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位于秦岭北,山势逶迤,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梦在大唐爱285章节】。

此趟骊山之行,由于是李隆基临时起意,后.宫诸妃嫔以及随驾众朝臣来不及多做准备,半日后大驾扈从已在路上。

江采苹乘坐凤辇跟于龙驾之后,其后依次是武贤仪、董芳仪、皇甫淑仪、杜美人等人的行驾,高才人、阎才人二人十为知趣,此番并未随行同来,常才人与郑才人倒未舍得错失这次良机,巴巴跟了来。

念于宫中无人照应也不是回事,李隆基便允准了高才人、阎才人所请,留任其等暂协理后.宫事宜,一旦有何事,也便差人快马传报。同时委任皇太子李屿留守长安监国,由裴耀卿辅佐,李林甫等几员重臣则伴驾同赴骊山。

驶抵骊山脚下时,正赶上黄昏时分。夕阳西下,远远望去,骊山宛如一匹苍黛色骏马,正凝神远眺、跃跃欲奔辉映在晚霞之中,格外绮丽。百闻不如一见,难怪为世美谈,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娘子,这儿好美呀!山明水秀,堪比世外桃源。”彩儿撩起帷帘一角,偷偷向外一窥,情不自禁慨叹出声。月儿凑过去瞅了眼,小脸也耀上盈盈笑涡。

“莫吵,少时该下车了。”云儿适时提醒了句,彩儿、月儿这才老实巴交的坐回身。

江采苹闭目养神在车内,未置一词。这趟骊山之行,在其眼中,并非甚么值得兴奋之事。尽管这也是其头回来骊山,但心下隐隐地有一种不祥预感。倘使史载无误,开元二十八年,史上正为李隆基与杨玉环初见之年。且正是发生在骊山。

是以。今年江采苹总有些忧忡,夙夜难安,心事压在心头,一日比一日沉重,仿佛溺水一般。越挣扎越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然而。心结难纾解,却又无法道与他人分忧,就差忧思成疾。

现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今番骊山之行。庆王李琮、甄王李琬、仪王李璲及宁王之子——汝阳王李琎等几位亲王均在其中,李琎乃宁王李宪长子,不止擅长於弓及羯鼓,姿容妍美。更是李唐王朝第一美男,颇受李隆基喜爱。除此之外,寿王李瑁亦奉旨在内,不过未携杨玉环来。

看山近实则远,约莫又行了半个时辰,浩浩荡荡的车马才停下。江采苹步下车辇,环目眼前的骊山,远看山有色,近看我成山,这一路颠簸来,此刻置身于骊山脚下,呼吸着山中独有的清新,心中的烦郁多少覆湮去一半,不无喜忧参半。

骊山横岫,渭水环秀,自古可谓一块宝地,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扩其为离宫,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延及大唐,太宗皇帝更于此大兴土木,营建宫殿汤池,起名汤泉宫,高宗时更名为温泉宫,开元十一年李隆基再次改汤造林,环山建宫宫周筑城,扩建取名华清宫。如此钟灵敏秀之地,何尝不是见证了几代王朝的兴衰。

先行至坐落于西绣岭的朝元阁礼拜过白玉老君像,再行徒步转往东至老母殿对女娲神像上过香,这才至华清宫。华清池内,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星辰汤早已备妥,一池温香,赶了一日的路,众人亦已神疲力倦,李隆基遂下令,先行在浴池泡汤,且待稍晚些时辰,再行赐宴华清宫。

莲花汤乃御池,为表不偏不倚,江采苹于是在海棠汤沐浴更衣,省却落人口舌,异议圣露不均,厚此薄彼。因李屿在长安监国,李琮等亲王则恩赐于太子汤泡温泉,以解路上体乏,叔伯子侄之间也可促膝长谈一番。

临晋公主与驸马郑潜曜今早归宁之后,待至圣驾出宫之时,小夫妻俩便回了府邸去,并未随行,旧时新婚燕尔的日子,有月内不空房之说,为图吉利,李隆基与皇甫淑仪俱未勉强。董芳仪与杜美人都带了公主来,这几日倒也不致无趣【梦在大唐爱285章节】。况且,新平公主也随常才人同来,爱之深,责之切,李隆基对新平的疼宠看似不曾消减。

看着二位公主偎在董芳仪、杜美人身边嬉水,好不欢快,董芳仪貌似有一瞬间的晃神。玉体浸泡在温热的泉水中,江采苹只觉全身的筋骨松泛不少,抹一把朦胧于眉眼间的雾气,颔首向皇甫淑仪:“可是念新平了?”

