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蒙嫣和前后脚的,也就在第二日,秦王迁左庶长蒙嫣和为洞庭郡郡守的王令才到达,与这王令一同到达的,还有蔡相的书信。
自从蔡泽给秦王献出拔洛阳,灭西周的政策之后,秦王就将蔡泽引为大才,就连范雎退走应地,他都不遗憾了。
让蔡泽出任秦国新的相国,是秦王一言堂定下来的,宗室们还好,因为有太子和公孙双带头支持,宗室将蔡泽引为自己人,虽然因为蔡泽是外国人,对他仍旧不热络,但至少,并没有为难与他。
暗中为难蔡泽的是秦朝的大臣们。
随着秦国的土地越来越广博,需要治理土地的官员也越来越多,秦国的官僚体系也是一变再变,上层的相国、内史、内府、九卿、郡县等制度,已经非常接近秦朝统一之后的三公九卿郡县制了。
尤其是在追随荀子来到秦国的各路儒家弟子们越来越多,进入秦官吏系统中为官的也有不少,加之秦鱼支持的墨家、农家、法家,还有因为秦国强大而来的道家、阴阳家等各家各派弟子,秦国的朝堂就如一个大熔炉,在不断的吸收熔炼着各家精华,来滋养秦国这个日渐有大国气象的国家政体。
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能人辈出,都有些看不上秦王一言堂定下来的相国。
范雎也就罢了,范雎为秦王、为秦国做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而是人范雎是先来的,他们是后来的,没看到安平君都要避其锋芒吗?范雎做相国,他们没话说。
但你蔡泽是哪里冒出来的?
大家都为了下一任相国之位暗自较劲呢,你这空降过来的丑八怪倒好,直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你有什么了不得的功劳吗?有名师吗?有名气吗?
哦,都没有,那就干吧,你是做了相位了,能不能做稳,可就看你的本事了。
蔡泽作为新相国,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是要跟秦王和同僚们表现一下的,于是,他当朝献上了纸。
此种叫做纸的东西,轻薄如织罗,在上面书写字体,不洇墨,油墨的吸附力却比竹简强出无数倍,
造价,比之织罗何止少了千百倍,比之竹简,更是不知优化了多少倍。
纸对于文字和书籍的冲击力度,那是肉眼可见的巨大。
此等文教之功一出,诸家百官纷纷退了一舍之地,蔡泽此时,才算是坐稳了相位。
造纸的方法献上去之后,自然入了秦王的内府,内府除了造书写用的纸之外,还造可入厕室的软纸,蔡泽特意叮嘱,新造一批妇人用的棉纸送去太子府中,供太子的姬妾和女公子使用。
对蔡泽特地往太子府送软纸的行为,众人知道之后,也只是会心一笑,懂得都懂,不懂的,呃,大家如今都盯着内府好早日抢到书写纸和软纸呢,谁还有功夫去找相国的麻烦啊?
蔡泽的纸哪里来的?
自然是秦鱼送的。
既然纸已经做出来了,藏着掖着那就是暴殄天物,既然他自己不能拿出来,那就送给能拿出来的人。
对蔡泽,秦鱼倒也不是盲目信任,他只是正视了自己如今在秦国在宗室的地位了而已,既然他已经到达了功高震主不可撼动的地步,那么他就要将此势利用起来,是优势还是劣势,但看拥有它的人怎么用了。
毕竟,刀只是刀,杀人的是拿刀的人,而不是无辜的刀。
秦鱼自信,既然他能助蔡泽取得相位,他也可以将他从相位上拉下来,就看他们以后的合作怎么样了。
