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问那卷发少年道:“小兄弟,你找我何事?”

卷发少年一闪,那独眼大汉顶到了赵匡胤的面前,且气势汹汹地言道:“听説你上午赢了不少钱,我独眼龙不服,来找你较量一番!”

独眼龙説完,便掏出两只硕大的骰子来。赵匡胤醉眼蒙胧地一笑道:“我身无分文,拿

什么与你较量?”

卷发少年不相信:“要饭的,你上午赢了那么多的钱,都藏到哪去了?”

赵匡胤一拍肚皮。“都换成酒肉装到肚里去了!”

卷发少年还是不相信,跑到赵匡胤的身边动手搜起来。搜了半天,卷发少年哭丧着脸对独眼龙言道:“大哥,这要饭的真的把所有的钱都给吃了。”

“什么?”独眼龙发火了,恶狠狠地瞪着赵匡胤道:“你这个臭要饭的,竟然把那么多的钱都给吃了!好啊,我叫你怎么吃的就怎么吐出来!”

赵匡胤酒喝多了,没听懂独眼龙的话,但他看到了独眼龙的拳。独眼龙的右拳重重地击在了赵匡胤的腹部。

赵匡胤没觉着怎么疼,他想张口问独眼龙为什么动手打人。他的口虽然张开了,但话却没有説出口,因为,他肚里的东西接二连三地从他的口里吐了出来。

独眼龙冲着卷发少年等人叫道:“都上去揍他!钱输了,揍上几拳出出气!”

卷发少年冲上来了,那刀疤少年和光头少年等人也冲上来了。十几只拳头争先恐后地往赵匡胤的身上打。不光是拳头,还有脚。有一只脚,恰恰踢在了赵匡胤的头上。

赵匡胤一身好武艺,为什么不还手?原因是,他无力还手,连站都站不稳,只能任人拳打脚踢了。如果赵匡胤早知有这种后果,恐怕就不敢喝那么多的酒了。

打着、打着,卷发少年等人忽地住了手。因为赵匡胤已经直直地躺在了地上,双目紧闭,动也不动,俨然一个死人。

卷发少年有些害怕了,怯怯地望着独眼龙。独眼龙强作镇定道:“这臭要饭的是装死,我们走!”

独眼龙和卷发少年等人一溜烟就没了影。剩着赵匡胤,依然一动不动地躺在街道的边上。虽有行人打此经过,但也只是匆匆地瞟赵匡胤一眼,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

一个当官模样的人看到了赵匡胤。他皱着眉头对左右言道:“大街上躺着一具尸体成何体统?把他扔到城外去!”

几个人连拖带拽地将赵匡胤扔到了城外。幸运的是,赵匡胤被扔在了一条大路的旁边。更为幸运的是,在天没有黑的时候,一位老者驾着一辆驴车从此路过,发现了赵匡胤。老者跳下车,试了试赵匡胤的鼻息,然后费了好大气力,终于将赵匡胤弄上了驴车。

老者并不知道赵匡胤是因被打而致昏厥,他只是闻到了赵匡胤身上有一股浓浓的酒气。所以,老者在把赵匡胤弄上驴车之后,曾自言自语地道:“这世道真是説不清啊,一个要饭的,竟然醉成这样……”

这老者是个热心肠的人,用驴车将赵匡胤拉回了自己的家,并把赵匡胤放到一个炕上睡着。老者想,睡上一夜,这要饭的就该醒酒了。

然而,第二天早晨,老者醒来,才发觉事情不是他所想的那样。赵匡胤依然躺在炕上人事不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赵匡胤的身上,也到处都是伤痕。老者不禁叹道:“唉,作孽啊,竟然被打成这样!”

不过,赵匡胤的脉搏还在跳动。老者看着赵匡胤的脸道:“小伙子,我也没钱替你请大夫,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挺得住了……”

赵匡胤挺住了。在老者的家里躺了一天一夜之后,他终于醒了过来。老者惊喜地道:“小伙子,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得知自己是被老者所救之后,赵匡胤忙着向老者致谢。老者问赵匡胤缘何被打,赵匡胤説出了事情的经过。老者欷歔感叹一番之后,又问赵匡胤缘何来此。赵匡胤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离家出走的经过简略地説了一遍。老者连忙道:“小伙子,世道这么混乱,你怎么能到处乱闯?还是回家去吧!你爹你娘要是知道你被打成这样,还不急碎了心?”

