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接过了自己对自己的责任,写下了几本书。”

——三毛《尘缘》

1975 年 10 月,三毛逃离危若累卵的西属撒哈拉,在大加纳利风景宜人 的“小瑞典”社区定居下来。后来又随丈夫荷西,先后迁移到丹娜丽芙岛和 拉芭玛岛。直到 1979 年 9 月,荷西不幸丧生,才结束了四年如诗如画的神仙 眷侣般的生活。

从沙漠到海岛,三毛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特别是在荷西失业和去尼日利 亚挣钱期间,由于生计的缘故,她的写作更加勤奋。这个时候,文学究竟是 樱桃还是蛋糕,恐怕连三毛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1978 年冬,三毛在丹娜丽芙。她发现丈夫荷西,因她夜间写作不能入睡, 便停止了写作。搁笔近十个月。后来到拉芭玛生活了七个月,她同样没有一 篇作品问世。直到荷西逝世。

在海岛时期,即她沙漠文学的第二时期,三毛大约只有两年的创作时间。

这一时期的创作活动,虽然只比在撒哈拉稍多几个月,但她的作品,却 是前者的三倍(个别小说可能是沙漠旧作)。

这些作品,分别收集在她下面三部集子里:

(1)《稻草人手记》,1977 年出版;

(2)《哭泣的骆驼》,1978 年出版;

(3)《温柔的夜》,1978 年出版。 以上均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 她的作品依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畅销不衰。

比之《撒哈拉的故事》,三毛海岛时期的作品,更趋成熟,个别作品达

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内容更加充实,思想更为丰富,塑造出了更多也更加多 彩多姿的人物群像。

在沙漠文学的第二个时期,三毛作品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沙漠故事;一类是海岛故事(大加纳利岛和丹娜丽芙岛);一类

是她去撒哈拉之前的早期生活。其中,以反映沙漠时期的作品最精彩,几乎 每一篇,所蕴含的思想和内容份量,都超过了她沙漠文学第一时期的作品。

《稻草人手记》,是三毛离开撒哈拉后的第一部作品集。有趣的是,收 入的十三篇作品中,没有一篇是属于沙漠的。她大概是想换一换口味吧!

那十三篇作品是:《序言》,《江洋大盗》,《亲爱的婆婆大人》,《西 方不识相》,《这样的人生》,《士为知己者死》,《警告逃妻》,《这种 家庭生活》,《塑料儿童》,《卖花女》,《守望的天使》,《相思农场》,

《巨人》。

都是一些生活小品故事,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稻草人手记》是三毛 沙漠文学时期份量最轻的一个集子。

《稻草人手记》涉猎的范围,比以前的作品广泛博杂得多。作家少年时 期、留学时期和在加纳利岛时期的生活,都很生动地展现出来。

出现了一些新人物。如婆婆(荷西母亲)、米盖(荷西同事)、卖花女

(加纳利小贩)、达尼埃(岛上邻居)等等。这里面,婆婆的形象,颇值一 提。

在三毛的笔下,婆婆的形象一再出现,却一次比一次面目可憎。

《稻草人手记》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亲爱的婆婆大人》,写三毛 初拜婆婆,在马德里相处的一段日子。最初两人怀有敌意。经过三毛种种努 力,终于获得了婆婆的好感。一幕化敌为友的喜剧。

散文《这种家庭生活》是第二次,喜剧色彩大大减少,荷西、三毛从撒 哈拉战火中逃出来,几乎一贫如洗。这个时候,婆婆带着女儿女婿和外孙, 到这里旅游,并购买免税商品。她对儿子的困境置若罔闻,不仅带来许多麻 烦,而且还大揩其油。婆婆,不再“亲爱”,是一个吝啬而又缺乏爱心的母 亲。

