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连环错

民间有许多关于连环错的故事,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人可能都从《民间故事》、《故事会》及各种连环画中觉得踪影。那时候的图书比较少,故事也很老套,大多是古代的故事,就这些故事,爷爷传给孙子,孙子再传给孙子,就这样一代代地流传着……

故事仅仅是故事而已,要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对别人来说,依旧是个故事。

比如你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某某地某某人中了3.6亿大奖,对你来说,兴奋不起来,也激动不起来,权且就是个故事,幻想一下而已。倘若发生在你身上呢?那就一刻都不能安宁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报正浓,有儿子考取功名后给家里发了封电报:“请父母放心,万事安排妥当,不日将上吊!”

父母看到“上吊”二字后,万念俱灰,其中父亲当场昏厥过去,再也没有醒来……这千里迢迢的路程,别说是“不日”,就是过个十天八天再上吊,也来不及啊。

儿子后来终究能知道父亲的昏厥跟自己的马大哈有关,怪谁呢?

你能怪邮政公司的服务员白痴?还是怪自己语文没学好?

再一则古代的例子,大概也是这么一封简短的书信,说的是儿子给父母老婆写信,写了句狗扯皮条的句子:“生意较好,只是亡了一个人。”

本来,忙就忙,没学好文字,瞎拼『乱』凑地写出了一封信,要是换了别的字,家人大概也能请人猜测个**不离十,可是这生死攸关的字,谁敢『乱』说。

于是,千里的路上,妻儿老小披麻戴孝,举办丧事。

送信人一看这家有丧事,连问也没问,就将这一消息传来传去,很真诚地传到儿子的耳朵里。儿子哭哭啼啼赶回家,才发现家中大小安好。

这事情怪谁?

责怪和埋怨肯定解决不了问题,事情已经发生了,难道你要让时光倒流?唯独,思前想后,发现自己的鲁莽和无知,改进就是了。

这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一些经验。

我和丫头的很多关于连环错的故事没那么精彩,但发生了,对我来说,当时气得拍胸膛,事情过后,也就坦然了。

上次小说出版的时候,我向出版商按协议要了一两百本书,目的是签名后寄给一些需要的朋友。

当时,我每写好大概十本书的签名及简短的留言后,就把书交给丫头,她提到公司去发快递。签名内容中,都有对方的称呼,还有简短的话语,我担心丫头在跟快递公司交代的时候搞错,特意把张王李赵的名字都写好后贴到书的封面上了,结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天上午,丫头在公司很忙,然后就一二三地交代快递公司的人,可不能搞错了,交代完毕,就没有在公司包装,让快递公司的人把那十几本书带回公司封包、快递。

快递公司的小伙子可能当时头大了,他看着一样的书,根本没看书上面的名字,按打印出来的快递地址随机抓一本就塞进包装袋里……

想一下吧,可能带来的后果——

本来是北京的赵,却收到四川李的书,我热情洋溢地在扉页中回忆我们的历史,展望我们的将来;天津的王却收到北京赵的书,我在扉页上连同名字,连同某次见面后愉快的经历都写了上去……

十几本书,碰巧只对了两个人,其他全错。

那咋办?

人家花了钱买书,你总不能为了图自己省钱就不解决这事情了。

后来没办法,跟快递公司的商量,快递费用要他们负责,书费我再出一次,也就是说,我给那些寄错的十多个人,重新再寄了一次。

有的人碍于情面,把书给我通过几种方式寄回来了:邮局的、各个快递公司的……

别看只有十几本书,十几个人,可是这一连环错,让我大半个月没有安宁,有朋友们的电话询问我怎么搞错了,有快递公司的电话让我去拿快件……

当时很『乱』,给丫头稍微说了几句,她居然给我甩过来这么一句:

“从明天开始我不管你的书了,爱寄不寄,一本书360克,你让我提十几本书走那么远的路,你自己提提试试!”

最多一次,她提过18本,算一下,18本应该是6480克,13斤!

一愣。

我看到她眼睛快要冒汗的状况,再也不能多说一句了,要是被说哭了,阴转晴天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家乡有句俗话,大意是:“背时鬼掉进天花板,左踏左窟窿,右踏右窟窿。”想一下,这跟撒谎一个道理吧,最初的一个谎言,哪怕再微不足道,都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连环错”。

早晨起来,一个不好的心情,也能导致一整天的“连环错”;外出旅游,坐错一班车,也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全盘泡汤;财务工作,漏掉一张单子,可能会导致月底的报表怎么也圆不了;哦,航天工作,搞错一个小数点的后果,大家都知道……

知道了事情的果,如果从源头上杜绝因,就方便多了。

菩萨畏因不畏果,而众生则畏果不畏因。为什么众生却反过来了呢?

好多人在种因的时候,不管好因坏因、善因恶因,都认为是“小事”,无伤大雅,随着『性』子任其发展,一点儿也不小心谨慎,什么因都种。当到结果时,就惊慌失措,所以佛教里也就有了一句“闲了不烧香,忙了抱佛教”的说法。换句话来说,临时抱佛教,仅仅是个心理安慰而已,你平时在干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