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白玉清家的院墙一面临河,一面与老卫生学校接壤。需要补充的是,还有一面与邻居共用。

潘正龙等人将枇杷树运来之后,自找苦吃。他们所走之路不是登堂入室,再进入庭院,而是如法炮制。他们像刚才一样,先将树靠在墙头,然后两个在下举一个在上拉,三人拿出了吃奶的劲,好不容易才将它横在墙上。此时,天公不做美,下起了挟带春寒的小雨。三个男人替市长做事很卖力,尽管雨水淋湿了他们的衣服,弄得他们睁不开眼晴,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肯回到屋内躲雨。树横到墙上后,二个人翻墙入院。二人在下接,一人在上送,三人费了不小的功夫才将之送进院内。

这一切白玉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看到这些“兄弟们”为她吃尽苦头后,实在过意不去。她当机立断,决定用树上残留的枇杷犒赏他们。

余琳卖掉房子后,一直拖着不肯交房子钥匙,目的就是要妥善安排这一棵枇杷树的归属。三个男人起树前,她爬高上低采了一部分果实。剩下的果实,在这一棵枇杷树“卧倒”之时全部被采撷。三个男人不敢私吞,他们一起交给了白玉清。

于是,三个男人再接再厉,挖坑种树,而白玉清则用“84”消毒液清洗枇杷。清洗完毕后,她用净水洗涤果子,反来复去,洗了很多遍。她判定已经清除了所有的消毒液才罢。清洗结束后,她将它们装进塑料小箩中。

望着橙黄色、色泽鲜艳、看起来诱人的枇杷,富有想象力的白玉清想入非非,神弛八极。

自从马力达当上市高级中学的校长之后,她的心里就渗入了不安、惊惧与焦躁的元素。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在她的不长的人生中,聪明自负、好学上进、成绩总是超过她的马力达曾经给过她重创,他是在这个世上唯一一个让她输得一塌糊涂的枭雄。因此,他对她有绝对的心理优势。如今,这个枭雄站了起来,成了临水市教育界的一个人物、新星、名星,其巨大的威慑力、杀伤力、魔力不言自喻、可想而知。他的老婆和她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姓白名媚,比她小两岁。虽然两人不是同年生的,但是巧的是两人生日相同。她原是县第四服装厂的职工,后来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要到销售部当销售员。总经理看她挺出趟的,就给了她一个机会。她当上销售员后,一方面使尽浑身的解数搞销售,另一方面对上大搞阿谀奉承、“溜三样”。结果,位子越坐越稳、越升越高,钱越嫌越多。她嫌了钱之后,另起锅灶,利用公家的关糸大谋私利,自已替自已做生意,钱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当公司跨掉时,正是她这号人破茧化蝶之时,她和像她一样的人买下了这家公司,成了合法的大股东。与此同时,她还买了一间数百平方米的门面房,自已利用它卖化妆品兼开美容院。化妆品店及美容院是朝阳产业,尽管竟争激烈,但是每年还是能赚不少钱。她看好这个行业,舍得投入,四五年的功夫,她自个的化妆品店及美容院就达到三四家。她有了钱后,换了房子,买了车子。她是一个女强人,会持家、发家、巴家,马力达娶了她之后享了很大的福。对于这样的女性,白玉清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心甘情意地表示尊重。她从不怨恨她,也从不对她不服气。这不等于说她不嫉妒她,其实她嫉妒死了她了。如影随形常来的嫉妒要么弄得她的内心酸涩难过,要么弄得她的内心隐隐作痛,要么弄得她心态失衡、情绪难控、生理紊乱。而对于那个省军区总医院的一位护士的女儿则另当别论。是她使他移情别恋,是她抢走了她初恋的男友,是她让她失去了心上人。而她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据她当时偷偷地观察,她丑得“日万代”,不比玄武湖的黑猩猩好看多少。就是这样一个劣质货、等外品,竟然让她俯首称臣,拱手相让心上人。白玉清一想起她就怒火中烧、义愤填膺,定然会产生极不服气之情。她百思不得其解,当时马力达究竟中了哪门子邪了,使他自取其辱、自我作践?她现在认为,当时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是真心的,而是假意。面对她产生的强烈的自卑之情,使他选择了自我惩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在惩罚自已的同时也惩罚了深爱着他的她。这是情之过啊!白玉清想到这儿,长吁短叹了一番。

白玉清面前的枇杷,粗看起来,个个饱满厚实、色泽鲜艳、橙黄悦目。她忍不住从塑料小箩中拿起一个吃了起来。边吃边品,觉得它酸甜适度、味道鲜美。吃掉第一个后她还想吃第二个,于是她忍不住又将手伸向塑料小箩。第二个枇杷的滋味依然如此,她还是觉得它酸甜适度、味道鲜美。吃掉第二个枇杷后,她还想吃第三个,面前的枇杷真的很诱人。她是一个大人,且是一市之长,在此时她有能力控制自已的已经如晚汐一般衰退的了。

如晚汐一般衰退之后,思想如潮水一般涌来。她是一个喜欢思索之人。

她首先得出这样的结论:枇杷,同形同色同质同味。它们生于一树,熟于同时;大小相当,重量相似;难决雌雄,不分伯仲;兄弟友爱,姐妹情深;同荣同损,生死与共;心无嫉妒,身有大腹;互相包容,相互庇护;分布有序,结构合理;错落有致,高低不耻;果叶和谐,主次分明;华而有实,华实俱佳;美仑美奂,如乐如画;如痴如醉,独醒相对;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力争上品,志在奉献;千年口碑,万世景仰——

她想了又想,看了又看

后来,白玉清思维、视觉均疲劳了,于是,她关于面前的枇杷产生这样的观念、幻觉。

枇杷生于南方。

枇杷是“果中之皇”。

枇杷形似琵琶。

枇杷是一首流行的歌曲。

枇杷具有橙黄色的音符。

枇杷具有饱满厚实的节奏。

枇杷具有味道鲜美的旋律。

枇杷具有酸甜适度的余音。

枇杷与琵琶名曲《十面埋伏》

同形同色同质同味——

这样的观念、幻觉既像是一首赏心的歌,又像是一幅悦目的画,在她的脑海中不知疲倦地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