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徽宗赵佶,就是满朝文武大臣,都看不懂武大这甚么骚操作。

这时,御史大夫崔靖出班奏道:“陛下,以微臣之浅见,此乃梁山贼首武大收买人心之举,陛下不可不防。”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一时议论纷纷。

“哦?收买人心?”徽宗赵佶眉毛一挑,“区区水洼草贼,也懂收买人心?”

“陛下,不可小看此贼。”崔靖点点头,继续道,“据微臣所知,这梁山贼首武大其志不小,竟妄图颠覆我大宋朝廷,从而取而代之。”

“甚么?”徽宗赵佶脸色一变,满带愠怒之色,“这武大贼子,竟敢放此狂悖之言?”

“陛下,微臣非是无的放矢,此贼曾于《梁山日报》上发了一首词,微臣与一些臣僚曾在查收上来的《梁山日报》中见到,此词唤作《心园春·雪》,词中不但有贬我朝太祖之意,而且大言不惭,目空一切,大有改朝换代之反意。”

崔靖说完,随即将这首词,当众诵了一遍。

听完,徽宗赵佶顿时被此词的大气磅礴和豪情壮志所震撼。

而满朝文武大臣,也尽皆如此,人人在心里喝彩,好文采,好气魄。

只不过,碍于徽宗皇帝在场,谁也不敢表露出来。

片刻后,赵佶回神过来,咬牙切齿道:“‘惜唐宗宋祖,稍逊**’,好一个稍逊**,此贼简直不将我朝太祖皇帝放在眼里!还有这词尾阙,甚么‘还看今朝’,此话分明是武大贼子自诩风流人物,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陛下息怒。”崔靖忙道,“这梁山武大贼子妄自尊大,狼子之心昭然若揭,须得早日铲除为妙,否则,迁延日久,势必养虎为患。”

徽宗赵佶不住点头,扫了众朝臣一眼,道:“列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文武大臣无不愕然。

先前刚确立“小打”战略,如今又荒废,如此朝令夕改,如何让人适从?

这时,太师蔡京出班奏道:“陛下慎重,眼下梁山贼子势大,切切不可力敌,否则再遭致败绩,便悔之晚矣。”

“荒唐。”徽宗赵佶大怒,“难不成朕要坐视不管?若是十万大军不够,朕再从各路州府调集十万,朕就不信了,如此多的兵马,还拿不下小小的梁山水泊?”

见徽宗赵佶铁了心要灭梁山水泊,蔡京只得收了上谏的心思,道:“陛下既是执意要打,微臣有一绝户计,还请陛下圣裁。”

“甚么绝户计,说来听听。”徽宗赵佶感兴趣地问道。

“眼下正是酷暑季节,再过一两月,便要入秋,彼时便是农忙秋收时节,若是我们驻扎在济州城的十万大军,拨出几万,大肆破坏农田,令梁山水泊颗粒无收,彼时,梁山贼子没了粮草,必生内乱,我十万大军再出兵剿灭,岂不水到渠成?”

蔡京话音刚落,徽宗赵佶便欣然道:“此计甚妙,甚妙啊!”

紧接着,殿下群臣纷纷附和,盛赞太师此计绝妙。

然而,就在此时。

“陛下不可!”

却是谏议大夫陆顶出班奏道:“陛下,蔡太师所献绝户计虽妙,却有伤天和,非我天朝所能为。”

闻言,太师蔡京脸色一变,怒道:“陆顶竖子,你懂得甚么?本太师所提计策,纵然有伤天和,却是一劳永逸之法。你既反对本太师所提计策,难不成你还有更妙的计策?”

“太师大人的计策虽好,却太过歹毒。”

陆顶摇了摇头,然后对徽宗赵佶继续道:“陛下,诚然太师此计能收一竿见影之效,但如此一来,济州一州之地,必定饿殍遍野,遍地流民,一旦梁山贼子武大振臂高呼,云集而影从者,怕是不少于百万之众,一旦他们流窜至其他州府,如何能挡?”

说到这,陆顶慨然跪下,道:“陛下,切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陆顶竖子,休要危言耸听!你还不速速退……”

太师蔡京还未说完,徽宗赵佶便沉声打断:“蔡太师,住口!”

“是,陛下。”蔡京不敢再多言,慌忙闭嘴。

徽宗赵佶这才又道:“方才陆爱卿所言甚是,不可因小失大。不知列位爱卿,还有何良策?”

这时,太尉高俅出班奏道:“陛下,方才蔡太师之策虽歹毒,却是再好不过的良策,微臣认为,稍加改良,亦可奏效。”

“哦?”徽宗赵佶眼前一亮,“高爱卿快快说来,如何改良?”

“是,陛下。”

高俅这才缓缓说了下去。

“方才陆大人所虑,无非是怕事态扩大,引发流民,祸害四方,动摇我大宋根基,既是恁地,不若退而求其次。”

“微臣建议,我驻济州的十万大军,最好选在秋收时节出兵,并组织百姓抢先收割。如此一来,既可绝了梁山贼子粮草,又可充实济州粮仓,从而杜绝流民四起。”

“当然,离济州城较远的地方,尤其是靠近梁山水泊的乡镇村庄,大可以一把火将那里的农田焚了,一来运送不便,二来梁山贼子要追,倒是省却我大军不少事。”

“此乃微臣浅见,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听完高俅的话,徽宗赵佶不住点头,道:“爱卿之计,甚为稳妥,不知列位爱卿可有异议?”

殿前众文武大臣,包括谏议大夫陆顶在内,均无异议。

“那好,便依此计行事。”

……

只可惜,这边东京朝堂刚形成决议后不久,就被机密营安插在东京之内的细作侦知。

然后,这些细作通过无线电渠道,经过数日的层层接力,消息被准确无误地传到了梁山。

一听说宋廷要于秋收之时大动刀兵,破坏梁山治下的无数农田作物,武大冷笑连连:“如此雕虫小技,岂能难倒我?”

当即,他遣李鬼将左右军师吴用和公孙胜唤来,说与此事。

吴用和公孙胜一听,无不愤慨。

“这宋廷也忒歹毒了一些,竟要行此计,让我们梁山水泊先生内乱。”吴用愠怒道。

“一旦我们内部生乱,这驻守在济州城的十万官军便会倾巢而出,我们到时只怕难以抵挡!这该如何是好?”公孙胜忧心忡忡道。

武大倒是云淡风轻一笑,道:“二位贤弟勿忧,他有他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

“哦?”吴用和公孙胜均是一喜,“哥哥,快快道来,甚么过墙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