诸侯争霸的乱世,心软最是要不得的铡刀,秦王已经给他上了深刻的一课了。
至于秦王知不知道这纸的来处,他没问,蔡泽也没提,两人一君一臣非常有默契的将此隐下,然后秦王一道《召书令》广传天下。
秦国有了载书神器,秦王要广召天下之书来咸阳,抄录在册,以厚文教。凡是带着各家典籍来咸阳者,途径秦国的郡县各地的时候,郡县守令有义务帮助这些“召书人”顺利来到咸阳,来到咸阳之后,这些人也不用愁没有生计,无论是献书,还是帮着抄书,都能得到丰厚的报酬。
若是果真有才能,还可以经过渭水学宫的举荐,面见秦王为官呢。
对如今咸阳城里的热闹,秦鱼虽然没有看到,但也能想的到。
秦鱼看过蔡泽的信后不由一笑。
信里说了他举荐蒙嫣和为洞庭郡郡守的始末,以及,秦王要准备发兵去攻打洛阳了。
对秦王用兵之事,秦鱼看过就算了,如今他是地方封君,对
这些国家大事,最好少掺和。
蒙嫣和来洞庭为郡守,是蔡泽举荐的。
蒙嫣和如今为将,还爵至左庶长,看不惯她的人有很多,比与她同期爵位战功也都相差不多的男人多多了。
虽然这左庶长的爵位是靠她的本事一刀一枪的挣回来的,她以前在外征战也就罢了,但当她站在全是男人的朝堂上,其鲜亮的颜色就不由百官侧目了。
尤其是以儒家为首的一些鲁儒、齐儒们更是看不上她,暗地里都说她牝鸡司晨,大好年华不去嫁人,竟然跑到男人堆里跟他们抢饭吃。
蔡泽作为统领百官的相国,九卿以及九卿之上他不好随意动,但九卿以下有此想法的大小官员们,都被他下放到基层去与女吏们为伍,竞争上岗岗位去了。
虽然惩治了一些“政见不合”的人,但蔡泽还是认为,蒙嫣和的优势在战场,而不是在朝堂跟一帮心黑的大佬们玩政治。她要想入朝堂中枢,完全可以等她四五十岁,阅历和战功都有了,智慧也随之增长了,到那个时候再来朝堂翻云覆雨也不迟,现在她在朝堂上,除了做一个女人可做高官的标杆之外,完全没有其他优势和用处。
所以,在跟蒙嫣和交谈一番之后,蔡泽将她迁到了秦鱼的洞庭郡做郡守。
一郡之首,完全对的起她的功劳和地位。而且,洞庭是秦鱼的封地,秦鱼这个封君不会看不起她,更不会架空她,这里是百越之地,是她发家的地方,她有这里的越人百姓做基础,为官做将都会很舒服,她制定的政令也能推广的下去。
最最重要的是,秦鱼这里,需要这样一个领军作战为他征伐百越、防御楚国的将军,秦鱼与蒙嫣和,一个主政,一个主将,正好互补。
所以蒙嫣和就收拾收拾包袱来洞庭了。
百越之地还是以部落为单位的奴隶社会,蒙嫣和这个女大贵,在当地收两个她喜欢的宠儿带在身边,那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甚至想要来她身边伺候的大哥哥小弟弟们必须要经过非常激烈的竞争才能有被她挑选的资格。
蒙嫣和就很快乐,秦鱼看的也很欢乐。
在他眼中,蒙嫣和这种游刃有余的海王行为,是需要很大的天赋的,一般人可同时驾驭不了这么多的爱慕者,至少,他自己就做
不来这些。
既然蒙嫣和已经被委任来做洞庭郡的郡守,秦鱼作为封君,理所当然要带她去熟悉一下地盘。
蒙嫣和笑道:“你忘了,之前为了能收拢更多的越人,我可是走访过许多越人山寨的,对洞庭我熟悉的很,不用你带路的。”
秦鱼也笑道:“那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洞庭,可是跟以前不大一样了。”
蒙嫣和:“哪里不一样了?”