在三毛后期作品中,婆婆又出现了两次。一篇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守寡的三毛来到婆家,婆婆费尽心机,与儿媳争夺荷西的遗产。另一篇是《背 影》,追记婆婆在荷西葬礼之后的仲种恶劣表现;哭号几声之后,便带着其 他亲属们,到街上抢购免税商品,等等。

在三毛看来,婆婆玛利亚简直到了寡情无义的地步。与她可爱的儿子荷

西,真是相去万里。 尽管三毛自视浪漫、脱俗,但在婆媳关系方面,与天底下大部分媳妇相

似。

小说散文集《哭泣的骆驼》,大致和《稻草人手记》创作时间相同。共 收入九篇作品:

《尘缘》(代序),《收魂记》,《沙巴军曹》,《搭车客》,《哭泣

的骆驼》,《逍遥七岛游》,《一个陌生人的死》,《大胡子与我》,《哑 奴》。

除代序外,其中五篇是沙漠故事,另三篇主要是海岛故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沙漠故事在三毛的笔下,不再失之浅白,或多或 少地更丰富和深厚了一步。

五篇沙漠作品中,以《沙巴军曹》和《哭泣的骆驼》较为突出。其中《哭 泣的骆驼》是三毛一生所有的沙漠作品中,最优秀的一篇。

在《撒哈拉的故事》和《稻草人手记》中,三毛的作品,以轻松活泼的 喜剧和一些居家、旅行的小品为主。《哭泣的骆驼》与它们不同,三毛开始 揭示悲剧,诉说一些沉重的故事。八篇作品中,《沙巴军曹》、《哭泣的骆 驼》、《一个陌生人的死》和《哑奴》,或悲壮,或惨烈,或孤哀,或伤离。 这一幕幕感人的悲剧,占了全书的一半。

深沉而感人的作品,进入了三毛的文学世界。三毛的文学境界,达到了 一个新高度。

《温柔的夜》,是三毛沙漠文学时期出版的最后一部集子。 书中除《寂地》一篇为沙漠故事外,其它六篇均以海岛生活为题材:

《五月花》、《马德拉游记》作于大加纳利岛:《温柔的夜》、《石头 记》、《相逢何必曾相识》、《永远的马利亚》则成稿于 1978 年的丹娜丽芙 岛。

《寂地》是迄今见到的三毛沙漠作品中的最后一篇。是关于三毛夫妇和 朋友们在沙漠夜营、簧火谈鬼的故事。小说语言潜练细腻,想象丰富迷离, 气氛神秘扣人,其情节与风格与屠格涅夫的名著《白净草原》极为相似。

文集中另一篇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五月花》。它是三毛反映海岛生活 的不可多得的一篇力作。1977 年,丈夫荷西为了赚钱,到艰苦的尼日利亚的 拉各斯做工。老板汉斯,是个贪婪没有信义的家伙,迟迟不发给荷西薪水。 荷西忍气吞声。三毛从加纳利去探望丈夫,本以为能够享受天伦,欣常热带 五月的繁花。可是遭遇的,却是一场同老板的争薪战。她没有看到五月花, 得到的只是心力交瘁和丈夫的一小部分薪水。

《五月花》采用日记体,详细地记叙了她和汉斯一个月的斗争。软弱而

有心计的同事路易,又俗艳又吝啬的非洲老板娘杜鲁夫人;品格不高的冒险 家汉斯和他的娼妓般的小情妇英格?在三毛的笔下,刻划得十分传神。或许 是文中素材,取自于作家本人一段颇受刺激的亲身经历,这篇作品的心理发 展,把握得很有层次,情节的安排丝丝入扣,引人入胜。

在三毛一生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中,沙漠故事最为脍炙人口。小说《哭 泣的骆驼》,则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

故事发生在战云密布、三毛即将逃离撒哈拉的最后的日子里。

阿尤恩有一位美丽绝伦的姑娘沙伊达,她的文明教养和超凡脱俗,遭到 众多沙哈拉威土人的妒嫉和鄙视。她的丈夫是沙哈拉威人的英雄——声名赫 赫的游击队领袖巴西里。由于同族的愚昧,他们的爱情不能公之于众。