赵匡胤笑笑,没有多言语。他承认老者説得有理,但还是不想回家。他就像是一支离弦的箭,除了向前冲之外,别无第二条路,更没有什么退路。

稍稍能下地行走了,赵匡胤就准备向老者告辞。老者挽留道:“小伙子,你身体这么虚,能往哪儿走?我这儿虽没有什么好吃的,但总可以填饱肚子,你把身体吃结实了再走也不迟。”

老者既诚心诚意,又説的是实情,赵匡胤便听从了老者的话。好在老者只一个人过日子,赵匡胤住下来,也没有太多的打搅。

赵匡胤一共在老者家里住了五天。好像就是在第五天的上午,赵匡胤听到了“三镇之乱”的事。确切讲,他是听到了赵思绾占据长安反叛后汉朝廷的消息。原来,老者所在的这个村庄,就位于长安城的附近。如果骑着老者的毛驴去长安城,顶多只需一个时辰。

听到赵思绾在长安反叛的消息后,赵匡胤的心不禁为之一动。之所以心动,是因为赵匡胤对后汉朝廷十分不满又极度失望。所以,他很快便作出决定:到长安投赵思绾去。

赵匡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者。老者劝道:“小伙子,你还没看出来吗?这世道混乱得很哪!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打来打去,越打越混乱……小伙子,你还是回家去吧!”

但赵匡胤不这么想。虽然你打我我打你打得世道越来越混乱,但有句俗话説的好:乱世出英雄。世道越是混乱,英雄就越有用武之地。混乱的世道,恰是英雄成就大业的良机。他赵匡胤离家出走,不就是想寻找施展才华的良机吗?如果説,在此之前,赵匡胤四处游荡还没有什么明确目标的话,而赵思绾据长安叛乱,就使得赵匡胤终于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了。从这个意义上説,赵思绾反叛对后汉朝廷来説不是一件好事,但对赵匡胤而言却无疑是一件幸事。

那老者见赵匡胤去意已决,也不再挽留,而是把家中惟一的一只老母鸡杀了,为赵匡胤做了一顿告别午饭。赵匡胤非常感动,眼泪差点落下来。老者却微微一笑道:“我是半个身子埋在黄土里的人了,你还年轻,身子骨要紧!”

吃午饭的时候,老者一个劲儿地劝赵匡胤多吃鸡肉、多喝鸡汤。赵匡胤哽咽着言道:“……如果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回来报答您老人家的大恩大德!”

老者笑道:“等你有出息了,我早就埋在黄土里了!”

一老一少正边吃边聊呢,忽听外面有人叫道:“快跑啊!土匪来了!”

老者闻言脸色大变,急忙将未吃完的鸡肉和几张烙饼塞到赵匡胤的手中道:“小伙子,你快走,这些土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你千万不能落入他们的手中!”

老者怕赵匡胤走不脱,硬是将家中的毛驴让赵匡胤骑走。赵匡胤知道这老者全靠驴车替别人拉东西度日,所以高低不愿意骑驴。老者生气了,脸色铁青,似乎连喘息都很困难了。赵匡胤生怕老者气出毛病来,赶紧翻身上驴,“嘀嘀哒哒”地走了。

赵匡胤自然是想朝着长安方向走的,但不认识路。骑着毛驴小跑一阵之后,他见着几个行人,就下驴问路。行人告诉他:到长安应往回走。赵匡胤就往回走了,走着走着,又走到老者所住的那个村庄附近了。赵匡胤朝村庄里看了看,村庄里很静,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许是土匪都走了吧?赵匡胤小心翼翼地进了村。他想先把毛驴还给那老者,然后再奔长安。

村子里确实没什么人。赵匡胤放心大胆地朝着老者的茅屋走去。但还没有走到茅屋的跟前,赵匡胤就张大眼睛停住了脚步。因为,地上倒着一具尸体,正是那老者。老者的胸口汪着一滩殷红的血。老者是被剑刺死的。

赵匡胤的头“嗡”地一声炸开了。一个邻居老太婆告诉赵匡胤,先前进村扫荡的,不是什么土匪,而是从长安开来的赵思绾的军队,赵思绾的军队开到村里来,一是抢粮食,二是拉夫去长安修筑城墙,那老者虽然年迈,却也在被拉之列,老者不愿去长安,就被人用剑刺死了。

