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登州府衙。

太尉高俅看着张叔夜递来的战报,脸上笑开了花。

原来,这些日子以来,他依据张叔夜的法子,不断派遣骑兵出击,战果颇丰,打得梁山军始终避而不出。

期间,纵然有各地的乡勇队不断袭扰,也对骑兵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这些根本就无法撼动朝廷骑兵的威胁。

“军师,你这法子果然不错啊,你看看咱们如今的战报,效果不错啊,一向嚣张无比的梁山贼军,如今竟然避战不出了。”高俅笑道,“以本太尉来看,再过些时日,咱们要剿灭这梁山贼军,不在话下了。”

张叔夜微微一笑,眉头紧锁,显然隐约觉得有些不妥。

高俅显然看出了他心中所想,道:“军师,瞧你这脸色,似乎并不怎地欣喜啊,这是为何?”

“大帅,您不觉得这些天以来,咱们派出去的各路骑兵,都有些太顺了些么?”张叔夜道。

“军师,这太顺一些,不是挺好的么?”高俅道。

“大帅,顺自然是好,但大帅别忘了,这梁山军的武大,素来用兵狡诈,焉知他是否是另有计谋,挖坑等着我们跳呢?”

“这……”高俅噎住。

“大帅,您好好想想,这些天以来,咱们虽然胜多败少,但是,你不觉得事有蹊跷么?按照梁山军的战力,他们真要灭咱们的骑兵,按理说应当是轻而易举才是,为何这般吃力?”张叔夜道。

高俅陷入了沉默。

的确,前一阵子,各路骑兵进入济州后,确实屡屡得手,但也有好些次失了手,被梁山贼子伏击全歼了,损失不小。

好在张叔夜及时调整策略,让各路骑兵减少出击次数,即使出击,也是选择飘忽的路线,叫梁山军摸不着头脑,才总算屡屡避开伏击,化险为夷。

更奇怪的是,其中有一次,有五千骑兵被梁山贼军伏击围困,但最终,这五千骑兵竟有大半逃了出去,按照常理来看,以梁山军强悍的战力看,这应当是绝无可能才是。

但最终,己方五千骑兵还是逃了出去。

是以,他和张叔夜不禁判断,己方人马究竟遇到的还是不是梁山军?

“高太尉。”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个鸭公嗓的声音。

高俅和张叔夜立即循声望去,却见一群人风尘仆仆进来,为首一个太监手里还捧着一个像是圣旨一般的东西。

高俅一眼认出那太监,竟是当今圣上身边的传旨太监。

于是,他当即道:“姚公公,你这怎地来了?”

“高太尉,咱家乃是来替陛下传旨的。”传旨太监说完,让高俅和张叔夜跪下,然后将圣旨宣读了一遍。

听完,高俅和张叔夜一脸震惊。

高太尉当即失声道:“什么?梁山贼子竟然拿下北京大名府了?这怎地可能?”

张叔夜却是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咱们这些日的骑兵如此之顺,原来梁山军有一部分人马,去了北京大名府。他们兵力捉襟见肘,便对咱们的人马无法形成有效的打击。”

高太尉听了,更加笃定下来,但嘴里还是有些惊讶地道:“不过,这梁山贼子是如何从咱们二十万人马的眼皮子底下,溜去北京大名府的?咱们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哇!”

张叔夜倒是想到了什么,道:“早就听闻梁山军有一种可以将人载到空中的工具,但据我了解,那工具一次只能最多载五人,梁山贼军若要将两万人马送去北京大名府,不知要动用多少这种工具?”

“就是啊,两万人马,可不是小数目,要将他们全部运到北京大名府,不知要动用多少这种工具啊。”高太尉点头道。

“我若所料不差,这梁山贼军,多半又捣鼓出了什么更为厉害运载工具……”

张叔夜正说着,那传旨太监有些不耐烦地道:“我说两位大人,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叽叽歪歪些什么?方才圣上在圣旨里说的,你们可曾听进去了?”

“公公勿要着急,我们都听进去了。”张叔夜道。

“那以张大人之意,是否认可陛下的意思?”传旨太监又道。

张叔夜拱手遥拜,道:“陛下可谓英明神武,此计乃是大妙。”

“那便好。”那传旨太监点了点头,“那就烦请张大人尽快落实陛下的旨意吧。”

“是。”

“那好,咱家这便回京师,向圣上复命去也。”那传旨太监说完,随后领着人去了。

传旨太监一走,高俅便问张叔夜道:“军师,陛下要我等趁武大那厮远在北京大名府之机,直捣巢穴,将梁山破掉,莫非你同意?”

“大帅,陛下此计,再明显不过。那梁山贼子武大亲自领了两万人马去北京大名府,一时半会儿不在梁山,若是咱们集中兵力,围攻梁山巢穴,一旦拿下,就等于断了武大的根本,以后剿灭起来,就不难了。”张叔夜解释道。

“原来如此,那便依军师之言,直捣巢穴。”

……

当天下午,高俅便依从张叔夜的计谋,让各路州府的兵马,直插济州境内。

由于官军来得神速,锐不可当,次日中午,十余万官军便陆续出现在济州境内。

只是让高俅好张叔夜意外的是,这济州城和四县均空****的,连半个人影子都没有。

高俅和张叔夜想不透究竟,索性把州衙权为帅府,安歇下了。

紧接着,高太尉传下号令,教各路军马进驻梁山贼军遗留下来的各处山寨、水寨,进行屯驻。

当晚,各路军马回报,说是各路大军已将梁山水泊围得水泄不通,同时也依令征集梁山水泊的所有船只,随时准备进攻梁山。

但很快,高俅发现,船只不够。

高俅当即又下令,近山砍伐木植,又从百姓人家搬掳门窗,搭盖窝铺,一时民怨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