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虽然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将管夷吾聘为丞相,但是第一次见面就对管夷吾进行了一次面试。管夷吾提出要用礼义廉耻来教育人民,要给人民宽松的生活环境,这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齐桓公明白了管夷吾提出的爱民之道,进一步提出,那什么是处民之道呢?意思是如何管理人民呢?

管夷吾对此也胸有成竹,他认为士农工商谓之四民,要想管理好人民,就要让这四类民众不经常跳槽,在自己的领域好好工作,这样社会自然会安定,人民自然会安定。

看来彼时管夷吾已经对就业与社会稳定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

齐桓公又提出一个问题,人民安定了,那如何甲兵不足怎么办?侵略与反侵略,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主要依靠的是军队。

管夷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罚款制度。如果犯法的人,可以允许他赎罪。怎么赎罪呢?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革贵盾一戟,小罪分别交纳金属,嫌疑犯则可以宽恕他。假如原告与被告都有道理,那好了,各打五十大板,让他交纳束矢,允许他们和解。等收集好了这么多原材料,那就可以用来铸造武器了。

齐桓公又问,甲兵足了,如果钱财不足怎么办?

管夷吾说那必须发展国家经济事业。我们齐国有着靠近大海的自然便利条件,大可以销山为钱,煮海为盐,这买卖全天下通行,咱的事业可就做大了。这些钱到手之后,您可以用来购买天下百货便宜的,等待时机进行贸易;选择美女三百,安顿商旅。商旅如能感觉宾至如归,齐国百货俱全,您又可以收集赋税,来促进军事发展。那时候我们国家的财政就可以大发展了。

看来管夷吾还具有经济学家的头脑,既能看到齐国商机所在,还懂得资本流通,再次投资,甚至还明白国家可以自己做买卖赚钱,又能通过赋税赚钱。而且具有将齐国建立成为经济强国的信心与办法。当然美女那段可以忽略,有点过分,属于糟粕思想。

齐桓公听到此处已经激动起来了,原来一样的国家在不同的人眼中有这么不同的发展前途。他进一步提问道,既然经济发展了,那如果军队不多,兵势不振该怎么办?

管夷吾立刻回答道,兵贵精不贵多;君强于心,不在于力。意思是要那么多兵不能打仗也是白扯,您必须有精兵。而且不能总想着用军队讨伐别人,武力征伐并不是最高水准,能够让人心服那才是最高明的。您要是整顿军队,扩大规模,那别的诸侯也可以整顿军队,扩大规模,也不见得您就能比别人强!您要真想强兵,还不如隐藏实力,暗地增强,还是要从内政方面加强。

这见解即使今日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领悟到的。君不见,多少国家为证明自己实力,不断扩张势力范围,管你什么南海东海,我看中了就是我的。你要反对,我就派军队。其实肤浅之极。真正的威慑由内而生,是对你品德、实力的真正佩服,绝对不是靠单纯武力征服能够做得到的。假如只要靠武力那么简单,恐怕当日二次大战,法西斯就是最强的。为什么日本军国主义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遭受惨败,那是因为我们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为我们的国家浴血奋战。武力侵略他国,带来的长远影响必然是负面的。

齐桓公说既然你提到了内政,那我应该如何加强内政呢?

管夷吾回答,那必须建立制度。我们可以将国家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之乡十五,工商用来丰富财富,士用于扩张军士。

齐桓公说既然可以扩张军士,那么具体如何去做呢?

管夷吾说道,要扩张军士,必须建立军队制度。您可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分别设立长官,这样一乡为一旅,由良人统帅,共两千人;五乡为一师,共有万人。十五乡为三军,共三万人。您可以自己率领中军,其余再另派将领带领一军。军队在四季交替的时候可以从事田猎,让老百姓熟悉军事。整顿好了队伍之后,就不允许再迁移,这些编制内的人们一起田猎,一起祭祀、居住,所以他们互相熟悉,打仗的时候可以互相配合。居则同乐,死则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有这样三万人,您就可以横行于天下了。

管夷吾此举看似是将百姓组织在一起,其实对于当时社会是很好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生活战斗中建立起来的亲情、友情,更加有利于凝聚战斗力,形成团队精神。的确是高见。

齐桓公一听赶紧问,那如果有这样的军队,我是不是就能讨伐诸侯了?

