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衔风波平息下去了之后,武大算是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武大便与吴用和公孙胜商议,准备在梁山搞一次三军授衔仪式。

吴用和公孙胜欣然同意。

不过,要搞授衔仪式,新式军服便必不可少。

为此,武大花了一天时间,将新式军服的款式设计了出来。

不过,他这些设计,并没有参照前一世的现代军服,而是明代的军服。

毕竟,时代局限性,他也是无奈为之。

想想看,这些古人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他们的头发剪短,戴上现代军队大盖帽,试问他们一时半会儿如何能接受?

当然,现在不能接受,不代表将来不能接受。

武大坚信,随着时间推移,在他身体力行地示范下,总能让这些梁山好汉们改变观念。

设计好军服后,武大让人唤来内务府的侯健,然后将新式军服的款式图样给他看了。

如今的侯健,已不在军中效力,而是在织造处,专司负责造补旌旗袍袄。目前,梁山织造处的各大被服厂,都归他管理。

看了武大递过来的新式军服款式图样,侯健当即赞叹道:“哥哥,你这手绘的新式军服款式,好看不说,而且花样多,威武极了。”

武大心说,这能不威武好看么?这可是数百年后的明代军服好吧?

“这些新式军服,分为三类,一类是礼服,是为各类盛事活动所穿;一类是常服,是为日常起居时所穿;一类是戎服,是为训练作战时所穿。”武大生怕侯健不知用途,解释道。

“原来如此。”侯健听得点了点头。

“侯健贤弟,你先瞧瞧,这新式军服生产起来,有没有甚么难度?”武大问道。

侯健仔细看了一番,道:“哥哥,从您提供的图样和标注来看,这新式军服的礼服和常服并不难造,但这戎服,怕是难造。”

“那是自然。”

武大笑了起来,道:“我设计的戎服,尤其头盔和铠甲,多是用钢铁冲压铸造而成的,以目前的工艺,还很难制造出来。”

说到这,他口风一转:“不过,没关系,前些天,我已将冲压床的设计图纸弄好了,等内务府的工匠将各项部件打磨出来,便可组装,与蒸汽机配套使用。到时,你们织造处也就不难生产了。”

“那便好。”

对于武大的言语,侯健根本没有丝毫怀疑,接着道:“哥哥,既是恁地,我这就回去,先将新式军服的礼服和常服造出来。”

“很好,不过,新式军服的常服可以缓缓,但数百套礼服须得尽快,我准备给你三日时间,可够了?”

“哥哥,这是为何?”侯健愣道。

武大这才将自己打算举行授衔仪式的事说了。

侯健这才恍然大悟,道:“哥哥放心便是,我回去后,便组织人手,力争在三天内完成任务。”

“好,快去忙吧。”

“是。”

……

三日后。

侯健不负厚望,将武大需要的数百套将官、校官、尉官所需礼服,全部加班加点地造了出来。

当这些看起来令人眼前一亮的全新礼服发放下去后,梁山上下的大小头领,无不精神振奋。

次日上午,梁山上下的大小头领,个个身穿新式礼服,精神抖擞地齐聚聚义厅。

而当武大身穿上将礼服,出现在聚义厅之后,全场起立,迎接他们心目中堪比神一样存在的无敌统帅。

“授衔仪式开始。”

随着左军师吴用一声高喝,文工团的男女鼓乐队,开始奏乐起来,高亢而嘹亮,听得人人心潮澎湃。

而武大,听到这熟悉的乐曲,更是热泪盈眶。

因为,这一首曲子,乃是他教给大娘子花雕的,曲名正是从他前一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不曾想,花雕竟然让文工团鼓乐队学会了这首曲子,还特地安排在今日奏了出来。

这时,右军师公孙胜注意到武大情绪有些不对,小声上前提醒了一番:“哥哥,授衔仪式该开始了。”

武大这才回神过来,点了点头,然后上前,开始为马军、步军、水军、神机营和机密营的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等大小头领,一一授衔。

几乎每一个得武大亲自授衔的头领,无不神情激动。

只是人人都没想到,在后来武大开国立邦后,他们当中很多人已成了战功赫赫、威风八面的元帅和将军,一回想起这一幕,都说是终身难忘。

授衔结束后,武大走上前台,振臂高呼:“匡扶天下,驱逐鞑虏,复我汉唐雄风!”

台下,一众头领,纷纷憋住了劲,像是给打了鸡血一般,齐声高喝:“匡扶天下,驱逐鞑虏,复我汉唐雄风!……匡扶天下,驱逐鞑虏,复我汉唐雄风!……”

听到这,武大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暗想道,军衔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时候在军中推行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的新军制了。

随后,他趁机宣布此事,看看反应。

不出他意料,马上就有人一脸疑惑地站起来:“哥哥,这政委、教导员还有指导员甚么的,到底是甚么军职啊?”

武大循声望去,发现说话之人正是李逵,不由得笑道:“铁牛,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随即,他便将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这三个新名词,解释了一番。

众头领这才听明白过来。

“哥哥,这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啥的,不就跟宋廷的监军一个样么?”李逵又嚷道。

武大笑道:“是一个样,却又不一个样。”

此言一出,众头领均听得有些迷糊了。

李逵再次嚷道:“哥哥,此话怎讲?俺怎地听不明白?”

武大笑笑,让李逵先坐下,这才接着说了下去。

“这宋廷的监军,说白了,是去监督军队的,往往会掣肘军中主将,在平时,倒不算甚么,但一旦有了战事,这可就要命了。”

“但我们的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不一样,他们有监督之责,却不是去掣肘军中主将的,反而要配合军中主将开展各项工作,比如训练、后勤保障等等,尤其是部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说白了,在我们梁山军的新式军制中,军中各级指挥使,负责管打仗,而我们的各级政工人员,负责管生活,各司其职。”

“当然,若是军中主将不执行上级命令,阳奉阴违,政委是有最后一票否决权的,有权接过军队指挥权的。”

……

听武大解释完,众头领这才明白过来。

只是关胜、呼延灼、宣赞和郝思文这些降将,隐约感觉武大有针对自己的意思,却也无法反对,毕竟全军上下都推行了这种新式军制。

于是,在武大巧妙的安排下,前一世无比强大的政工制度,在他手里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