赵匡胤强忍悲愤,找着一床破被把老者的尸体裹了,然后在村边挖了一个坑将老者掩埋了,还在旁边做了一个记号,以待有朝一日回到这里来祭奠老者。据説,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确曾派人到这个村庄来寻找老者的坟墓。只是,这个村庄已经毁于战火,赵匡胤当年做下的记号也荡然无存。

料理完老者的后事之后,赵匡胤就骑着毛驴往东南去了。到长安应往西北行,赵匡胤为何去往东南?原来,赵匡胤不再想去长安了。赵思绾的军队滥抢滥杀,与土匪何异?去投奔这样的一个赵思绾,还能闯出什么前程来?实际上,此时的赵匡胤,已经对赵思绾充满了仇恨。甚至,他对自己与赵思绾同姓也感到一种莫大的耻辱。

赵匡胤就带着对赵思绾的仇恨往东南去了。不几日,他进入了湖北地界。进入湖北地界之后,他又尝到了忍饥挨饿的滋味。没奈何,他把**的毛驴卖了,然后继续四处闯荡。虽然他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但他坚信,只要坚持闯荡下去,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只是,一头小毛驴并不能卖得多少钱。赵匡胤走到复州的时候,身上又空空如也了。他踏进复州城的那天,正是傍晚。中午都没有混饱肚子,到了晚上更是饿得难受。就在赵匡胤饥饿难耐、准备去行乞的当口,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来:父亲在湖北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随州刺史董宗本,另一个就是这复州的防御史王彦超。

董宗本和王彦超都去赵匡胤家做过客,都认识赵匡胤,而那个王彦超就住在这复州城里。赵匡胤不禁想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于是,赵匡胤打起精神,问清了王彦超家的地址之后,就兴致勃勃地前去了。他甚至这样想,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地,还不如暂时就在王彦超的手下谋个差事,王彦超是个带兵的将军,就是在他的手下做个士兵也无妨。

来到王彦超家的大门口,赵匡胤请看门人入内通报。

谁知那王彦超竟是薄情寡义之人,为赵匡胤准备了一顿饭菜,让仆人给他一些碎银,打发他当晚就离开了王彦超家。

赵匡胤不仅离开了王彦超的家,还连气带怨地离开了复州地界。他自然是气恨不念朋友之情的王彦超,但同时也埋怨父亲赵弘殷。父亲真是好没眼力,居然与王彦超这种人交为朋友。

几乎是下意识地,赵匡胤又踏入了随州地界、走进了随州城。父亲的另一位好朋友董宗本就在随州做刺史。刺史是一个地方最高军事、行政长官。赵匡胤到随州来,是不是想考验一下董宗本是否也如那王彦超一般的薄情寡义?

反正,赵匡胤走进随州城的时候,身上早已了无分文。王彦超给了他一口袋钱,他没敢买衣服、没敢住旅店,勉勉强强地从复州城走到了随州城。现在身上没钱了,好像也只有去找董宗本了。

复州城不大,随州城就更小。但董宗本的家却不难找。随州城内最壮观、最气派的建筑就是董宗本的家。

赵匡胤走到董宗本家附近时有些犹豫了。董宗本家这般庭院深深,会接待我这么一个漂泊流浪之人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何必前往自找难堪?

许是肚内“咕噜噜”地在作怪,赵匡胤虽然犹豫,但还是不自觉地向董宗本的府门靠近。

当看门人告知董宗本是汴梁赵弘殷之子赵匡胤前来拜访时,他亲自到府门口迎接赵匡胤,随后吩咐下人去备热水衣衫,供他沐浴更衣,并为他订做衣装。酒足饭饱后,董宗本得知赵匡胤出走原因后便挽留赵匡胤为他训练部下习武。

