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像大宋太子赵恒,受命监国之后,一直勤勤恳恳,颇受朝野上下赞誉。

尤其是,在听皇城司指挥司季刚说,父皇心灰意冷,有意放权于他之后,他每日去城外皇庄跪拜得更加勤勉了。

结果,不出他所料,徽宗受他孝心感召,终于在一天上午发诏,宣布禅让退位,由太子赵恒继任皇位。

自此,曾经于靖康之变前夕继位的钦宗,比真实历史提前六年的时间,登上了历史舞台。

是以,当此事传到济州梁山的时候,武大着实意外了一把。

其实,一开始,武大原本对这个钦宗赵恒并没有放在心上。

真实的历史上,钦宗赵恒此人虽不如徽宗赵佶昏聩,却与徽宗赵佶一样懦弱。

但是,当东京不断传出消息,钦宗赵恒有意励精图治,重振大宋之后,他开始感觉事情有些棘手了。

因为,钦宗赵恒继任皇位后,首先便罢黜蔡京和童贯一党,还将被徽宗赵佶贬去南剑州沙县的李纲召回东京重用,被任命为尚书右丞。

李纲是谁?

在武大前世的历史教科书上,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抗金名臣啊!

宋廷有如此贤臣,试问武大能不紧张么?

这一日,武大将朱武唤来,还有在济州城主政的吴用也唤回梁山,商议此事。

由于公孙胜眼下正在大宋境内四处云游,广交朋友,是以无法赶回。

“哥哥,唤我回来,不知所为何事?”吴用问道。

朱武早已从武大处得知了其目的,对吴用道:“吴用哥哥,大宋新皇登基,将太师蔡京和枢密童贯罢黜了。”

“哦?竟有此事?”吴用愣道。

“不错。”朱武点头道。

吴用摩挲着下巴,沉吟半晌,又问道:“那不知眼下宋廷主事的人是谁?”

“李纲。”朱武道。

“李纲?此人为谁?”吴用愣道。

话音刚落,武大缓缓开口道:“李纲,祖籍邵武,此人虽进士及第,却颇通军事,官至监察御史,但因妄议朝政过失,被徽宗罢官,去年因为东京大水,此人上书让徽宗注意内忧外患,被徽宗贬去南剑州沙县管理税务。”

见武大说得如此郑重,吴用有些意外,道:“听哥哥的意思,这李纲似乎颇有些不好对付。”

“确实不好对付,正因如此,我才将你召回商议此事。”武大沉声道。

“若是这样,事情确实有点不好办啊。”吴用道。

就在这时,戴宗匆匆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见状,武大心中一凛。

他早有嘱咐,若非重大事情,戴宗不必来找他。

而如今,戴宗竟然来找,必定是大事。

果不其然,只见戴宗开口道:“哥哥,刚收到三份来自东京的重要电报。”

“念。”武大直接道。

“是。”

戴宗清了清嗓子,这才一封电报接着一封电报地说了下去。

“第一封电报,是宋廷和辽国达成了和谈协议,辽国免了宋廷的岁币,但不肯割地。”

“第二封电报,是宋廷和西夏达成了和谈协议,西夏彻底向宋廷俯首称臣。”

“第三封电报,是金国使臣到了京师,想要与宋廷结成联盟,瓜分辽国土地,钦宗赵恒同意了,李纲坚决反对。”

听完前两封电报,武大点了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

因为宋廷的五艘飞艇,兼之又有了三八大盖这种远程武器装备,对飞艇威胁太大,辽国都服软了,西夏更不必说。

只是听到第三封电报的时候,他的心莫名地揪了一下。

真实的历史上,正是因为金国利用宋廷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迫切心理,才达成宋金联盟,打得辽国节节败退,最终被灭国。

俗话说,唇亡齿寒。

辽国被灭后,宋廷也就好日子到头,最终酿成了靖康之变。

可以说,这钦宗赵恒并不高明到哪儿去,不足为虑。

但是,这个李纲,就不能不让武大重视了。

“等等,你说这个李纲竟然坚决反对?”

就在戴宗准备念第四封电报的时候,武大开口道。

“是的,哥哥,李纲坚决反对,甚至为了此事,要罢官辞职呢!”戴宗道。

“那最终如何?”武大又追问道。

“朝廷之上,很多文武大臣都分成了两派,不过,支持派占了上风,反对派处于下风。所以,李纲未能说服钦宗,暂时给冷遇了。”戴宗解释道。

闻言,武大微微松了一口气,笑道:“幸亏这个李纲没成功,不然可坏了我大事。”

想想也是,一旦李纲说服钦宗,断然拒绝与金国结成联盟,只怕靖康之变非但不会提前,反而会延后,这对他今后的大计大为不利。

吴用、朱武和戴宗三人均知他心思,个个笑而不语。

“是了,戴宗贤弟,第四封电报,写的是什么?”武大问道。

戴宗回神过来,继续道:“这第四封电报,也是最后一封电报,电报上说,被贬为提举鸿庆宫的宗泽为钦宗起用,但此人……”

还未说完,武大便惊呼道:“宗泽?可是那个念过六旬的宗汝霖?”

“哥哥,正是此人。”戴宗道。

武大顿时有种晕眩的感觉,怎地历史上的那些抗金名将,一个个都冒出来了?这历史错得也太离谱了吧?会不会再过一阵,连岳飞岳武穆也要登上历史舞台了?

“哥哥,你怎地了?”见武大神色不对,戴宗问道。

“没什么,你继续刚才的话题说。”武大道。

戴宗这才继续道:“这个宗泽被起用后,直接向钦宗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要求由他领兵,集中优势兵力,围剿我们济州。”

“什么?”武大当即吃了一惊。

他倒不是吃惊“攘外必先安内”的这个说法,而是吃惊于,宗泽竟然还想怂恿钦宗围剿济州,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事实上,“攘外必先安内”一词,并非出自前一世的蒋光头,而是出自北宋赵普之口:“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是以,宗泽提出这个“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倒也是借鉴前人之言,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哥哥,不必担心,这个宗泽的主张,虽然被钦宗采纳,但是,不是被他派来围剿我们济州,而是被派去围剿宋境各地的山贼。”戴宗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武大长松了一口气道。

“哥哥,为何一提到李纲和宗泽二人,你就会有些紧张呢?”忽地,戴宗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