耳畔滑过江采苹的温声关询,皇甫淑仪才回神,挂怀道:“一早新平入宫时,吾瞧着,新平脸色不是怎好,私下问之,新平只道昨儿个转毡入门时,脚一沾地,不留神儿崴了脚。唉,端的不叫吾省心。”

眼见皇甫淑仪一百个不安,江采苹莞尔笑曰:“无妨。崴了脚是小,不是有怜锦侍候在新平身边?只要不是昨夜在青庐中着了风寒便好。”

心知江采苹是意在劝慰己,皇甫淑仪微微一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有时操心过多,未可知就实有裨益。与其牵肠挂肚,反不如安之若素。

武贤仪、郑才人窝在汤池一角,未发一言。两人现下才是同病相怜,不单是因于凉王李璿、汴哀王李璥和恒王李瑱三人皆未赐婚缘故,更因二人虽说是宫中老人,时下却失宠久矣,久未沾雨露。董芳仪、杜美人、常才人好歹尚有帝姬傍身,李隆基隔三岔五尚会移驾芳仪宫、毓秀宫顾全,而武贤仪的贤仪宫,李隆基却已有七八年未踏入半步,举凡大事,武贤仪纵参与其中,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悲催的大不幸。

江采苹思绪纷乱,并未多在海棠池多待,更不想去看那一池女人在宫闱里过活了大半辈子以来的种种心辛,不多时便在云儿陪同下,独自步出华清宫。径自漫步向烽火台方向。

烽火台位于西绣岭第一峰上,当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招致一笑失天下。国破家亡。思来着实令人喟尔不已。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可惜同样是在骊山之上,在那座华清宫里,不久以后。将上映重蹈历史的覆辙一幕。当真可叹可悲又可怜可恨。纵管如此,却无人可逆改之……

“谁?何人藏身在那!”

江采苹迎风立于烽火台上,正触景伤情暗自伤神,云儿无意间竟警敏的发现。台台相连的烽堠犄角处,忽明忽暗燃于墩台中的火光下不知何时倒映出一抹人影。

云儿质问之声才落,但见从丈八开外的烽燧左侧已闪出一道身影来:“汝阳王见过江梅妃。”

江采苹回身循声望去,只见果是李琎。微愣之余,旋即示意云儿退下:“既在行宫,汝阳王大可不必多礼。”

白日离宫在即时候,江采苹曾与李琎在南熏殿有过一面之缘,未料今夜又在此不期而遇。皎月下,李琎肌发光细,衣袂飘飘,乍一看,确实正如李隆基所戏言之,“非人间人”也。

李琎就地躬身拱手:“月色正浓,原想在此独乐会儿,不成想反却惊了江梅妃尊驾。但请江梅妃莫怪。”

李琎姿质明莹,妙达音旨,对此江采苹早有耳闻,且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被后人奉为“酒八仙人”,只是一直无缘一睹这些文人骚客庐山真面目而已。听李琎这般一说,江采苹浅勾了勾唇际,启唇道:“汝阳王言重了。本是汝阳王先到为先,实是本宫扰了汝阳王雅兴才是。失礼之处,且请汝阳王宽谅。”

江采苹这席话,自是代云儿言表歉意。适才云儿高声呵斥向李琎,当时虽不晓得不声不响站在那的人是李琎,云儿护主心切,一时冒失冲撞情有可原,但也需礼上与人才可。反观李琎,看似未以为意。云儿侍立于旁,触及于眸李琎灿若春华般的一笑置之,浑然不觉面颊绯红一片。

殊不知,之于李琎而言,江采苹在后.宫的美娴才色,其在外同是如雷贯耳,若非这几年随父西守边塞要地,前些日子听闻刘华妃一事父子二人近日才日夜兼程回长安,顾念手足之情,且李宪现年岁已老矣,李隆基方下敕令调回李宪,恩于宁王府安享晚年,今日骊山之行李琎何来同游之幸。

侧首望一眼头顶的皓月,李琎步上前来几步,对月吟诵道:“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李琎所吟的是汉魏诗中的《听月诗》,听似是在吟月,其实不然。会意李琎诗外之意,江采苹垂目浅笑,既全不介怀共赏今夕明月,索性附和一首,权当遣忧:“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略顿,拢一拢肩身上的披风,才又霁颜续道,“时辰已不早,本宫先行一步,这便回华清宫。眼下时气渐变,汝阳王当是早点回去才好。”

即使一见如故,即便它日可结为忘年之交,亦不可有失体统,有违礼教,李琎乃晚辈,江采苹是为后.宫妃子,彼此理当懂晓何谓避嫌。见状,李琎也未赘言,只依礼拱了拱手:“恭送江梅妃。”

步下烽火台时,云儿禁不住回首多瞥了眼拱手杵在身后的李琎,江采苹不动声色地提步在前,并未多过问。

待步回华清宫时,但听丝竹管弦之声已然奏起,所设宴饮正欲开宴。御座一侧,另置了张空坐榻,一看便知是特为江采苹所留。

——————————————

【注:】归宁:古代三日回门的泛称。

转毡:古时新妇子娶进门时,临到夫门前,下喜车之前,领头婢妇须把毡席铺在车下,后面人依次铺开成一条路,直引进家里大门。新妇子需在毡子上走过去,身后就有人把踏过的毡席拾起来,小跑着继续往前铺,称之为“转毡”,又叫“传毡”,要保证新妇子从车上走进室内的一路上都脚不沾地。

青庐:古时小夫妻行礼圆房不在屋子里,而要在院内西南角找一块吉地,搭起“青庐”和“百子帐”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