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清明扫墓

返回部队的当天,赵东亮就把几万枚金光闪闪的毛泽东主席像章,呈送给了支队政委王佳音,由支队领导按照部队编制每人一枚分送下去。王政委望着这些光芒万丈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紧紧握住摸范炊事员赵东亮的手说:“谢谢你,小赵,你想的这么周到。战斗英雄李金辉是你的亲密战友,他的这枚,就由你始终佩带和保留。另则,我们支队党委决定:按照我们中国民间的风俗习俗,在清明节的那天下午三点,我们要去李金辉战友的坟墓祭扫,以表达纪念之情。”

“是,政委。我们食堂立即做些准备。”东亮响亮的回答道。

“好,你去准备些膳食。银菊,你就和金花一道,去准备一些烟花、香纸、爆竹,,,”政委又吩咐道。

“好,政委,我们立刻去准备。”银菊和金花齐声答道。

“准备的时间足够,我想提问你们:知道清明佳节的详细来历吗?”政委耐心地询问道。

“道听途说的不少,但是都支离破碎的,也不太系统,你能给我们详细说说她的来龙去脉吗?”银菊请示道。

“好,今天就抽这个时间说说。在咱们中国民间,设立清明佳节,祭扫祖先坟墓的风俗习俗,渊源流长。。。。。。”王政委对着东亮,银菊,金花他们,仔仔细细地道出了清明佳节的一番不平凡来历:

“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企图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他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便流氓出走。在漫长的流亡期间,他受尽了钺歹屈虏,原来跟他一起出奔的臣子,大部分各自自找出路,投奔他乡去了,只剩下了寥寥可数的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在日日夜夜地跟随着他,其中有一个钢筋铁肝的心腹之人:名叫介子推。

有一次,主子重耳,因为连续几天几夜的辛苦劳累,既没喝水也没吃饭,因而昏迷晕倒在了地上。为了及时抢救他的主子重耳,大臣介子推,急中生智,毫不犹豫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肥肉,用柴火立即烤熟了,给主子重耳全部吃下。

于是,他的主子重耳,由于吃下了他的这块刚刚烤熟的活鲜活鲜的大腿肥肉,体力和精力才得到恰倒好处的补充,又慢慢的苏醒过来,因而才得以活命。

十九年之后,主子重耳又重新回国做了该国君主,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之后,对那些与他曾经患难与共,同甘共苦过的大将臣子们,大加封赏,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却惟独偏偏忘记了给恩人介子堆大臣封官行赏。

有人便在晋文公面前,为忠心耿耿的介子推大臣鸣怨不平,大叫委屈。此时的晋文公也才如梦初醒,猛然想起了救命恩人介子推大臣的大恩大德,内心倍感万分惭愧。于是,马上派人出差,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番几次,介子推就是不来,一国之主晋文公只好亲自登门前去邀请。

然而,当晋文公这个一国之主,到达介子推大臣的家门口时,却是双门禁闭,只见两道铁将军把门牢牢锁住。

原来是:介子推不愿意再见到他这个一国之主,早已背着他的已经年隅花甲,身衰力竭的老母亲,躲进了清清净净的深山老林----绵山之中。

怎么办?晋文公只好让他的内勤心腹榆林军,反复多次地上绵山四处查看,上下左右搜索。但是,就是始终寻找不到介子推的下落,这可如何是好?下一步究竟怎么办?这一下,可急坏了一代君主晋文公:使他整日愁眉不展。

于是,宫廷内外大将,上上下下臣子,都在替他出主意想办法:究竟怎么才能请出介子堆?因而有人就出了这么个嗖主意:不如放火烧山,逼他自己出来。

这个办法,就是在绵山的三个方向上点火烧山,只留下一个方向作为通道,逼他介子推自己出山。晋文公觉得有理,便允许了这个办法。于是,就下令三面放火,大烧绵山。

然而,熊熊大火在那三个方向上火烧火燎了三天三夜,留的那个方向上始终也不起火,等那三个方向的大火全部熄灭了以后,始终也没看见介子推出来。

晋文公沉不住气了,便率领着他的大将大臣们,在山上四面八方,仔仔细细,姗姗搜索,从早晨一直查到傍黑天,才只见介子推他们母子两人,紧紧地搂抱着一棵摩天大树,早已经被大火活活地烧死了。