秦鱼:“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秦鱼带着蒙嫣和去了洞庭湖,然后在湖岸边乘坐小船,上了大船,从洞庭湖逆流湘水而上,往正在建设的长沙城而去。
如今秦鱼的洞庭郡,正是后世湖南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说小,这个时代的洞庭湖平原挺小的,是澧水、沅水、资水、湘水这四大支流和长江一起冲击出来的沉积平原,泥沙厚干的地方是陆地平原,有水漫灌的地方,就是沼泽和湿地,所以,洞庭湖看着挺广博,但真正能聚居耕种的陆地,还是很小的。
不过,对一个小封国来说,够用了,但你要是说大,在秦鱼眼中和心中,其实非常广博。因为,以中原为征战统治中心的诸侯们,在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前,谁都不知道,洞庭湖以南隐藏在大山和河流之上的土地,到底有多么的广博。
楚王和楚地的封君们或许知道?但那又如何?你楚国能统领这些土地吗?既然你不能统领,那我就笑纳了。
所以,在秦鱼看来,西南边一直到越南沿海这一大片没有被统治的区域,全部都是他秦鱼的封地。
咳,现在说这些,还都太早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着眼于当下。
直到一千五百年后,长江和四大支流的泥沙经过前年淤积,最终形成了广博的洞庭湖平原,肥沃的土地让这里良田万顷,以洞庭湖平原为中心的湖南才有了“湖南熟,天下足”的美名,才被叫做鱼米之乡。
但那毕竟是一千五百年以后,现在的洞庭湖平原,大部分不是沉积在水下面,就还都是沼泽湿地,范围广大到后世的华容、岳阳、益阳、湘阴这四个地级市圈以来的范围,不过,随着澧水、沅水、资水、湘水这四个最大的支流和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的水域面积也正在缓慢的逐年缩小,
水域周围的沼泽湿地也一年比一年的堆高变干,成为土壤肥沃适合耕种的平原土地。
洞庭湖周边的土地非常肥沃,是种植水稻的上好土地,可惜,在这里定居的是以渔猎为生的越人,他们不会精耕细作,没有耕种的习惯,因为他们只需要从洞庭湖里捕猎鱼虾,以及在山林里采摘的果实,就能很好的养育族人了。
不过,除了平原地带,其他的低矮丘陵和山林之地,土地就没有那么肥沃了。
洞庭湖以南的地势大体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所以水都是从南向北流注入洞庭湖的。河流的下游冲击出平原和盆地,自然土地肥沃,适合供给人类聚居。
不过,在河流的上游,因为这里地处南方,全年雨水多,加之天气炎热,堆积在土地表面的腐殖质分解的快,一场大雨过后,土地表面的营养物质留不住,**出来的就是黏结性强不易被水流冲走的土层,又因为这种土层含铁、铝成分较多,表现出来的颜色就是鲜红色,呈酸性,这就是著名的红土地。
洞庭以南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多是这种红土地。红土地非常贫瘠,在没有经过绿肥、有机物、熟石灰来增加土壤层里的营养物质和中和土壤的酸性的情况下,并不适合农耕作物的生长。
因此,在秦鱼来到自己的封地,初步勘探过这里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情况之后,暂时放弃了丘陵和山地,将开发目标定在了湘水下游注入洞庭的平原部分,既后世的长沙到湘阴的这一段。
沙这个名字早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湘水流经此阶段的时候,地势变的平缓,水流也不再湍急,水里面携带的大量泥沙开始在此堆积,这种白如霜雪的河沙,慢慢的淤积出一片片大小不一的沙洲,此地便得名沙。
沙地以前是百越部落的聚集地,大大小小的百越部落,以家族为单位,分布在各大小沙洲周围生活。
在这一片平坦的土地被楚国攻打下来之后,就将最大最长的一片沙洲地当做楚国县邑的治地,长沙便因此得名。
长沙县对面的那片沙洲,因为上面长满了橘子树,便也得名橘子洲。橘子洲因为一位伟人的诗词,美名传遍大中华上下,这就是后话了。
长沙虽然已经被楚国占领了,成了楚国的国土,不过,因为这里丛林茂密,
野兽横行,五毒丛生,到处可见老虎和大象、树蟒、毒蛇等猛兽,楚国将此地当做流放地,来惩罚犯了错的官员。
比如,屈原就是因为跟楚襄王政见不合,被流放到这里,最终在楚国的郢都被秦国攻破之后,含恨抱石投入了汨罗江。
凡是能成为流放地的,自然环境一定好不了哪里去。秦鱼在从楚国那里得到了三百里土地之后,秦王也不管洞庭以南以东地域是什么样的,他只是见秦鱼对这里感兴趣,好像得到了宝贝一般,他便将这里封给了秦鱼。
所以,其实洞庭郡,具体来说,是没有疆域界限的。
眼下的洞庭湖正值一年中草木最盛的时期,围着大湖的土地有的种上了水稻,有的则是长满了芦苇和野草,这是因为重地的人力不足,没有开荒种稻的缘故。
湖面边缘的沼泽湿地和浅滩处全部都是田田荷叶和粉嫩荷花,偶尔有肥硕的大鱼露出水面,让看到的它的人满足且欣喜。
这些,都是他们的口粮啊。
洞庭湖边缘是养育人口的鱼和米,湖中央,就是一搜搜的大船了。
蒙嫣和看着洞庭湖上飘着的一望无尽的大小船只,惊讶道:“你这是,把栎阳和咸阳的船只都给带来了?”
