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中国冲击波(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人的事儿,那时的中国人管它叫欧战。既然是欧战,关中国人什么事呢?所以打起来以后,中国人就像什么事儿没发生一样,非常非常冷漠。政府中只有几个负责情报收集的人,翻看一下欧洲的报纸,做一点儿简报给总理和总统看看。

真正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的,是在中国的欧洲人。原本在华的欧洲人,都自以为是上等人,彼此还挺抱团的。东交民巷的使馆区,每次开Party每个使馆的人都来,发愁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漂亮的女伴不多。现在,英国人、法国人和俄国人倒是关系依旧,然而,却没法邀请德国人和奥匈帝国的人了。原本英国公使觉得法国人不怎么样,德国人倒还不错,可现在连打声招呼都政治上不正确。英国人主导的六国饭店,原来的管理者都是德国人,现在接到上级的指令,得把他们都赶出去,但是,真赶出去了饭店也就甭开了。

当然,中国人也没法真的置身事外,因为身边有个日本。而日本在“一战”的时候站队选对边了,加入到协约国一边,跟英法一伙。但是,日本人没有派兵去欧洲参战,而是打起了中国青岛和山东的主意--有很大的可能,他们参战为的就是这个。当时青岛在德国人手里,山东因为有德国人修的胶济铁路,也是德国的势力范围。战争一打响,日本人就扑了上来。德国人原本打算把

青岛还给中国,但日本人警告中国,不许接受。然后在重兵围攻之下,势单力孤的德国人只好投降。于是,青岛和胶济铁路就被插上了太阳旗。这个战事,算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欧战。

然而,这仅仅是“一战”对中国的第一轮冲击。第二轮冲击,是日本想借“一战”之际,独占中国,于是提出了《二十一条》。虽然说在袁世凯政府的软磨硬泡之下,《二十一条》最要命的七条最终被取消,但签署了剩下条款的袁政府合法性大损,也已经摇摇欲坠了。袁世凯死后的中国进入了四分五裂的混战期,但是,“一战”对中国的冲击并没有停止。第三轮的冲击波,是由于参战问题,导致的府院分裂。执掌国务院的段祺瑞执意要加入协约国参战,而住在总统府的黎元洪则执意不肯。国会和社会舆论,都向着总统。这个事儿的来由,是欧洲打了三年,劳动力严重匮乏,协约国想到了打中国劳工的主意,拉中国参战。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是最积极的,他们的积极不是在意能拉多少劳工,而是通过这个“拉”,彰显自己主导中国政治的姿态。

然而,德国人也没闲着,他们通过支持辫子军的统帅张勋,策动了一次帝制复辟。而反复辟的段祺瑞,背后站的是日本人。德国人的钱没到位,而日本人的钱到位了。于是复辟结束,张勋在德国大汉的帮助下,躲进了亲德的荷兰

使馆。

这波的冲击,中国貌似占了点儿便宜,庚子赔款份额不小的德国和奥匈帝国部分可以停止支付了,其他部分的赔款也可以暂停。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华的租界以及产业都归了北京政府,还连带着收了两艘小舰艇。在华的德奥两国的官兵,都进了中国政府特意建的俘虏营,中国政府像大爷一样供着里面的人。日本人还给了中国政府大笔的贷款,说是用来组建参战军,以及进行一些基础建设。然而,主持北京政府的段祺瑞却用这笔钱打了一场“南北战争”。这事儿起源也跟“一战”有关,因为给张勋的那笔钱到了,张勋完了,德国公使就把一部分给了***。***把部分海军拉到广州,成立了一个护法军政府。段祺瑞要平了这个另立的政府,顺便收服西南的陆荣廷和唐继尧,所以就开战了。

打内战都不是好事,打来打去,把北洋系内部的矛盾打激化了。所谓直系和皖系之间最终撕破了脸,刀兵相见。此前因为参战得到的那点儿好处,都给打没了。“一战”早就结束了,但中国的战争却刚刚开始。

顺便说一句,“一战”给中国最大的冲击,实际上是战争结束后重整国际秩序的巴黎和会。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刚刚还在胜利的狂喜之中,却被会议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当头一棒,愤而激进,想要革命了。而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正好给了中国一个革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