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被管夷吾的才华震惊的同时,也被管夷吾的气度征服。

看看人家,政治经济的大人才,先想着推荐别人,这风格挺高啊!不过齐桓公还是觉得管夷吾技高一筹。人家说了呀,说谋取霸业他愿意尽力,那说明人家有帮助自己称霸的能力。

齐桓公听从管夷吾的建议,一一将这五人拜官;并且拜管夷吾为丞相,赐给国内租税一年。齐桓公还在国门悬榜,征求富国强民的建议,只要有好的建议都逐步的实行。

有一天,齐桓公看着麾下这几员大臣开心不已,我们齐国腾飞指日可待了!可是不一会儿又愁眉苦脸起来。齐桓公问管夷吾道,“寡人不幸喜欢打猎,又有些好色,这些对于霸业有损伤吗?”

原来齐桓公是想到了自己的缺点。看来他对于自己的缺点心里很明白,而且害怕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所以才这么发愁。

管夷吾却回答说道,“没事,不影响!”

齐桓公问那什么影响霸业呢?

管夷吾说,要影响到您的霸业,除非是您不知贤臣,或者知贤臣而不能用,或者是用贤臣而不能信任他,或者是信任他、用他却用小人去扰乱他。这就会影响您的霸业!

齐桓公长出一口气,那寡人就放心了。

看起来管夷吾这样的说法是为了讨好齐桓公,但是也有科学的成分在里面。有这样一份材料: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

这个结果并非说明有恶习的就是好的领导,但是能看出来,领导个人素质与领导好坏并无直线联系。

当然管夷吾当时并不可能知道这个故事,因为这个小故事的主人公还得个两千多年才能出世。不过这个道理管夷吾应该是明白的。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管夷吾的这个回答,貌似还是和他个人主义者的头衔有关。在事业中,个人主义者总是先想到自己,而不是那么多的想到别人。所以管夷吾认为齐桓公好色、喜欢打猎对于霸业不会有损坏,但是不能充分信任、任用贤臣却会损伤到霸业,也许有这样一个大胆想法:在他心里,一方诸侯成就霸业,主要靠的不是诸侯,而是贤臣。具体说来,齐桓公能否称霸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靠管夷吾。所以齐桓公的一些缺点根本不会对齐国称霸产生影响,因为是次要人物啊!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先锋前卫想法了。

但是不如此,不能解释为何管夷吾能轻易背叛公子纠,投靠公子纠的对头小白。因为无论是公子纠还是小白,都是管夷吾实现自己理想的一座桥梁,不是甲,就是乙,那又有什么分别呢?

齐桓公对于管夷吾的信任和崇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尊称他为仲父,恩礼在高国之上。并且命令,国家一旦出现大事,必须先告诉仲父,后告诉寡人,国家一切行动,听凭仲父指挥。然后又禁止国人冒犯管夷吾的名字,无论贵贱,都要尊称管夷吾为“仲父”。

管夷吾,成功变身为管仲。

理想的舞台拉开大幕,精彩的剧情即将上演!

但是有一个人听说了此事并不高兴,简直怒不可遏。

他就是鲁庄公。

怎么你们齐国这么没有是非观念呢?管夷吾是要杀你们主公的人,居然接回去当祖宗供起来,还成了宰相,称什么仲父?你们脑子有问题啊?有问题你吃药啊!干嘛忽悠我呢?我招你惹你了!将来什么时候人家说起来,那管夷吾怎么从鲁国回去的呢?别人都会说,是鲁庄公那个大傻子给人家放回去的!你们齐国做事太不讲究了!

这时候他早忘了当年被齐国在乾时打的满地乱跑的时候了。

鲁庄公一生气就犯糊涂,这口气不出不行。

齐襄公杀害他爹的气,他倒能忍了。

鲁庄公在国内大举验兵,准备兴兵伐齐,以报乾时之辱。

早有消息传递到齐国,说鲁国准备打你们呀!齐桓公这个郁闷,刚一登基,怎么还和鲁国干上了!可是齐桓公真的不想总让鲁国先打自己,太被动了!于是齐桓公问管仲,既然鲁国都准备打我们了,我们也不能死等着,不如我们先打他们吧!

