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将汤变节记(1/3)

汤芗铭在民国初年,是个人物。他是湖北谘议局议长、著名立宪派首领汤化龙的弟弟,在法国学的海军,回国之后,一直在海军服役,深受清末海军司令萨镇冰的器重,是萨镇冰的秘书。武昌起义,萨镇冰受命率海军舰队去镇压,把个挂名的鄂军都督,也是出身海军的黎元洪吓得半死,说是海圻号重巡洋舰上的重炮,可以把武昌轰平。

然而,海军没有怎么向起义军开炮,因为汤化龙的关系,汤芗铭说服了萨镇冰,把舰队交给了他,海军起义了,炮口对准了前来镇压的北洋军。后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汤芗铭做了海军次长。袁世凯做总统之后,原本对革命党就不感兴趣的汤芗铭,很快转向。所以,在袁世凯政府里,他依旧做海军次长。

二次革命,汤芗铭率领部分的海军舰艇,在攻打江西革命党人的过程中立了功,然后进军湖南岳州,逼得国民党人的湖南都督谭延闿不战而交出政权。为了酬他的功劳,袁世凯把湖南都督的位置给了汤芗铭,后来又改成湖南将军。

汤芗铭的政治立场,跟乃兄一致。当时二次革命的时候,梁启超和汤化龙这些进步党人,对国民党很不以为然。漫说汤化龙的胞弟汤芗铭,就连受梁启超影响的蔡锷都坚决反对。所以,汤芗铭对国民党下狠手,也可以理解。由此登上湖南都督的宝座,汤芗铭是相当意满志得的。

湖南是革命党的老巢,也是会党的大本营。坐镇湖南,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仗着有曹锟第三师在岳州镇守,替他撑腰

,汤芗铭在湖南下手相当狠。对革命党和会党,能杀就一定杀,因此人送外号“汤屠户”。但是,北洋的人都叫他“中将汤”。中将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但恰好汤芗铭也是中将,又姓汤,刚刚好。当年,他才28岁,是封疆大吏中最年轻的一位,年轻气盛,不知仕途的险恶,已经站在了袁世凯一边,就死心塌地地为袁世凯卖命,没考虑给自己留条后路。

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汤芗铭毕竟是海军出身,做了湖南将军,没法像李纯他们那样带着自己的部队上任。组建自己的基本队伍,得从零开始。而他学的是海军,又过于洋气,所以只能找曹锟要人,替他组建部队。原本,他看上的是曹锟的副官长吴佩孚,但是他赞美得太狠,曹锟觉得,既然吴佩孚是个这么好的人才,我留着自己用好了,于是给了他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恰好比较平庸,折腾了两年,也没有组建好一个能打仗的混成旅。到了袁世凯要称帝的时候,中将汤的麻烦来了。

首先,他的哥哥汤化龙跟梁启超一样,是反对帝制的,这让他对袁世凯的认识出现了动摇。虽说劝进什么的,他都跟着做了,但内心深处却很是彷徨。其次,在广西的陆荣廷也开始讨袁之后,湖南面临两个方向上的压力,一边是加入讨袁队伍的贵州兵进入了湘西,一边则是更危险的敌人桂军在南边虎视眈眈。而原来驻在湖南的北洋军第三师,则已经被调到四川去了,在湖南的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部队,相当的零碎,从奉天调

来的范国璋一部,从河南来的唐天喜一部,还有一些倪嗣冲的安武军,谁也指挥不了谁,谁也不听汤芗铭的。而他自己组建的一个混成旅,在湘西跟黔军的交锋中还被打散。一时间,所有在湖南的北军,都风声鹤唳。

在这种情况下,汤芗铭出于自保,唯一的选择是响应护国军的号召,宣布湖南独立,在名义上加入讨袁阵营。当然,他也就真的这么干了。自然,湖南的独立,对袁世凯阵营的打击是相当大的。毕竟在北洋人看来,这个汤芗铭是受了袁世凯重用的,如此干法,等于变节,没有良心。湖南独立之后不久,袁世凯就一病不起,人们哄传,袁世凯的死是因为喝了“二陈汤”。 二陈汤也是一种中药汤剂,原本是救命的,喝不死人。但是,两个反叛的封疆大吏汤芗铭和陈宧,一个反叛的镇守使陈树藩,却真的要人命。袁世凯的大局,因为这些人的变节倒戈,变得风雨飘摇。

但是,汤芗铭变节之后,讨袁这边的一些人并不肯放过他。当年他在湖南杀戮过甚,得罪人太多,一旦大局不稳,群雄并起。人们传说,桂军马上就要杀过来了(其实桂军根本没动)。在湖南的北军,一夕数惊,纷纷撤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自己嫡系武力的汤芗铭,只好悄然走路。

此后,恨透了他的北洋人,当然对他不会客气,而国民党这边,因为他在湖南的旧怨也恨他。两边不讨好的汤芗铭,从此以后,在政坛上就基本上消失了。其实,他还是个蛮有才华的人,白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