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清照果然如自己所愿,出现在门口,武大心中暗笑。

“李小姐,古语有云,心有灵犀。不知李小姐信否?”武大笑道。

“这……”李清照无言以对。

但是,她又不能否认武大的说法,因为,这首词是她豆蔻年华之时,与丫鬟一并游湖应景所作,当时并未誊写下来,未曾想,今日竟被武大吟诵了出来。

难不成,这世上真存在心有灵犀之人?

这时,武大又开口道:“李小姐,难得咱们心有灵犀,不若咱们交流交流?我相信,咱们应该是有共同语言的。”

李清照咬了咬嘴唇,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最终点了点头。

从小到大,她身边,除了哥哥和丫鬟外,便再无别的朋友,如今好不容易有个能说得上话的知心人,自然不会拒绝。

“那咱们去那边吧。”李清照道。

在李清照带领下,武大到了后院一处凉亭。

二人坐了下来,谈天说地。

虽然此时历史轨迹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凭着武大近千年的见识,以及对李清照这位千古才女的了解,武大对症下药,投其所好,很快就在她心中建立起了信任和好感。

渐渐地,二人越聊越投机,相逢恨晚。

不远处,李云见状,心中暗自佩服不已:“这武郎中果然好手段,今次请他来,算是对了。”

接下来数日,武大每日都带着武松和李逵来李云府上,与李清照交流诗词。

本来,武大对诗词是一窍不通的,但是,来自现代社会的他,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自宋以来的那么多经典诗词,还不是任由他套用、剽窃?

当然,武大也不会仅仅局限于诗词的交流,他还不时展现自己在医术上的非凡造诣。

为了彻底打消李清照的疑虑,武大特地与李云合计,有意设局,比如,让李云安排一些需要做手术的重病患者过来,由他医治,让李清照亲眼见识一番他的神奇医术。

不得不说,这一招很有效。

李清照亲眼目睹下,她对武大的医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是以,当武大表示,他能通过植皮手术,祛掉她脸上的疤痕后,李清照没有抗拒,总算答应了下来。

趁热打铁,武大随即对李清照做了植皮手术。

接下来,便是李清照长达十天半月的术后休养。

武大每日都来探视和检查术后进展情况,除了给李清照鼓励和信心,当然他也没闲着与李云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尤其是,当李云得知武大刀法不俗后,没事就拉着他在院中比武切磋。

如今的武大,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百战刀法越发娴熟,几十回合下来,李云便不敌,败下阵来。

李云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从未服过人,但对武大是心服口服。

不过话说回来,武大觉得,李云在《水浒传》原著中的梁山排名,着实太低了些。

竟然排在第97位!

连徒弟朱富都不如!

毕竟他是战平了黑旋风李逵的人物,只可惜因为上梁山心不甘情不愿,才能未得到发挥罢了。

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武大才对李云的归顺,抱有极大的期待。

这一日,已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正是李清照的术后拆线时间。

武大冒着风雪,携武松、李逵两个刚一到李云家门,李云早已等候多时,一见到他,顿时喜不自胜:“哥哥,你可总算来了。”

武大笑了笑:“贤弟,等急了吧?”

“那倒不曾,只是想到舍妹今日要拆线,也不知道她容貌能否复原,我这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李达笑道。

“贤弟,放心便是,今日拆线后,我定能还你一个漂漂亮亮的妹子。”武大安慰道。

“那就承哥哥吉言了。”

说笑间,李云将武大带进后院,仍留武松和李逵在前堂品茶。

不多时,武大便进了李清照所住的厢房,与她寒暄了几句后,便开始为她拆线。

很快,拆线结束,一张清丽秀气的脸庞,呈现在李云眼前。

李云怔怔地看了半晌,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动,一时热泪盈眶。

武大见状,暗自松了一口气,笑道:“贤弟,如何?我没骗你吧?”

“哥哥医术非凡,真乃华佗在世,哦不,怕是华佗也及不上哥哥,小弟真个佩服。”李云由衷赞道。

武大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听见二人对话,李清照既激动又惊喜,急忙将镜子取过来,当看到自己脸上那令人憎恶的疤痕,彻底消失后,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看向武大的眼神之中,除了感激,还多了一丝莫名的情愫。

“哥哥,走,今日我要大摆宴席,宴请宾客,庆贺这一大喜事,同时,我还要当众感谢哥哥一番……”李云大笑着,便要拉起武大的手,往外去。

就在这时,武大开口道:“贤弟,不必如此,今日我来,除了拆线,还有一件事,便是向二位辞别的。”

“辞别?”不止李云,就连李清照均有些惊讶起来。

尤其是李清照,嘴唇轻咬,心中竟有千般不舍。

“实不相瞒,我在沂州逗留的时日不短了,是时候离开了。”看着二人的神情,武大心中暗自得意,嘴上却故作淡然地道。

“哥哥,眼下正值寒冬腊月,大雪封路,此时离开,不是好时机啊!”李云劝道,“不若等新年之后,再离开不迟,如何?”

武大笑道:“贤弟所言,我如何不知?可如今,时不我待啊!”

“时不我待?”李云又是一怔,“哥哥,你这是何意?”

见他一副好奇心起的模样,武大心中又是一阵暗笑,道:“贤弟还是莫要问了,省得给你惹来祸事。”

此言一出,李云越发好奇了,道:“哥哥,有什么话,但说无妨,纵有天大的祸事,我李云与你并肩扛下。”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李云斩钉截铁道。

“既是恁地,我也就不瞒二位了,我便是梁山泊坐第三把交椅,被大宋朝廷视作反贼的武大。”武大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摊牌道。

此言一出,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弹,重重地轰击在李云和李清照二人心头上。

二人当场齐齐发出惊呼:“啊!”

武大丝毫不理会二人的反应,以退为进道:“贤弟,你身为沂水县县衙的都头,若是为难,便将我拿了,送去县衙邀功请赏吧,我武大愿束手就擒,绝不反抗。”

--

作者有话说:

这是第二章,后续两章,我用手机写,会比较慢,请大家忍耐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