她是知道的,自从那个异国王子阿瑞斯来到栎阳之后,秦鱼不仅将秦国的船工,更是从楚国买来不少船工奴隶,在沮水和渭水里研究建造大船,他听自家父亲说过,大王因为秦鱼在大船上投入的钱财太多,曾经一度想终止秦鱼造船的计划,但最终,还是被秦鱼给坚持下来了。
难道,眼前的这些,就是他这么些年,投入无数金钱造出来的大船?
秦鱼道:“只有一部分都是从栎阳带来的,其他大部分都是大王让我从咸阳带过来的,不过,这些都只是江船,可以行使在风浪较小的内陆河流中,要想在海上航行,还得专门建造特殊的海船才行。你看那些快建完的,就是海船了。”
建造船只是很费钱的,更需要很多生长千百年以上的大木,这也是为什么秦王不支持他造船的原因,在没有看到真切的利益的情况下,那些大木是要用来给他建造地陵和宫殿的,怎么能用来造船呢?
秦国的船难道还不够用的吗?你想要多少船,自己去渭水
上调去。
秦国的江船目前自然是够用的,秦王对他也足够慷慨,不过,秦鱼真正想要的,不是华夏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很先进的江船——楼船,而是能在海上经历风浪还能平稳行驶的海船。
以前,秦鱼也曾经让造船的工匠们造出过船只模型,但这些模型,在经历稍微大一点的风浪之后就被打翻了。那个时候,他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等到阿瑞斯来了,看到他画出来的船只图画之后,秦鱼才赫然发现,秦国的海船,船底是U字形的,而阿瑞斯画出来的船头和船底,则是偏V字形和矩形的。
希腊和波斯的战争,有多少次都是在海上进行的?秦鱼见到这个船形图之后,顿时有如发现了新大陆,让船工们试着造一艘阿瑞斯画的船出来。
最后也造出来了,结果嘛,嗯,在沮水里搁浅了。海船吃水要比江船深,所以搁浅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沮水太浅的缘故,不过,方向算是找到了。
造船当然是一门精密、复杂且非常烧钱耗时长久的行业,这么多年,秦鱼抠抠搜搜的从各处挤出钱来造的大船根本就没几艘,而且都是实验性质的,要想真正造出载货万石的大型船只出来,只能去沿海建造船坞,然后想方设法的从各地运送来大木,经过海水充分浸泡防腐防虫之后,才能被用来加工建造成秦鱼想要的能在海上行使的海船。
如今,洞庭周围的山上地上到处都是参天古木,这些秦鱼是不用愁大木使了,而且,现在洞庭湖的水还算深,长江丰水期进入洞庭时候的水浪也足够实验船只的稳定性,秦鱼便打算先在洞庭建造几艘小型海船出来,他有大用。
蒙嫣和站在船板上,颇有些感慨道:“以前觉着你总是将精力放在许多看着就虚无缥缈的东西上,现在看来,你不过是走一步看十步,总能看到我们都看不到的长远之处罢了。就比如这船,我见你为了能从大王那里多要一根大木,愁的睡不着觉,还跟娇娇说你小孩子心性喜欢瞎折腾,就喜欢跟大人要他们不想给的东西,如今看来,真正小孩子心性的是我们了。”
南方多江河,为行走方便,自然要少不了船的。
秦鱼笑道:“你却是说错了,那个时候,我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洞庭造船的。”他那个时候想的,是在时机成熟之后
,去连云港、青岛造海船的。
洞庭,他只是打算用来先种一些甘蔗和水稻,并没有想现在就来深入的开发一下的。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现在也挺好的。
蒙嫣和:“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些船,你也算是有了家底了。”
秦鱼:“是。”
从洞庭进入湘水,湘水两岸开始出现一些零零散散的草棚子和稻田,这就说明,这里已经开始吸引了一些越人百姓们来定居住。等再沿水往上,平坦干燥的土地越来越多,人的聚居地越多,能见到的作物也越来越多。
蒙嫣和诧异:“那些黑色的,是甘蔗吗?”
