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李纲沉声点头,“臧偏将可还记得《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张飞义释严颜这个剧情?”

臧天鹏顿时醒悟过来,道:“李将军的意思是说,是想通过这董澄和耿恭二人,劝降田虎麾下的一干叛将?从而减轻咱们的压力?”

“正是如此。”

李纲欣然一笑,“当然,我也想过,如果他们真的出尔反尔,我们也没什么损失。但若是他们真的去高平县劝降,并劝降成功的话,岂非天大的好事?”

“的确,的确。”臧天鹏一脸佩服地点头起来,接着口风一转,“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臧偏将,但说无妨。”李纲道。

“李将军,末将心想,若是此次董澄和耿恭二人非是去劝降,而是与高平县的守将张礼和赵能勾结起来,那可是大大不妙……”臧天鹏道。

“大大不妙?何以见得?”李纲含笑反问。

“李将军,若是他们勾结起来,假意归顺投降,然后诱我们进高平县受降,最后设下埋伏,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臧天鹏道。

“呵呵,谁说我们要去高平县受降了?让他们自己来投降,岂不是正好?”李纲笑道。

“这倒也是。”臧天鹏点点头,“不过,若是他们不肯来投降,反而据城而守,那又该如何是好?”

“据城而守?哼,没那个可能!”李纲自信一笑,然后招了招手,“附耳过来。”

“是。”

臧天鹏随即凑了上去。

李纲随即在他耳旁低声说了几句,听得臧天鹏眼睛越来越亮。

“李将军,末将明白了,末将这就亲自领军,换上陵川军士的衣甲,跟在他们后面。”臧天鹏说完,便出门而去。

出门后,臧天鹏传令手下七个步兵头领并三千名马步兵,穿换了陵川军卒的衣甲旗号。衔枚摘铃,远远地随在前往梁平县的董澄和耿恭人马身后。

而此时,董澄和耿恭一干人等,对此毫无察觉,依旧往高平县进发。

次日黄昏,董澄和耿恭一干人等,总算行至高平城南门外。

远远望去,却见高平县城上旗帜森密,显然是严阵以待。

董澄和耿恭对视一眼,耿恭道:“我去。”

说完,他策马到城下高叫道:“我是乃陵川守将耿恭,快放我进城则个!”

守城军士之中,有认识耿恭的,见他确实是耿恭,便急去报知张礼、赵能二将。

不多时,那张礼、赵能亲上城楼。

此时,天色已昏暗,张礼和赵能随即命军士打着数把火炬,往下照耀。

张礼和赵能两个,这才看清楚城楼下的董澄和耿恭。

张礼这才笑道:“放他们进来!”

只见城门开处,放下吊桥。

董澄和耿恭一干人等,这才进了城。

张礼和赵能二人早已在城门楼下等候,见着了董澄和耿恭二人后,把手言欢一番,这才一同往县衙去了。

不过,就在守城门的军士,准备关闭城门的时候,又一群身着陵川军军服的军士赶来了。

“咦,怎的又来一拨人马?”

守城门的军士见状,不由得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