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风景如画?第十三章风景如画

碉房楼上住人,房内最好的一间是佛堂,旁边是卧室和厨房。个别小的碉房厨房和卧室共用一间,门窗小,排列不整齐,室内采光差。碉房屋顶为平顶,草泥面用石磙压光,可供打麦、晾晒及做户外活动之用。

莽莽东昆仑山的南支为巴颜喀拉山。阿雅姆大叔家在巴颜喀拉山脉东段草原,而北山草场处在巴颜喀拉山脉北段。两地之间相距一百里,就这短短的一百里却是望山跑死马!北山草场的顶部由数个常年积雪的山头组成,山体则由好几条山脊和相应的峡谷组成,形似花瓣,与年保群山组成的雪莲相辅相成。

峡谷中以山谷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冰雪融化后,在雪峰周围的山谷中汇成一个美丽的湖泊,形成雪山镜湖辉映,自然景观万千的景象。当地牧民把山称为"北山",把湖称为"北湖"。当地的人热爱它的静穆秀美和怪石峥嵘。这里山麓中生长着千百年的云杉、松柏,成林蔽野,古木参天。山脚下,野驴、野牦牛、藏羚羊、岩羊、白唇鹿、黑熊等珍贵动物,成群出没于森林草原之中。湖内,有高原上特有的鱼类多种。可以说,外地人一到这里就会立刻感受到大自然之美丽。

这里的白云也很美。赛马场旁边的林子里有很多的简易房子,房子很简陋,都是用木板临时搭造的,赛马场到湖边也就几十米,真的走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这样的艰难,到处都是一脚就能陷下去的淤泥。湖水靠周围雪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的。因为有些藏民说鱼是他们的祖先,而且他们有水葬的习俗,所以他们从来都是不吃鱼的。

当地人称赞北山草场的神秘,在于它变幻莫测的天气,七八月间,牧人们也会领略到春夏秋冬四季之变迁。清晨满天星斗,却有大雪纷纷扬扬降下,寒气逼人,俨然一副隆冬景象。

早上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整个山体被浓雾弥漫,不久,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碧空如洗。上午,山上浓云密布,下起倾盆大雨;正午时分,云开雾散,烈日炎炎,回到了盛夏的酷暑季节;午后,突然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冰雹从天而降;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草原完全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北山草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此刻她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将自己慈祥、和蔼的面容又展现在兄弟两人面前。至于会不会很快就变脸,只有老天爷自己才知道。

年保神山附近的一些地区,是农牧兼营的半农半牧区,也是盛产石材的山峦河谷地带。北山草场自然也不例外,这里藏胞的居住建筑多为石砌二层或局部三层楼房--碉房,碉房大都建在背风向阳,能防御侵袭的山坡地段。主体为石木结构,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近一米,墙上开孔少,门窗洞也很小。

碉房楼上住人,房内最好的一间是佛堂,旁边是卧室和厨房。个别小的碉房厨房和卧室共用一间,门窗小,排列不整齐,室内采光差。碉房屋顶为平顶,草泥面用石磙压光,可供打麦、晾晒及做户外活动之用。按其形式可分为碉楼式碉房、碉塔式碉房、独立式和院式碉房。碉楼式碉房一般为二三层,个别也有四层,四周高墙封闭,有的上层为凹型平面,利于采光和户外活动,这是当地藏居的主要形式。碉塔式碉房是在二三层碉房之上局部突出两三个房间,多作为经堂、佛堂之用,其上做坡屋顶,形成顶点呈塔状。它是一个地区的主要建筑,多是过去百户、千户头人的居所,以示威严。

独立式碉房无院落,多建在荒山隐蔽的山洼地段,平面随地形而异,分散于山峦河谷之中。在居住集中的村落,这种独立式碉房高低错落、层叠而上,小径石阶通达各碉房之间。而院式碉房除了以碉房为主体之外,前面或三面砌筑院墙,形成封闭式院落,沿院墙布置牲畜圈、杂用房及用人住房等。这种院式碉房多为贵族头人所住。在形成村落的地方,有的碉房彼此相连,依山就势,因地成形,突出塔式碉房或院式碉房,在自由多变中形成了一个地区的中心,联系各处的小径巷道,有宽有窄,曲曲折折,这是碉房群体布局的重要特点。

"碉院"是一组较大的综合性建筑,一般三层,局部四层,平面为四合院式,中间有较大的天井内院,设小花坛,可种树木花卉。内院四周设回廊,石砌外墙全封闭,除了门洞,墙上开少量小窗。底层为牲畜圈、杂用房;二层多为仓库、接待房、佣工房等;三层为卧室、厨房和粮仓、珍宝库;四层为经堂、佛堂、经书库。有的在外墙女儿墙部分刷以黑色或棕色圆珠图案,窗上檐一层或二层方椽挑出,作为传统式藏窗形式,丰富了立面,改变了石墙面之笨拙感。

远远地一个女人看见有两个陌生人自南而来,她一眼便认出了其中一个是甩"炮儿石"甩的最好的男人。以为他来赴约了,赶忙叫弟弟来相迎,刘汉在那边也看见地平线上有一个美丽的女人在朝小扎巴招手,便很愕然地看了看他,阿哥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也看着弟弟不知道说什么好,憨憨地笑了笑,想着弟弟需要休息,便径直带他走了过去。

小扎巴的崇拜者名叫格桑梅朵,她正穿着一袭黑色带花领边的藏袍和她的弟弟等在门口迎接草原上最勇敢的骑手和他的朋友,她袍子的边上镶着红蓝相间的彩条,黑溜溜的眼睛,在毛茸茸的睫毛映衬下,闪露着成熟女人独有的韵味,这个美丽的女子风姿婀娜,从头到腰缀饰着五光十色的琥珀、珊瑚等名贵珠宝和金银饰物,华贵而美丽。

内地优雅的女人,常会被人比做一束百合。她们没有如玫瑰一样艳丽的外表,但是她们素雅的清香,会不经意的将那股清香弥漫到人们身边,把这种沁人心脾的味道优雅地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草原上的女人,就像一朵格桑花,红色的格桑花,让人们一想到红色,便是热情;一看到红色,便是激情;高贵而典雅的气质往往发自内心深处,圣湖一样的深度,那里有女性可以触摸灵魂深处的低调性感,她们通常是更经典的一方,有着更耐人寻味的迷人风情……

选择和爱上红色,给了草原男人更多变化的可能和无穷的动力。

格桑梅朵的弟弟则是标准的康巴人打扮,头戴兽皮帽,腰间束着彩带,足登藏靴,身佩一长一短两把藏刀,显露出威武英气。

藏族男子都穿藏袍,就连刘汉也是入乡随俗。藏袍既无口袋,也不用纽扣。腰间系上腰带,胸前凸突成大行囊,里面可以装随身用品,如木碗、糌粑袋、酥油盒;甚至小婴儿也可放入其中。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另一只袖子从后面拉到前面。这种习俗与当地的高原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年保草原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这里多变的天气。即使现在这盛夏季节,也是早晚冷,中午热。牧民外出都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感觉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着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忽然急转变冷,又要把两只袖子都穿上。还有的牧民有时会放牧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住身体暖身。所以藏袍一衣多用,也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日用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