秦鱼:“是黑皮甘蔗,是我仲兄从塞琉古(伊朗)送来的,这种黑皮甘蔗,比本地的青皮甘蔗糖分要更高一些,出糖率更高。”
蒙嫣和了然,对阿瑞斯的家乡,她也听了很多,此时就非常感兴趣道:“等什么时候,我也去西域看看,我听说,那里的男人女人们都是不穿衣服的哈哈。”
秦鱼笑道:“不是不穿衣服,是因为地域和气候原因,穿的少而已。如果你想去塞琉古,不用走西域,等海船造出来了,直接乘船沿着海岸线从海上往南走,也是能到达的。”
蒙嫣和挠挠脸颊,有听没有懂。
秦鱼从袖袋里掏出一根炭笔,在船舷上画了一个点,道:“这是我们秦国,”然后又在西边画了一个点,“这是塞琉古。”
然后从秦国的点向东画了一条弯曲的曲线,道:“这是大江,”然后曲线向南画了一个弧度,“从大江进海之后一直沿着海岸线往南走,就会到达阿瑞斯的母国波斯,”然后这条弧线最终和塞琉古那个点会和,“从波斯骑马出发,就能到达塞琉古。”
蒙嫣和看着这个闭合的圆,突然从秦鱼手里接过炭笔,在这个圆的上方也画了一个圆,道:“秦峦从秦国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域郡,然后绕过天山到达塞琉古,这也是一个圆吧?”
“这样看的话,秦国岂不是这两个圆的中心?”
她将视线放在了长江出海口两条线条一北一南拐弯的地方,喃喃道:“东海,就是楚国和齐国了......”
秦鱼惊叹的看了蒙嫣和一眼,能做将军的就是
不一样,你看,他们明明是在说黑皮甘蔗,这位年轻的后起之秀就楞是能从一条航线上想到从海上去攻打楚国和齐国上去。
不过,秦鱼又给她补充了一下,道:“还有燕国,沿着海岸线一直往北,就能到达渤海湾,这里就是燕国的辽东了。”
蒙嫣和长吁一口气,野心勃勃道:“啊,天下是如此之大,还有很多我蒙嫣和没有去过的地方呢。”
秦鱼:“......恐怕这些国家,都不会欢迎你去的。”
蒙嫣和哈哈大笑:“他们不欢迎,难道我就不去了吗?且看我船行千里,出其不意直捣黄龙,打的他们措手不及,城池土地还不是手到擒来?”
秦鱼摇头:“你想的可太简单了。”
蒙嫣和哥俩好的拍着秦鱼的肩膀,笑道:“你这说了半天,把你阿姊的兴致给挑起来了,就‘不简单’三个字就想打发我?说罢,你想要我帮你做什么?”
秦鱼轻笑,的确,他说这么多,就是在放饵钓鱼呢。
秦鱼:“你我联手,将整条大江水域拿下。”
蒙嫣和轻嘶一声:“你这是,想将南楚给割了?”
秦鱼:“是。”
蒙嫣和:“楚国会愿意?”
秦鱼:“所以,就看你的了,嫣和将军。”
蒙嫣和眉毛鼻子都皱成一团,道:“可是,我没有那么多大军啊,而且,这大江往南得有几千里地吗?就算猛然间打下来了,可要怎么守呢?”
秦鱼:“不用守土地,只要守河道就行了。”
蒙嫣和眼睛倏地一亮:“你是说,利用船只运送兵卒来行走于大江东西,控制沿岸城池?”这样的话,运送兵力也就简单也快速多了。
秦鱼笑道:“攻城略地并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真正目的是建立一条稳定通航的大江航道,从海上南下百越,北上齐国与燕国,与他们一起做生意。”
蒙嫣和纳闷:“只是做生意?”
秦鱼:“只是做生意。所以,我们与楚国,可以先协商,不一定非要开战的。”
蒙嫣和:“如果只是做生意的话,那我可能帮不上多少忙,我只会打仗,不会做生意。”
秦鱼笑道:“非也。做生意也是需要军队
护航的,不过,不是陆地上的军卒,而是水军。”
蒙嫣和:“水军?就是能在水上作战的军卒?”
秦鱼:“是。我们秦国虽然有渭水,但咱们老秦人都是在陆地上作战,河流和船只只是用来运粮拉货,其他时候能用的地方并不多,更别提要在水上作战了。所以,我想请嫣和将军与我一起,训练一只水上兵师,等将来,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都能游刃有余许多。你觉着呢?”
蒙嫣和:“六国也都是陆地作战,我们就是训练出了一支水军,又能跟谁打呢?”
秦鱼:“除了六国,还有东夷越、东瓯越、闽越、杨越等等许多沿海国家,别的先不说,如果想要掌握住大江入海口,就一定要跟东夷越打上一场的。东夷越沿海而居,他们的军队,应该就是很能打水战的。”
蒙嫣和叹道:“你能将这些地名说的这样清楚,看来,你通行大江航道这个计划,已经谋算了很久了吧?”