一国之主晋文公,望着救命恩人介子推他们母子二人的尸体痛不欲生,呼天叫地,痛哭一场,然后准备安葬,忽然发现介子推的瘠梁骨下面,似乎堵住了柳树的一个树洞,洞里又好象有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

晋文公便立刻亲手掏出,垂下龙目,定睛一看,却发现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还题写了一首血诗,诗文血迹未干,字句清清楚楚,写的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痛声念罢介子堆的诗文,便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又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被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心腹大臣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规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在这一天必须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临走时,他又筏了一段被烧焦的树木,亲手拿回到自己宫中,自己亲手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互相尊敬互相原谅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又领着大将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当行至介子堆的坟前时,只见那棵老柳树竟然枯木逢春,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只见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些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树’,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介子堆留下的‘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一代君主晋文公,他始终如一,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难的那一天,大家都自觉的禁止烟火以此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枝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又起名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每年的四月三号这天叫寒食节、四月四号这天叫清明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百姓的隆重盛典祭祖节日。每逢寒食这天,人们即不生火也不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麦团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这天,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以示纪念。”

听完了政委的一席话,银菊情不自尽的说道:“在回国休假途中,按照东亮的要求,我们的第一个探亲地点,就是金辉的家乡--山东金山县金山村,探亲的第一位亲人,首先就是金辉的父母和姐妹。

”“好呀,你们做的很好。他老人家身体好吗?”政委再一次伸出双手紧握着东亮的双手说。

“很好,政委。两位老人的身体很好,就是日夜思念儿子李金辉,希望他的儿子能早日回家探亲。”东亮回答道。

“好的,我们都是他老人家的儿子,我们也都会抽时间回家探望他老人家的。”政委的眼圈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说话的音调也显得有些凄楚。

“那么,我们就分头行动,去做准备吧”东亮说道。

“好的,你们就分头去准备吧。”政委答道。

辞别了政委,东亮及银菊和金花一行三人,立即赶到了李金辉生前所在部队37毫米高射炮分队。这个分队,早已按照司令部的指挥,赶在清明节前夕,又重返故里:返回到他的老阵地----也就是李金辉战友所牺牲的谅山阵地驻守。

眼前的这个阵地,已经今非昔比,实在是漂亮极了,简直就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公园。你瞧,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坐落有序,山菊花,芙蓉花、松柏树、灌木丛;各种各样的花卉遍地开放,有野菊花、百合花、康乃馨、玫瑰;各种奇形怪状的草坪琳琅满目,矮的是地毯草,稍高点的是苜蓿草,再高些的是高低不一的驱蚊草;还有青翠欲滴的橡胶树,椰子树等。景象万分娇艳,无比美丽,好看极了!这里,哪象是个炮火纷飞的战场阵地呀,简直就是个绿色的公园世界。

是的,这就是我军创造发明的绿色阵地,它因时因地因人而制成,能巧妙伪装自己欺骗敌人。目的就是一个:让敌人尽量发现不了我们,而我们却能机智巧妙的发现敌人。

分别一日,如隔三秋;分别一个月,整好三十天呀,就如同隔离三十年呀!东亮和他朝夕相处的战友们又团圆了,亲切的交谈着,一一地打着招呼,并把他带来的毛主席语录精装本,每人一本本的分发送大家,战友们一个个地捧在手里,兴高采烈的交谈着,紧紧的拥抱着东亮说道:“东亮大哥,敬请放心吧,我们都会向雷锋同志那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好的,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和金辉战友一起过节,这是嫩饼菜,给金辉摆到餐桌上。”东亮动情地说道。

银菊和金花,一一把四样青菜摆在金辉的墓前,它们分别是‘红萝卜丝、绿豆芽菜、核桃仁豆、腐竹粉条’,东亮又把特制的‘金祥煎饼,北方面饼,花生豆酱,大葱辣酱及烧烤龙虎肉’,这‘四宝饭’端上。

战友们则席地而坐,团团围在金辉的墓前,与金辉共话战斗近况,只听当时的炮二班长,现在的分队长刘大柱说道:“金辉,这是东亮带给你的毛泽东主席的像章,请你戴上,还有东亮送给你的毛主席语录,毛主席在语录本里说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银菊则饱含眼泪的说道:“金辉小弟,你安息吧,爸妈的身体都很好,两个小妹妹的学习也很好,大妹妹将来要去当飞行员,小妹妹要去考大学,将来她们肯定会有大有前途,大有出息的,请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