粗鲁残暴的阿吉比,是当地富商的儿子。他看上了沙伊达,却被这位高

傲的姑娘拒绝。他的心中燃烧着报复的火焰。 阿雍镇上的警察奥菲鲁阿,是三毛夫妇的好友。一天晚上,他把沙伊达

带到三毛家里,她和三毛成了朋友。后来,三毛知道,沙伊达的丈夫巴西里, 就是奥菲鲁阿的哥哥。

西属撒哈拉面临自决。沙漠的镇上,风声鹤唳。西班牙人纷纷撤离。与 此同时,摩洛哥军队开始了对这片沙漠的远征。强敌到来之际,沙哈拉威人 迅速分化,有的人家已经挂起了摩洛哥的国旗。

三毛临行前的一个夜晚,突然,巴西里和沙伊达来到三毛家。巴西里请 求三毛关照他的妻子,带她一起离开沙漠。三毛同意了。

天亮后的阿雍镇,充满了不祥。巴西里遇害,他死在同胞的手里。可怜 的沙伊达,落入了阿吉比手中,被强奸害死。奥菲鲁阿也倒在血泊里。 驾驭如此重大事件和纷繁情节,《哭泣的骆驼》无疑是出色的。

它以倒叙开头,读者顿入悲剧气氛: “我闭上了眼睛,巴西里、奥菲鲁阿、沙伊达他们的脸孔,荡漾着似笑

非笑的表情,一波又一波的在我面前飘过。我跳了起来,开了灯,看看镜子 里的自己,才一天工夫,已经舌燥唇干,双眼发肿,憔悴不堪了。”

主人公的陆续出场,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奥菲鲁阿和沙伊达是在一场情 斗的传说之后,在故事冲突中出现的。其后,节奏稍弛,三毛夫妇在一片诗 意的血色黄昏中,与巴西里相识。接下去的情节发展越来越快,弦越绷越紧, 直到沙伊达惨死,真如“银瓶乍破水浆迸”,小说方在骆驼的悲鸣中结束。 人物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尤其是沙伊达,着力最多。她用白描和衬托 手法,描写初见沙伊达:“灯光下,沙伊达的脸孔不知怎的散发着那么吓人 的吸引力,她近乎象牙色的双颊上,衬着两个漆黑的深不见底的大眼睛,挺 直的鼻子下面,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削瘦的线条,像一件无懈可击的塑像 那么优美,目光无意识的转了一个角度,沉静的微笑着,就像一轮初升的明 月,突然笼罩了一室的光华,众人不知不觉的失了神态,连我,也在那一瞬 间,被她的光芒震得呆往了。”随后,沙伊达的形象逐渐丰满:高贵,超俗, 对民族和爱情的忠诚,果敢,刚毅,**威不屈?三毛对撒哈拉和沙哈拉威人 报有情感。她对沙伊达的诗一般的赞美,多少寄托了作家对她所深爱的这片

土地和民族的理想。

小说的群像描写,格外生动,如一群蒙昧的土著姑娘,横七竖八地坐在 地上,诽谤沙伊达;如荷西同事们黑压压地挤在一起激动地讨论政局;如沙 哈拉威人向联合国考察团请愿呐喊的场面,都写得栩栩如生。

从题材、语言和叙述技巧等各方面,《哭泣的骆驼》都达到三毛文学的

炉火纯青的高度。它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悲剧故事,一首史诗。

《哭泣的骆驼》,是三毛的巅峰之作。三毛已经拥有成为一位伟大作家 的天才和潜力。她离一个伟大作家的距离,并不遥远。遗憾的是,三毛在之 后的文学创作中,并没有沿着《哭泣的骆驼》继续往上攀登。她只是偶然爬 上了一个文学高峰,然后,又慢慢地踱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