秦鱼:“也不算很久吧,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其实是在他知道秦国的荷花是楚国从古印度贸易来的时候,他对长江水道的计划就开始有了雏形了,他还曾经跟秦王说过,有一天,他一定要沿着长江水道走一趟南亚,那个时候,秦王虽然对他的‘野心’不以为意,但那个时候,他正是最受宠的时候,秦王虽然觉着他想一出是一出,但还是给南郡郡守下令,给他收集长江水域的消息。从那以后,他每年都能从南郡郡守这里收到关于长江水域水汶变化情况。一年都没有断过。
想到过去,秦鱼心中有些怅然。
蒙嫣和没注意太多,她只道:“你才多大,几年已经是很久了。”
秦鱼:“就算是吧,你答不答应?”
蒙嫣和:“答应,自然要答应,说是让我来做郡守,但有你在,我可就要清闲多了,闲着没事,正好练兵。”
“只是,这兵,要从哪里来呢?”
秦鱼:“从越人那里来现招就行了。”
蒙嫣和却是不看好:“越人才多少人,能招来多少兵?一两万顶天了。”
秦鱼:“那可不一定。”
蒙嫣和:“你有办法?”
秦鱼抬抬下巴:“你看?”
因为
一直在跟秦鱼说话,她没注意湘水两岸的变化,此时抬眼看去,一座座房屋拔地而起,有的地方竖立着高高的烟囱,正白烟滚滚的飘向更远的山林。
蒙嫣和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哦,栎阳的工厂,你在这里也建起来了?”
秦鱼:“工厂哪里都有的,怎么还要说是栎阳的工厂?”
蒙嫣和:“我不管,总归是栎阳第一个出现的。”
秦鱼失笑,也不在这一点上纠结,只道:“前面就是长沙城了,咱们一会就要下船了。”
蒙嫣和看看身旁的少年,也没多问,知道不管她想知道什么,总归是一会都能看到的。
秦鱼现在临时居住的地方,是以前在洞庭湖边建造的一个狩猎别宫,并不是洞庭郡的郡治城池。
秦鱼选定的洞庭郡治自然是长沙,不过,为了能长远发展,现在的长沙必须得在原来的地址上扩建,其实跟重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重建长沙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灭钉螺,净水源。
其实,灭钉螺的政令已经下了好几年了,但因为语言不通和各自为政的原因,洞庭以南的这片百越地,对灭钉螺压根就没什么概念。
秦鱼召集了他所能召集的所有越人部落的首领,都用不着将显微镜摆出来,他只是一人给发了一个高分辨率的放大镜,剖开一个钉螺让他们自己去看,等他们带着将信将疑的神情看到钉螺里面密密麻麻蠕动的血吸虫的时候,无不面无血色,甚至有的抱着鼓大的肚腹呕吐不止,好似这样就能将他们肚子里养的血吸虫等寄生虫给吐出来一样。
自此,灭钉螺行动在所有的越人部落里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当秦鱼拿出渭水学宫医学院实验做出来的广谱抗生素,救活了一个部落首领之后,越人们对他们的新封君,才真正的臣服下来。
所谓的广谱抗生素,就是用蒸精油的密封铜器,去蒸馏捣碎的大蒜,从大蒜汁里蒸馏出高浓度的大蒜素。
用这种方法蒸馏出来的大蒜素,跟后世的精密制剂自然不能做比,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够用了。
这种高浓度的大蒜素,不仅可以用来涂抹在伤口上杀菌,它最大也是最广泛的作用,是作为口服药剂治疟疾的。
但经过医学院学生
多次试验过后,他们发现,生吃大蒜可以治疗疟疾,按照这样的推论来预测,喝下大蒜浓缩药剂的治疗效果,理应比生吃好几斤大蒜的效果更好才是,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秦鱼在听说了之后,建议他们去找当代扁鹊学一下人体五脏六腑的构造图。
人吃下的食物,是要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四道吸收消化功能的,大蒜素被人直接饮下之后,没有到达疟疾病发地肠道内,在胃里就被吸收了,自然起不到治疗效果的。
在弄清楚这些之后,如何让大蒜素去到肠道治疗病灶,而不是在胃里就被消化吸收掉,就成了一个高难度课题。
