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平日,包拯还会为皇家说点什么话,可是在水无月面前,包拯却一点都不想说,因为他知道,水无月有预知未来,探知过去的本事,且不管现在水无月是不是胡乱臆测的,但是包拯就相信是她看到了,所以才说出来的。

看来,预言家的能力在被证实了以后,确实是让人产生无条件信任的心理,即便是聪明如包拯,也是如此,连想都不想,无条件的相信水无月。

这次,水无月就像个任性耍脾气的小孩子一样,闹着别扭坐在那不说话,只要是一开口,绝对避免不了嘲讽律法。

好久不说话了,包拯背着手望着官驿大门外,气氛异常的尴尬,公孙策想出面调解,可是看到水无月那负气的样子,也不好开口说什么,只是这么僵持着。

不知什么时候,水无月突然说了一句话,“律法用在皇家的时候就是‘法律不外乎人情’,要不然就是找个借口,皇帝只有一个,千错万错皇帝就是没错之类的。 为什么义父在杀大伯的时候,就没有那句法律不外乎人情的说法了呢?”

包拯闻言叹口气,“够了无月,义父本以为你是个识大体的好孩子,是个聪明人,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钻牛角尖?”

水无月沉默不语,包拯回过身来坐到水无月的身边,“倘若天下人都和你一样的想法,那么他们都会秉着这样地心态来犯案。 想杀谁就杀谁,反正到了最后法律也是有人情的,不是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要律法做什么?义父还怎么拿律法惩治那些有罪的人?”

说到这,包拯停顿了一下,本以为水无月会说话反驳的,毕竟她现在是在闹别扭。 包拯全然是在当一个小孩子在跟父亲闹别扭,所以才耐心的开导。 见到水无月没说话,只有继续说:“孩子,律法,要看是什么人用了。 这道理就和银子的道理是一样地,关键是看你怎么使用,不是吗?”

水无月听到这,眼珠子动了一下。 那表情认真的好像是在思考。 没错,银子也就是所谓地金钱,用来做善事,钱就是好东西,用来做坏事,钱就是个坏东西。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水无月一直都懂。 可是真的要做起来的时候,那些曾经学习过的大道理却没一个自动浮现在闹海里的。

所以,有的时候,在一个人特别失意不顺的节骨眼上,就应该有包拯这样理智地人来提醒她。 看到水无月的眼睛在动,表情认真。 包拯欣慰的一笑,他知道水无月是听进去了。

趁热打铁,于是又说:“皇家,一点都不例外,唯一例外的,是天子。 天子会错,但不是他的错,而是jian佞提供了一个错误的结果。 怪,就只能怪人心,怪不得皇上。 历朝历代的天子必定有过人之处。 也就是因为这过人之处才能镇得住一个国家,否则。 天下早已大乱,不是吗?”

水无月含着泪抿抿嘴,看她的表情就知道了,她已经明白这其中地道理了,包拯拍拍水无月的胳膊,“好孩子,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 以后,这样的话,不要让圣上听到了,不然,他会伤心的。 因为这个皇帝,一心一意,都只为了我们大宋,你也曾经预言,他是个好皇帝,不是吗?”

水无月终于有了表示,轻轻的点点头,“义父,谢谢你。 ”虽然,不是一句道歉地话,而是一句感激之词,可是那背后的含义,包拯明白,这句感激之词的背后,带着浓郁的歉意。

是啊,天子犯法,虽然人间的律法无法制裁他,可是,有哪一个皇帝祸害百姓的时候,上天没有惩治他呢?回想起历朝历代,那些荒**暴君,有哪一个没接受过上天的制裁?其中的惩罚,内心的痛楚,并非常人所能承受,几乎是可以叫那位天子生不如死。

可是皇家,这个词,水无月深知自己不应该这样说,从包拯掌管开封府以来,多少皇亲国戚死在龙头铡的铡刀上?包拯可曾手软过?

不说别地,单说上任御史中丞洪宇,那是有太后撑腰地主,包拯说铡不也是铡了吗?其中那么多阻挠,最后不还是被律法制裁了吗?

包拯说的对,如果人人都秉着这样地想法,天下也就乱了,当没有人惧怕律法的时候,贪官就更猖獗了,只怕日后他们听见了律法二字,都会嘲讽的哈哈大笑。

可是如今呢?因为包拯,人人都在心里惧怕着律法,在贪污的过程中,还在给自己留着后路,还要提防着和他一起贪污的人出卖自己,更要为了自保而设定一个账本,记录着别人贪污的证据,这一切的一切,不都表明了他们在惧怕吗?

包拯起身要回房休息了,水无月抓住包拯的胳膊,有些哽咽的说:“义父,我要贴一个告示好吗?”包拯看了水无月一眼,淡淡一笑,“贴我开封府的告示吧!”

