壮士荆轲,辞燕赴秦之际,于易水河边高渐离击筑伴奏,放声高唱的‘易水歌’!可谓古今愤青之千古绝唱!”

阮师爷以掌击额,象是责罚自己竟未能想起如此大名鼎鼎的愤青之歌。不由自主,两人遂异口同声吟唱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末期荆轲流浪诸国,被燕太子丹不惜代价相识相托,遂接受刺杀秦王的任务。出发那天,太子丹等人为荆轲送行,一直送行到了易水的岸边,临别之际,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击起筑乐,荆轲和着曲调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人们无不流下了眼泪。荆轲唱毕,不再回头,登车飞驰而去,不久即上演了图穷匕首现,掷刃刺秦王惊心动魄的悲壮一剧。

“易水歌”虽仅仅两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慷慨悲歌永垂于千古。列为愤青之歌压卷之作,实在贴切不过。

二人唱毕,阮师爷敲桌击凳,如饮甘lou如灌淳酒,如醉如痴如颠如狂,手舞足蹈高语向空。“水击乃响,人愤乃为!不愤不以为青春有过也!”

覃小贝一时感染其中,同样掷书大叫:“唯有愤青,推动历史之真正主人也!”

“啊,贝兄!知音恨晚,相见恨晚啊!”

“啊,阮兄!忘年之遇,荣幸荣幸啊!”

若不是碍于男女老幼之身份,两人当场就要紧紧拥抱了。小屋之内,其乐融融。

站在屋外的杜凤和小花,听到屋内暴出的歌声与笑声,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这两个无论从身份、背景,还是相貌、年纪都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就相见甚欢地聊到一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