当然,这个高难度课题,在秦鱼提出的“胶囊”建议下,经过一次次的实验论证,最终定下以动物筋骨熬制的胶体包裹住一定量的高浓度大蒜素制剂,能顶住胃液的吸收,然后顺利到达肠道病灶之后在破开胶体,被肠道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过程很曲折,也耗费了不知道多少吨大蒜,但成果是喜人的,除了大蒜素之外,另一种治疗疟疾的良药,青蒿素也被蒸馏出来,与大蒜素一起,成为了秦国军队和地方官署,必备的良药之一。
除了大蒜素和青蒿素这种广谱抗生素,秦鱼敢来南越的最大倚仗,其实是葡萄酒石。
葡萄酒石,可是治疗血吸虫病,而栎阳,从秦鱼发现了葡萄,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了,等白起从西域带回来新的葡萄品种,和随着西域郡的开发运作,如今的秦国,上到贵族下到平民饮葡萄酒,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了。
葡萄酒多了,葡萄酒石也就多了,在医学院验证过葡萄酒石对治疗南方的水蛊病有奇效,秦国的葡萄酒石就成为了一种稀缺药品,百姓每年拿着上好的葡萄酒石送去当地官署,能为家中换来不少钱粮呢。
有了治疗疟疾和水蛊病的特效药,秦鱼在百越之地,畅行无阻,都不用他特地去召集,只要将他手中有神药的消息放出去,那些听说洞庭来了新封君的越人们就纷纷从山林中走出来,前来拜见新的主人。
想从秦鱼这里获得神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洞庭郡的属民,他这个洞庭封君,才有责任和义务保住他们的性命。
在此条件下,大部分部落都表示了效忠,但也有一些顽
固的部落,则是远走洞庭平原以外,进入了山林的更深处。
山林的更深处并不是只有大山的,在各大小山体之间,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盆地,这些盆地,足够一个小部落生存了。
秦鱼对这些远走的部落并不在意,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不能驯服,他们想留下来,秦鱼还不要呢。
就这样,洞庭的第一批属民算是齐全了,不多,也就一万多人,但就目前来说,也算够用了。
既然人有了,生产建造自然要搞起来。
秦鱼和蒙嫣和站在船头甲板上,老远就看到了湘水岸边忙碌非常的工地。
此时已经是下午申时末,在秦国腹地,这个时候,该是在田间劳作的人们收拾好农具归家用夕食了,不过,在这里,才是做工的工人们出来工作的时候。
湘水岸边,到处可见高大的引水水车,和一般只出现在攻城器械中的大型滑轮吊杆、机械盘索。这些器械,全部都是由钢铁和大木合造而成的,将齿轮和轴承应用其中,可以灵活的转头吊钩,勾着用手腕粗的吊索吊着的装满大石和沙土的藤筐、木箱,来来回回的将它们填充到水岸边的工地去。
工地上,四散着有一人推的独轮车,也有牛、驴子和骡子拉着的两轮、四轮车。有了驴子,有了马,骡子这种既有耐力又温顺(没有生育能力)的牲畜劳力自然而然的应运而生,已经成为百姓家中心向往之的畜力帮手了。
光着膀子的汉子们,推着车、赶着牲畜,挥着铁锨,甩动汗水将这些吊轮吊来的砂石按照要求平整填好,然后等着监工来验收,验收合格之后,他们才会进行下一个步骤。
这些被秦鱼征来的越人青壮们在按照他的要求建造码头。
而那些拿着比例尺和书册的监工们,则是秦鱼从咸阳和栎阳带来的墨家子弟,他们目前要负责好长沙城的基建工作。
除了建造码头,还需要建造与码头配套的仓库和店铺,不过,这些都将是三期四期五期工程的,当下最重要的,则是先将停靠船只的码头建好,否则,如果来了太多大船大贾,没有却没有码头停靠,岂不是显的他洞庭郡太小气了?
湘水码头将是洞庭郡郡治长沙城的门面,必须要建造的高大上,当世第一才行。
秦鱼对一直看着那些滑轮吊杆出神的蒙嫣和道:“在夏季最热的时候,为了避免热死人,中午放工,都是要他们回到阴凉处休息的。”
相反,等到天色暗下来,这些人将会在照明下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将中午的工时给补上。要秦鱼说,这些在工地上做工的工人们,或许更喜欢在早上和夜间工作,因为,凉快啊。
蒙嫣和:“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