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董平剩下七千人马,在曾头市寨门外攻打了一夜,却就是无法将寨门攻破,到天明时,早已人疲马乏。

由于此次征讨曾头市,官军没带多少粮食,是以,截至天明,早已没了粮食。

粮秣官将此事上报到董平处,后者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吩咐道:“让将士们先忍耐一餐,我料中午时分,知府大人定会派人将粮草押运来。”

那粮秣官无奈,只得退下去了。

大早上饿肚子,七千官军能不没有怨言?

很快,董平就听到帐外不时传来兵士闹事的声音。

董平勃然大怒,亲自出马,将带头闹事的兵士当场阵法,才将事情弹压了下去。

不过,总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为此,董平又唤来一拨军士,让他们快马加鞭,赶回东平府,催促粮草。

可董平没想到,足足等了一上午,都过了午时了,全军上下,一个个饿得肚子直叫,都不曾见东平府方向有粮草来。

更奇怪的是,那一拨军士自去了后,至今未回。

“莫非粮草在途中被劫?”董平有点起疑,当即又令一拨人马去接应。

可是,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天都快黑了,仍旧不见粮草到来。

别说满营七千官军怨声载道,不肯继续攻击曾头市寨门,就是董平自己憋出火气来了,无心督战指挥了。

这时,一群都尉陆续到了跟前。

“董都监大人,怎地还不见粮草押来?”

“董都监大人,会否是咱们的粮草,给什么山头的贼子劫了吧?”

“董都监大人,兄弟们都饿得不行了,要不咱们撤军了吧?”

“就是啊,董都监大人,这曾头市太难打了,索性咱们不打了,撤军回去吧。”

“对,不打了。”

……

见众都尉如此乱糟糟的,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气的董平,越发火冒三丈,呵斥道:“吵,吵什么吵?一个个成何体统?”

见都监大人发飙,众都尉不敢再吱声。

就在这时,正在攻打寨门的官军人马,忽然爆发出阵阵欢呼声:“破寨了,破寨了,杀,杀啊!”

闻言,董平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定睛看去,只见曾头市的寨门,轰然洞开,大量的官军正蜂拥而入。

至于守寨的曾头市人马,见抵挡不住,全部退走。

“哈哈!天助我也!”

董平猖狂大笑,然后翻身上马,喝道:“拿我双枪来!”

亲卫将他双枪递上。

董平双手掣住双枪,大声道:“将士们,随我杀进曾头市,拿下了曾头市,咱们便可以将里面的粮食美酒拿出来,饱餐一顿……随我杀啊!”

说完,一骑当先,冲了出去。

身后,众都尉也一个个亢奋到了极点,翻身上马,尾随在董平身后,潮水般冲进曾头市寨门。

然而,进入曾头市之后,一个人影不见。

就连各户人家里,也是空无一人。

更令他们丧气的是,这家家户户都坚壁清野,粮食全都给藏起来了。

这下好了,原本都指望着在攻入曾头市后能大吃一顿的官军,尽皆唉声叹气。

见状,董平马上便想到先前两个僧人所言,断定曾头市所有人躲入地道中去了,当即大声道:“他们定是躲到地道里去了,听好了,赶紧找地道口,找到地道口,自然便能找到吃的。”

众官军一听,个个精神一震。

接下来,自然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可惜,七千官军找了足足半个时辰,愣是没找到地道口。

这一下,官军上下早已没了劲儿,纷纷坐下偷懒歇息,无人肯听董平的命令了。

董平气得不行,带着亲卫抽鞭催促,可就是无人肯听。

就是董平此时大声疾呼撤兵回东平府,竟然也无人肯听了。

“可恶,可恶……”

董平气急败坏,双目精光闪烁,明显动了杀机,想要用军法处置,提振军心。

不料,旁边的众亲卫纷纷将他抱住。

“董都监大人,不可意气用事啊,若是做得过火了,怕是会引发哗变啊!”

“就是啊,董都监大人,务必三思啊!”

“董都监大人,兄弟们都累了一两天了,尤其是今天,一整天没进食,早没劲了。”

……

在众亲卫纷纷劝说下,董平渐渐冷静了下来,无力地坐在地上。

好一会后,他才开口道:“罢了,眼下大军进退不得,但肚子还得填饱,若是曾头市的贼子突然杀出来,咱们可就没力气反抗了。杀马,赶紧杀马!”

一听说杀马,不少官军步军兵士顿时来了劲头,纷纷怂恿马军兵士杀马。

对于马军兵士而言,战马可是他们的**,哪肯杀?

一时间,马步军兵士对峙起来,争吵不休。

还是董平亲自出面,一连斩杀了十几头战马,才总算平息纷争。

接下来,官军兵士开始生火煮食马肉。

殊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隐藏在后山之上的史文恭、苏定、解珍和解宝等人,利用千里眼看得清清楚楚。

“看来,他们想要杀马充饥啊。”史文恭放下千里眼,对苏定等人笑道。

“那可不能让他们得逞,咱们好不容易通过疲兵之计,让他们人困马乏,若是让他们回复了气力,只怕不好收拾了。”解珍道。

“不错,决不能让他们得逞。”解宝道。

“要不,我们利用对讲机通知山下面潜伏好的人马,从地道中冲杀出去?杀他们个人仰马翻?”孔明道。

“史教师,只要你一句话,我这就去通知。”孔亮也道。

史文恭乐呵呵地笑道:“不急,不急。此事,早已在我算计之中。就让他们好好地吃一顿马肉吧。”

闻言,解珍,解宝、孔明和孔亮四人均有些不解。

还是苏定这时出来解释一番,四人才恍然大悟,纷纷对史文恭流露出佩服之情。

解珍更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道:“史教师此计大妙,原来你是早就准备好了,厉害,厉害啊!”

史文恭却是淡然一笑:“为将者,自然是要算计到方方面面,否则,谈何带兵打仗?又谈何打胜仗?”

闻言,解珍、解宝、孔明和孔亮四人这才恍然,为何武大哥哥会如此看重史教师了?不服不行啊!

--

作者有话说:

涉及点击量和推荐量,编辑让我分开更,不一次更新了,大家谅解下,明早又更一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