包拯这句话,也就是说以开封府的名义让水无月贴告示,可见,包拯是多么的支持她,就是因为,水无月是个聪明的孩子,识大体,懂礼仪,一点就通。

既然点通了水无月,就算贴开封府的告示又如何?包拯自然不怕水无月会在上面刷心机,更何况,他也知道水无月是要用来干嘛,只是这一举动,代表着包拯支持她而已。

同样的事,用不同的方式去做,效果着实不一样,他包拯何止是会做官,更是会做人!

水无月亲手写了一个告示,内容如下:

涟漪。 我最亲爱的朋友,我了解你二叔为什么会用生命来讲诉你们纪家地冤屈,为的就是要让义父和天下臣民刻骨铭心,见到那血淋淋的画面。

也是因为这样的举动,让我知道了,你信任义父,所以才选择说出来。 你的动机,我了解。 你为何扰乱江南官场,我懂,你是在报复,用我们大宋的官员来报复大宋王朝。

我义父包拯曾经许诺,倘若其中有冤情,必定还纪家一个公道,并且让圣上昭告天下。 为纪家哀默。 但是,你要说清楚事情的始末,也要为自己做过地事,付出代价,就算,那是迫不得已。

涟漪,穿着一身破麻衣,带着草帽和百姓们围观着告示。 她含着泪淡淡的说:“无月,你真是句句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今生,有你这个知音,我死亦足以。 ”

县令府衙地大门,自从包拯来了以后。 就吩咐李万杰说永远不允许关闭,要像开封府的大门一样,永远敞开着,无论大案小案,一律统统接收。

这件事,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所以涟漪来到县令府衙门口,看见这么个情况,不由得落泪了。 喃喃自语的说:“包大人。 倘若你和家父能够有过一面之缘,他也不至于被诬陷。 以至于我纪家一百九十三条人命无辜断送……”

一面之缘,这四个字,无疑是让包拯最自豪的一个赞赏,这是多么高的荣誉?仅仅一面之缘,并不深交,包拯知道以后一定会彻查此案,试问,何人敢说出这样的话来?但她涟漪,就是敢对包拯如此赞赏。

府衙的守卫一眼就认出来涟漪了,只见他步伐有序地朝着涟漪走过来,站着笔直的腰板说:“涟漪姑娘,无月小姐等你好久了,她说,这次不问案,只聊天。 ”

涟漪淡淡一笑,“无月,好姐妹,到现在为止,你都选择尊重我。”没错,水无月是尊重她,因为尊重她,所以不让任何人旁听,毕竟,没有文化的小老百姓可不管那么多,有的时候你的故事能感动他,有的时候,你的故事任凭你说的再惹人垂怜,他该辱骂你地时候还会辱骂你。

除了给涟漪一份尊重,也是给包拯一份尊重,以免到时候包拯若是有点心软的表情,就会被百姓看在眼里,长舌妇岂不是多的是?不同于凤毛麟角,长舌妇满大街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铁面包公,大公无私,这些荣誉得来不易,没有这些,谁还会惧怕包拯?也是因为这些荣誉,才会让皇帝把帝王之术的“制衡”玩的如此精明,如此顺手。

在守卫的带领下,涟漪见到了水无月,两人没有多余地话,整间房间里,只有包拯、公孙策、萧白和广陵王还有水无月,就连展昭,四大护卫都不允许在旁听审。

涟漪淡淡一笑,一一行过礼以后也不绕弯子,直接说:“当年,皇帝赏识信任家父,所以河南修堤的工作就交给了家父,就因为家父为人正直,皇帝认为他不会贪污。 家父带着皇帝拨出的六百万两银子前往河南,可是谁知道,在半路的时候,突然有一队官兵说家父贪污了六百万两修堤银子,要一一把人都带走。 ”

说到这,涟漪不由得落泪,“家父当然是强烈抵抗,可是最让他哑口无言的是,我们押运银子的马车,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装满白花花的银子的箱子里面居然全是石头,不见一分白银。 此事上报刑部,却很快就下达了公文,说是满门抄斩!”

擦了擦眼泪,没有打扰涟漪说话,“我当时还小,顽皮的爬到了树上,为的就是看树上地鸟窝,因此官兵来拿人地时候,我才避免这一劫。 ”

涟漪说到这就停止了,看来,有些疑点,连她都不知道。 包拯明白涟漪的意思了,“其他地,估计你是不知道了,你混入江南官场的这浑水中,为的就是要查清楚令堂的事对吗?”

涟漪闻言点点头,包拯叹口气,“本府已经明白你说的话了,这件事,倘若真是冤案,本府一定履行承诺,决不食言!倘若,真有此事,你也只能节哀了。 ”

包拯就是这样的人,话从来不说死,即便是给了一份承诺,也能让人读出两条路来,一生,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