管仲回答道,“军政未定,此时不宜出兵。”

齐桓公实在忍不住了,这鲁国欺负我们齐国不是一次两次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儿不可忍!齐桓公这次没听管仲的话,拜鲍叔牙为将,率兵直犯长勺。

鲁庄公得到齐国出兵的消息,急忙召见施伯,说这齐国真是欺人太甚!本来我们准备打他们的,谁知道还没准备明白呢,他们先动手了!果然是小人!你看我们如何防御?

施伯启奏道,“臣举荐一人,可退齐兵。”

原来施伯举荐的是曹刿,据说此人隐居于东平之乡,从未出仕,但是非常有才干,是将相之才。

鲁庄公急忙命令施伯前往召见曹刿。

曹刿见了施伯哈哈大笑道,“肉食者没办法,来找我们霍食者了吗?”意思是你们这些吃肉的贵族没办法了,找我们吃素的老百姓来了?

施伯知道曹刿是讽刺说笑,也不以为意,只说道,“霍食者能谋划,马上就要变成肉食者了!”

于是施伯带着曹刿一同拜见鲁庄公。

鲁庄公心急如焚,之前已经被齐国打得苦不堪言,再输可太难看了。一见面,鲁庄公就问曹刿,有什么退敌良策?

曹刿郑重回答道,“打仗需要临机制胜,臣不能预言。请您赐给臣军队,让我能够到达战场,观察情况,先有所预谋。”

鲁庄公觉得曹刿这人行,稳重,说的还都是内行话,很喜欢他,于是共乘一车,直达长勺。

鲍叔牙听说鲁庄公来长勺,立刻摆阵迎战。鲁庄公这边也严阵以待。

乾时之战,带给鲍叔牙许多自信,说实话,他还真没瞧得起鲁国。鲍叔牙下令,齐国军士如有先攻破鲁国阵地者,重赏。

鲁庄公听见对方阵地鼓声阵阵,也准备命令击鼓对敌。不料曹刿说道,“齐国士气正高,我们不如静静等待。”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攻击鲁军阵地,鲁军阵地铁桶般坚固,齐军只能退却。

过了一会儿,齐国军队再次击鼓进攻,鲁国这边依然充耳不闻,但是还是击退了齐军进攻。

这真是奇特的战争。一方鼓号喧天,杀声阵阵,另外一方却沉默着抵抗。而叫嚣的这一方还就冲不过去。

鲍叔牙恨恨的说道,“鲁军胆怯,给我再冲!”

曹刿耳听得鼓声又起,说道,“打败齐国只在这次,立刻击鼓进兵!”

这次鼓,惊天动地。

齐国第三次击鼓,鲁国第一次击鼓。

齐兵以为鲁国就这么回事了,装耳朵聋呢?可是鲁国士兵早就急的摩拳擦掌,好容易听见进军号令,人人争先,杀的齐军措手不及,七零八落,四散奔逃。

鲁庄公看的激动不已,准备命令追击齐兵。

曹刿却制止了鲁庄公,先下车仔细查看齐军列阵之处,然后登车远望,之后才告诉鲁庄公,可以追击了。

鲁庄公于是命令火速追击,缴获齐军兵甲无数,直击三十里。

凯旋之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我们一次击鼓反而胜于齐国三次击鼓呢?”

按照常人看,当然是三次击鼓比较厉害。

可是曹刿回答道,“打仗主要是依靠士气。士气高,那就肯定能获胜;士气低,肯定得失败。打鼓,就是为了激起士气。所谓一鼓气盛,再鼓气衰,三鼓气竭。我们之所以不击鼓,就是为了继续士气,而齐国三次击鼓,士气早就没有了。我们士气正足,而齐国已经没有什么士气了,我们当然能够获胜。”

鲁庄公佩服不已,接着问道,“我们击败了齐国,为什么开始不追击齐军,后来又追击了呢?”

曹刿说道,“齐人狡诈,恐怕会有伏兵,所以我没轻易相信他们。等我看到他们车辙纵横,知道他们军心打乱;旌旗也不整齐,知道他们肯定急于逃命,所以知道是真的打败了他们,所以才命令追击。”

鲁庄公这下子才明白,曹刿果然是军事能人。于是鲁庄公拜曹刿为大夫,厚赏施伯举荐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