管夷吾却回答说不行。您要做的,最好是尊周而亲邻国。

齐桓公问,那应该怎么去做呢?

管夷吾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首先查看我们的疆域,侵略别人的地方,您就换个人家,并且重新准备礼币聘问,但是别接受人家的礼物。这样四邻之国都会亲近我们。然后您应该聘用游方之士八十人,带足了车马皮裘,多带聘礼,让他们聘请天下贤人;然后带够了礼物去查看各位诸侯,看着有缺点的您就攻打他,看着*谋逆的您可以诛杀他,这样可以立威。如此,天下诸侯都会归顺于您,那时候您就可以率领天下诸侯朝见周王,尊崇王室,这样霸业可成!

齐桓公就这样和管夷吾说了三天三夜,好不疲倦。

其实,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来,齐桓公确实虚心好问,并且有雄心壮志,这也是他能够成就霸业的基础。而管夷吾的确对于国政、经济、军事、谋略以及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确和一般群众、一般大臣甚至一般诸侯、一般天子不是一个档次的。

齐桓公开始想做的,是通过武力去征服诸侯。但是管夷吾为他指出的,是一条发展国内经济,壮大自身实力,通过仁义道德建立威信,推崇周王,从而获得霸业的道路。可以说这是一条踏实的路,也是符合当时社会正统的道路。

通过这一席长谈,齐桓公真的服了。鲍叔牙说的没错,管夷吾的确是经天纬地之才。齐桓公心悦诚服,重新斋戒三日,在太庙祈祷一番,准备正式拜管夷吾为丞相。

没想到,管夷吾居然拒绝了。

齐桓公这下子觉得奇怪了,我已经决定采用你的建议了,为什么你不接受丞相这个职位呢?

管夷吾不接受丞相的职位?那就不是个人主义者管夷吾了!辛辛苦苦辅佐公子纠是为了什么?在鲁国受辱求生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今天吗?但是单纯从知识上征服领导还不行,还必须有别的。

管夷吾正色奏道,“臣听说一枝独秀不是春,滴水难成东流海。主公要成就霸业,必须任用五杰。”

齐桓公迫切的问道,那什么是五杰?

五杰是什么东东?

管夷吾心中早有人选,于是仔细为齐桓公分析,升降都很平和,进退也都很淡定,辩论词锋都很稳妥,臣不如隰彭,请您用隰彭为大司行;开垦土地,汇聚利润,使田地尽可能出产,臣不如宁越,请您用宁越为大司田;在平原上放牧,能让车马不碰撞,能让行人不犹豫,鼓舞三军将士让他们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成父,请您用王子成父为大司马;公平判决,不滥杀无辜,不让无辜之人蒙冤,臣不如宾须无,请您用宾须无为大司理;犯颜觐见,忠贞无比,不畏强权,臣不如东郭牙,请您用东郭牙为大谏之官。主公如果要富国强兵,请您一定用五杰为臣;如果您还想称霸诸侯,臣虽然不才,甘愿效劳。

原来齐桓公想的是任命管夷吾一人为丞相,而管夷吾推荐的是整个执政班底,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

个人主义者管夷吾什么时候开始为别人着想了?

这当然有管夷吾为给齐桓公留下一个好印象的成分在里面,但更主要的还是管夷吾的处境决定的。

从一个谋杀囚犯直接到丞相,这的确是惊天大手笔。虽然管夷吾已经令齐桓公心服口服,可是回顾他的出身,他毕竟曾经是齐桓公的对头:小白的师傅。管夷吾被提升为丞相,天下人怎么看?齐桓公曾经的追随者怎么看?他们能心服口服吗?管夷吾以后在齐国开展工作能顺风顺水吗?

必须有一件事情,能够扭转大部分人对管夷吾的看法和认识。

而这一推荐,就给大部分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你看人家小管同志其实很好相处很高风亮节么,当时肯定是各为其主,也不能怪人家啦!

而被推荐的这五个人,肯定都会涂上管夷吾这一派的影子,不管他们怎么想,总是受了管夷吾的恩惠。

工作局面,一下子就此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