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在肥皂剧里流泪

晚上,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时候,她告诉我:“丫头是心地很善良的女生,那天和她一起看电视,那个台湾的偶像剧也能把她看哭。”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会流泪的人就是善良的吗?

丫头在好多次看电视剧时都能哭得说不出话来,从开始的遮遮掩掩到后来的光明正大,这几年,我算是见证了她的脆弱。

记得有一次看《中国母亲》,有几个镜头,我们俩同时落泪了。

当时已经顾不得面子不面子了,赶紧撕几张纸巾,将眼泪擦干再说。

对我来说,看《中国母亲》而哭,大有“跪别家的灵堂、哭自己的冤枉”的感觉。总是,在某一个朴实的镜头里能寻找到我的父母亲的影子,还有那份艰辛与努力。转念一想,泪如磅礴。

可是,《中国母亲》里的母亲,成就了两个博士,一个本科吧,我呢?父母不是供不起,只是自己贪图享乐,终究可以说是一事无成地这样消耗着人间的光阴,对比起来,哪个男儿不流泪?

一直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想起父母,我什么时候都能哭出来!

这不是造作。

记得上小学初中的时候,父亲在乡里上班,每次哪怕吃一顿羊肉,他都要想尽办法带一点到家里来。看着我们几个像几年没吃过肉的孩子一样狼吞虎咽地发出很大的声音时,父亲满足地坐在旁边吸烟……

如今,我们在外面“走过南、闯过北”,体验过轮船的摇晃,感受过飞机的轰鸣,也在火车上测量过到家的距离;对很跑外的人来说,一些地方小吃便能如数家珍般点出来,还可以很挑剔地点评几句,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

那时候,我们的父母在哪儿?

如今,有了一个稍微稳定一点的居所,可是父母不能来,原因总是这样那样的。

每每想起这些,一来觉得时光飞速,二来遗憾父母不在身边。除了偶尔的痛心疾首,也许,我们只能“跪别家的灵堂、哭自己的冤枉”了。

再返回来说说我和丫头的眼泪,在很多时候,她可能哭得稀里哗啦,我却研究编剧的手法,对我来说,看电视剧很难很难入戏,除非像《中国母亲》那样,很贴近老家生活的真实故事,不自然地就能入戏,不自然地就能联想到父母,因为那场景、那对话……

一起哭过了,下次她再哭的时候就有点理直气壮。

把手一伸,我就知道她在要纸,赶紧拿过去,让她继续流泪。

偶尔,我也分析过丫头流泪的场景,说主旋律一点,就是弘扬“真、善、美”的悲情剧,只要编剧稍微煽那么一下情,她的泪腺就很快响应了。

后来的日子里,因为习惯吧,她哭了,随手丢一卷纸巾过去,或者,我干脆假装不知道。

其实也劝过她。

按中医来说,忧伤伤肺。一个电视剧就能把你搞得稀里哗啦不成人样,你能干啥?

有的女同学显然喜欢上这样的活动了,尤其是看一些韩剧时,手里肯定拿着一个手绢,旁边堆着零食,该哭的时候哭,该吃的时候吃,几集电视下来,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的,但她们却成天乐此不疲地以这样的事情消耗着自己的年华。

看个电视吧,你比演员哭得还欢,你要得病了,演员能给你一分钱?

说人不如说己,现在看电视,就我本人而言,除了历史剧,很难投入地看当下那些情感肥皂剧了,也就没了流泪的机会。

这些年的“苦情戏”大有抬头的趋势,以“后娘”“母亲”“继母”“保姆”“干妈”等等这样的字眼命名的电视剧举不胜举,只要你投入了,编剧导演们不把你整个泪流满面好像誓不罢休的样子,再来分析一下剧情,无非就是些某个名字忍辱负重多少年,最后某个名字得了重病,某个不待见的名字的血型刚好配对,到医院悄悄给主人公输血了等等吧,情节老套,但老太太们喜欢,那是“真、善、美”啊!

可是,有几个人能知道,这些剧情是导演和编剧们加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