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作为哲学命题的话,是否应该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性,直接影响了它的客观性、科学性。

这有点象“真理”当初的命运。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人们在“真理”问题上的一个进步。“作为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的内容,不论你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是又一伟大的进步。这些进步是人类抽象思维的进步。也正是有了这些进步,人们才得以接受“真理”可以分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真理”在无数个“相对”中向着“绝对”不断发展。

同样,“价值”如果作为一个哲学命题,也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性,才能还其客观的真实面目。因为,“价值”也同“真理”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认识到。而它的客观存在往往是通过“使用”和“交换”等等形式体现出来的。各种消费性使用、生产性使用、收藏性使用……具体的使用构成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各种货币价格的交换、物质能量上的交换……具体的交换构成了“价值”的“交换价值”。相信这样才能解释“数以百万年计的人类劳动是有‘价值’的,因为正是这些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使人类与自然得以进行物质能量上的交换;使人类得以繁衍到今天”,这样一个起码的常理、常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思维逻辑和语法逻辑上理顺“价值”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当然,这样一来也许有人担心,关于“价值”的传统理论结构,被震动了;许多的概念被弄乱了。

其实并不全然。这只需要对传统理论结构作调整,概念作修正。

不信你试一试。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而不是自然物质世界的能量交换。只要在教科书习惯用语的“价值”之前,加上“价格交换”,意思就顺理成章多了。比如:“价值规律”,改为“价格交换价值规律”;“‘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改为“‘价格交换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改为“商品的价格交换价值量”等等。

这样虽然绕口,但比较准确、科学。

而哲学的科学性不正是从她的准确性、抽象性中体现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