赵匡胤应允了。但由于赵匡胤留在董府后,夺了董宗本其子黄遵诲的威风,引起了黄遵诲的极度不满。

于是赵匡胤就主动地向董宗本请辞。董宗本没有太惊讶,也没有再挽留,而是同意赵匡胤离开。

董宗本不只是送赵匡胤出了城,还送给赵匡胤许多的财物。赵匡胤也没有假客套,就带着那些财物上路了。虽然他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但有那些财物在身,他至少在相当的一段日子里不必为吃喝犯愁了,而且高兴起来,还住一回旅店、下一回酒馆。这时候的赵匡胤,一眼看过去,虽不像某家的翩翩公子,但起码也不再会被别人误以为是乞丐了。

有句俗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赵匡胤几乎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他随身携带的财物,会被小偷窃去。

那是在他走到襄阳(今湖北襄樊)的时候,他入了襄阳城,住进了一家客栈。连日奔波,太过劳累,他想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再继续赶路。

晚上,赵匡胤点了一荤一素两个菜,又要了两壶酒,有滋有味地品匝着。人累了喝上几口酒,的确是惬意。虽然身上还有不少钱,但赵匡胤也不敢铺张。对流浪者来説,有两个菜两壶酒对付,已经是莫大的享受了。

吃罢喝毕,赵匡胤倒床便睡。睡得这个香啊,直到第二天日出三竿时分,赵匡胤才悠悠醒来。刚一醒来,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房门昨晚上关得严严的,现在怎么虚掩着了?他一惊,急忙看**,携带的包裹果然不见了。他的钱财和衣物全放在包裹里。

没有了钱,赵匡胤自然就被客栈老板赶出了门外。客栈老板甚至指责赵匡胤是“骗子”。赵匡胤也没与客栈老板计较,因为他又要为吃饭问题发愁了。

早饭当然没有吃。赵匡胤有些羞于去向别人乞讨,因为他虽然身无分文,但一身衣衫还是光洁整齐的,穿着这么一身衣衫去向别人索要食物,他觉得自己张不开口。

捱到中午,赵匡胤饿得有些禁不住了。他心一横,为了肚子,就暂且把面子搁到一边吧。反正在这襄阳城内,也没人认识他赵匡胤。

就在这时候,就在赵匡胤准备再作一回乞丐的当口,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寺庙。他不禁“咦”了一声。跟着,他就迫不及待地朝着寺庙走去,且脸上还浮现出一种显而易见的喜悦,仿佛他那被偷去的包裹又失而复得了。

赵匡胤为何会突然面露喜色?原来,他想到了这么一个问题:寺庙自然是和尚的所在,和尚就是出家人,出家人都应是以慈悲为怀的,既如此,我到寺庙里去走上一遭,寺庙里的出家人一发慈悲,我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这么想着,赵匡胤就大步迈到那寺庙的门前,冲着一位迎上来的小和尚言道:“烦这位小师傅入内禀告方丈,就説汴梁的赵匡胤路过此地,因财物被盗,腹中饥饿难忍,想进贵寺吃顿饱饭,恭请方丈定夺!”

那小和尚木然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就走进寺里去了。赵匡胤在门外等待,心中也不很踏实。虽説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但如果这庙里的方丈不发慈悲,又为之奈何?总不能冲进庙里同和尚们抢饭吃吧?佛门乃清静之地,似乎也容不得动粗的,而且,据説庙里的和尚大都武功超群,即使自己想动粗的,恐也不是那些和尚的对手,且为之奈何?

赵匡胤正在胡思乱想呢,一声嘹亮的佛号传入他的耳中,且震得他的耳内一阵“嗡嗡”响:“阿弥陀佛!哪位是从汴梁来的赵施主?贫僧这厢有礼了!”

赵匡胤定睛一看,眼前已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这老和尚像是从寺内飘到赵匡胤的身边的。而且,在赵匡胤看来,这老和尚虽然披一袭红色袈裟,但一副仙风飘逸之态,确乎像一位道士。

赵匡胤前趋一步,拱手言道:“汴梁赵匡胤,见过方丈!”

那方丈一怔,双眉渐渐地蹙了起来,盯着赵匡胤的两道目光非常怪异。以至于,赵匡胤不禁有些紧张兮兮地问道:“敢问方丈,你为何这般看我?”

方丈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贫僧掐指算来,今日午时必有贵客驾临,莫非,这贵客就是赵施主吗?”

赵匡胤又不由得笑了:“方丈,我不是什么贵客,我是因为肚中饥饿才来贵寺打扰的,还望方丈看在佛祖的面上,不要把我拒之于寺门之外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