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兵,我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擒贼先擒王。”

见朱武询问,武大哼了一声,继续解释道:“换句话说,也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空袭拿下在清溪县帮源洞的方腊,大太子以及他手下的所谓文武百官,再徐徐图谋盘踞在各地的方腊人马。”

此言一出,公孙胜和朱武二人均露出佩服的神色。

“哥哥此计,可谓上策。”公孙胜道。

“哥哥此计,可以说是切中要害,方腊遇到哥哥这样的对手,算他倒霉。”朱武跟着道。

武大笑道:“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咱们有这样的实力和能力。若是宋廷像咱们一样,拥有数百艘飞艇,他们也完全可以采取这种战术。”

“那倒也是。”公孙胜和朱武齐齐笑道。

“不过,这个战术的成功关键点,在于拿下方腊,以及他的几个儿子,否则,即使我们赢了这次战斗,也是失败的。”武大沉声道。

“哥哥所言极是。”公孙胜道,“若是让方腊和他几个儿子逃掉,去了别处,无论是逃走几个,只怕盘踞在江南各州的那些人马,会迅速拥立,重新团结在一起,给我们后续的战斗带来不小的阻力。”

“不错。”武大点头道,“所以,此次出征,我们需要柴进兄弟配合,相信有柴进兄弟作咱们内应,成功率应该蛮高的。”

公孙胜和朱武均点头称是。

“对了,哥哥,此次出征清溪县帮源洞,由谁带队?”公孙胜问道。

武大想了想,道:“就由我那大舅子花荣带队吧,另外,朱武兄弟作为随军军师,一同出征。”

“是,哥哥。”朱武兴奋不已,接着道,“是了,哥哥,我们拿下清溪县帮源洞之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武大笑道:“没有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押着方腊一干人等,直接领所有的人马撤回来。”

“什么?”

别说朱武,就是公孙胜也有些发懵,明明到手的胜利果实,为何要拱手让出去?

武大高深莫测一笑:“要找答案,去看我之前写的《三国演义》官渡之战后,曹操图谋河北的剧情。”

公孙胜和朱武二人,都是他的小说粉丝,尤其是朱武,平时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觉得里面蕴含许多哲理和大智慧,是以,一听这话,他马上就反应过来了。

“哥哥的意思是,我们要学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从河北退军,让袁绍的三个儿子内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朱武试探性地问道。

“朱武兄弟,你悟性不错嘛。”武大笑着赞赏道。

这时,公孙胜也反应过来了,一拍脑门,恍然道:“啊,哥哥,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们撤回来后,让方腊麾下人马互相攻讦内斗?”

“不错。”武大笑着点头,“如果我们的人马,在拿下清溪县帮源洞,擒拿了方腊之后,方腊手下的数十万人马,十有八九会团结一致,来进攻清溪县帮源洞,我们纵然兵强马壮,但毕竟是劳师远征,后勤会受限制,必然扛不住他们的围攻。”

顿了顿,他继续道:“与其这般被动挨打,还不如撤回来,让他们为了争权夺利而内斗,让他们狗咬咬去。”

“哈哈,狗咬狗,哥哥这话形容得十分贴切!”公孙胜大笑。

朱武也附和一笑,道:“哥哥所言甚是。我们的人马撤退之后,他们就没了攻击的目标,久而久之,必然为了争权夺利而起内讧。而我们坐山观虎斗,一旦到了合适的时机,再出兵平叛,何乐不为?”

“而且,他们狗咬狗的机会,咱们也正好接收青州、登州、密州和海州四地,有了这四个地方,咱们就有了出海口,到时,咱们的水军便可从海路直下江南,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武大说着,重重一拳打在桌上。

“水军?”

给他这一提醒,公孙胜和朱武二人均是眼睛一亮。

“怪不得哥哥说什么都要拿下这四州之地,原来哥哥是早有谋划。”公孙胜越发佩服地道。

“哥哥计谋深远,小弟佩服。”朱武也难掩激动地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武大笑道。

“哈哈!”

三人相视大笑。

商议一定,紧接着,武大开始调兵遣将。

由于早在吴用去东京之时,武大便已将兵马粮草和武器装备等,准备妥当。

是以,眼下大军出动起来,丝毫不难。

唯一的麻烦是,眼下宋廷的圣旨尚未送达梁山,如此出兵,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风险,不过,兵贵神速,武大必须在江南方腊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拿下清溪县帮源洞。

根据武大的安排,花荣担任领军主将,朱武为随军军师,率领两万梁山军歩军直插江南。

为了加强战斗力,速战速决,武大除了让武松的神机营五千人马参战外,还让歩军头领鲁智深、刘唐、李逵、雷横、杨雄、石秀、燕青、鲍旭、范瑞、项充和李衮等歩军头领一同出征。

另外,还有一人,武大也派了出去,那就是新近加入梁山不久的马军头领徐宁。

之所以派他去,武大可谓大有深意,目的就是为了让徐宁亲眼看看梁山军的强大,于潜移默化中接受归顺梁山的事实。

当然,为了加强对徐宁的思想政治工作,武大让汤隆随行,并担任其所领人马的政委。

当晚,两万被征调的梁山军人马,乘坐500艘飞艇,陆续从济州各地兵营,秘密升空,前往江南。

有意思的是,这两万人马,从上到下,出征之前,都懵然不知此行的目的地。

直到随军军师朱武,拿出武大的亲笔调令,并通过手摇式对讲机,通报全军每一艘飞艇之后,所有人马才恍然大悟。

当然,绝大多数人马都对此次出征江南兴奋不已。

唯独徐宁心存疑虑,觉得此次出征江南,在没有朝廷圣旨下来之前,就敢出兵,实在是太过荒唐。

与他同行的汤隆,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笑道:“姑舅哥,我若是没猜错的话,你现在定是在想,武大哥哥在没有朝廷的圣旨,就敢直接让我们出兵,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