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这老贼是高俅?”童猛一怔。

那喽啰道:“不错,头领,这老贼的确是高俅,小人曾受命潜入济州城,刺探情报,曾亲眼见过高俅此人……”

“哦?”童猛大喜过望,“如此说来,这老贼还真是高俅了!”

“头领,千真万确。”

“哈哈!”

童猛大喜过望,一把提起高俅,瞪眼道:“好你个高俅老贼,爷爷差点给你瞒过了!”

身份被揭破,高俅叫苦不迭,却又不敢作声。

这时,童猛忽地想起一事,忽地一把拽起高俅,喝道:“高俅老贼,快说,张叔夜那老贼在何处?”

“我……我……”高俅吞吞吐吐。

“不说是吧?那就只有死!”童猛大喝道。

高俅给童猛一吓,顿时慌神,只好指向张叔夜的方向:“好汉,那边,在那边……”

童猛一瞧,正好看见张叔夜,正奋力划水远离。

“张叔夜,哪里逃?”童猛大喝一声,催促喽啰划桨。

张叔夜一听,顿时慌神,一个猛子扎入水中,隐没不见。

“哼,敢在爷爷面前玩这一套?”

童猛冷笑一声,将手中朴刀交给喽啰,然后脱了外衣,纵身一跃,跳入水中。

不得不说,张叔夜的水性的确不错,但跟童猛这般的水中蛟龙相比,那还差得远。

不多时,张叔夜便被童猛追上。

只见童猛探出手去,一把拽住张叔夜,然后死死箍住。

张叔夜顿时拼命挣扎,可他又哪里是童猛的对手,只能任由童猛提上水面。

不多时,小船赶了过来。

众喽啰纷纷腾出手来,帮童猛将张叔夜拽上船。

童猛也随后上船。

对于张叔夜,童猛可是早有见过,如今再见,别是一番感受。

“哈哈,张叔夜啊张叔夜,如今落到咱们手里,没想到吧?”童猛大笑道。

张叔夜沉默不语。

见他不吭声,童猛也懒得再多说,把手一挥:“回去。”

……

此时,一艘飞艇之中。

看着下面战事已成定局,武大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回头对吴用道:“吴用贤弟,今晚一战,二十万官军灰飞烟灭,从此以后,我看那大宋朝廷还敢来派兵围剿否?”

“哥哥,以小弟之见,那大宋朝廷非但不敢,反而要来找我们求和。”吴用笑道。

“不错,的确有这个可能。若真是如此,那对咱们而言,可是大好机会。只要我们占据了济州这一州之地,好生发展,积蓄实力。”武大道。

“哥哥,我有些不明白,眼下我们梁山实力日渐雄厚,兵锋正盛,为何不趁机扩大地盘呢?”吴用道。

“吴用贤弟,我又何尝不想趁机扩大地盘?”武大苦笑,“但是,这地盘扩大之后,谁来治理?”

“哥哥,咱们大可以学宋廷那般科举取士啊。”吴用道。

“科举取士?”武大苦笑,“吴用贤弟,照你的意思,我们要学大宋朝廷那般,谁要是作得锦绣文章,便可让他们来治政理事?”

“哥哥,难道不成么?”吴用惊讶地道。

“当然不成。”武大断然道。

他来自现代社会,对科举取士之事,不可谓不熟悉。

自从隋朝开皇杨坚科举取士之后,一举废除原来的察举制和征辟制,这为大量底层布衣平民出身的读书人提供了为官入相之道,彻底打破了士族势力把持人才的局面。

可以说,科举取士制度,为后来唐宋两朝的人才选拔,开创了大好的局面。

但是,科举取士也有极大的弊端。

早期的唐宋还好,开设有常科、制科和武科,但自宋以后,尤其是明代,科举取士便唯常科中的进士科是举,至于常科中的明经、明法、明字和明算等学科,逐渐没落。

殊不知,明法、明字和明算这些学科,乃是历朝历代长治久安的基础。

清代,也正是没对这些引起重视,尤其是对明字和明算这两样学科忽视,以致清代的自然科学发展缓慢,以致处处落后,被西方列强吊打,割地赔款,屈辱百年。

如今,武大机缘巧合下,给穿越到这水浒世界,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改写历史的机会。

而要改写历史,首要做的,便是彻底革新科举取士制度。

“哥哥,为何不成?”吴用这时问道。

“做得锦绣文章的文人,你让他们舞文弄墨,他们倒是在行,但他们未必适合为官从政。”武大沉声道。

“这倒也是。”吴用点点头。

“更何况,现如今的很多文人,受了宋廷对我们梁山妖魔化的反面宣传,对咱们梁山心存厌恶,咱们要想他们来效劳我们,实在太难。”武大沉声道。

“不错。”吴用再次点头。

的确,虽说如今梁山军势头正猛,连整个济州都拿下来了,可惜治理各县各乡的人才,还有极大缺口。

毫不夸张地说,济州虽然名义上是梁山军打下来了,但负责治理的人,依旧是以前的人。

换句话说,武大纵然有很多超前的治政理念,可惜无人能按照他的意思不折不扣地执行。

比如,武大前一阵子,有意让寻常百姓家的幼女入学堂,甚至免除学杂费,就受到了极大的阻力。

说白了,如今很多百姓家,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影响,才有意不让自家女儿上学堂。

眼下,这济州一地便有如此多的问题,若是打下更多的地盘,岂不问题更加棘手?

是以,武大思前想后,决定先暂缓攻城略地,最好先与宋廷讲和,容得发展和喘息之机。

他相信,只要给自己几年时间,他有信心将济州打造成全天下最富庶、最开明的地方。

一旦靖康之变那一天到来,他便可振臂一呼,逐步一统天下。

“哥哥,按照你的意思,若不采取科举取士,如何才能让那些文人投效我们?”吴用问道。

“现如今,不是要那些文人投效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培养这方面的治国理政人才。”武大笑道。

“哦?敢问哥哥,如何培养?”吴用追问。

武大正要回答,戴宗忽然上前来,道:“哥哥,刚收到童威和童猛兄弟发来的电报,说他们抓到高俅和张叔夜了。”

“哦?”武大眼睛一亮,大笑道,“好,太好了!戴宗贤弟,立即回电,让他们将高俅和张叔夜扭送回梁山,我要亲自会会他们。”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