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帝制中的徐世昌逻辑(1/3)

在晚清的高官之中,徐世昌与袁世凯是关系最深的一对。说他们是生死弟兄有点儿不确切,但他们俩的确彼此难分。如果没有袁世凯,徐世昌的飞黄腾达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没有了徐世昌的襄助,袁世凯的事业也未必会有那么兴旺。有意思的是,袁徐关系在那儿明摆着呢,摄政王载沣开掉袁世凯之后,却重用徐世昌。为人诟病的皇族内阁,唯一的汉人协理大臣(副总理大臣)就是徐世昌。单就这点看,载沣开掉袁世凯,不过是想从这个汉人能臣手里夺权,根本不是像当时有些人想的那样,是为了给他哥哥光绪报仇。而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重新出山,徐世昌则起了不可或缺的居中调和的作用。当然,调和到了最后,是摄政王被荣休,袁世凯当家。

鼎革之后,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而徐世昌在德国人占的青岛做了遗老。在众多遗老遗少之中,徐世昌的官阶是最高的,无人能及,位列太子太傅、协办大学士、内阁总理副大臣。在徐世昌的亲弟弟徐世光看来,只要民国还在,哥哥这个遗老是做定了的,否则,实在对不起清朝的皇帝。

然而在民国二年,袁世凯扫荡了“二次革命”的国民党,做稳了大总统之后,派人到青岛请徐世昌出山了。出山做什么呢?国务卿。这国务卿跟美国那个不一样,是从内阁总理转过来的。但是这么一转,国务卿就不再是总理内阁的负责人,而是成了总统的幕僚头目,有几分类似清朝军机处的首席军机大臣。

徐世昌居然动心了,准备上车就道。

这下子徐世光不干了,横挡竖拦,哭天抹泪地劝了好几天,搬出来孔夫子,搬出来徐家的祖宗,都给他跪下了。可是徐世昌不为所动,该走还是走。临行那天夜里,徐世光苦劝了一夜,他哭,徐世昌也哭,哥儿俩哭够了,哥哥上路,丢下弟弟仰天长叹。

徐世昌的说辞,是说他去帮忙,老朋友了,这个忙不帮说不过去。但骨子里,大家都明白,还是想做官。徐世昌自号水竹邨人,但绝对不想做村人,热衷得紧。袁世凯也知趣,不仅给老朋友足够的礼遇,每天一起吃饭,而且把所有的官员分成上卿、中卿、下卿,位列上卿的,仅徐世昌一人,让老朋友切切实实过一把官瘾,比当年在清朝官还大,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这个时候,在青岛的一班儿遗老遗少们,口风又有点变,觉得徐世昌这个忙帮得不错,看样子,袁世凯是打算还政于清,要不干吗又是国务卿,又是上卿的,分明是要复古嘛。复古干吗呢?复辟呗。

然而,遗老们空欢喜一场,到头来,原来是袁世凯自己要做皇帝了。这时候的徐世昌开始打退堂鼓,一个劲儿地溜边儿,不出主意,不建策,什么话也不说。不像袁世凯另一个老朋友严修,拼命地出头反对。当袁世凯主意已定,封徐世昌为“嵩山四友”,可以永远不对袁世凯称臣时,他私下嘟囔了一句:所谓“嵩山四友”,就是永不叙用而已。然后请假回了河南,真正做他的水竹邨人去了,不久,洪宪帝制成,他一封辞呈递给了老朋友洪宪皇帝袁世

凯。

有人说,他不赞同袁世凯做皇帝,是因为这样一来断了他日后做总统的路,其实猜得不对。他和袁世凯年纪相若,袁世凯一直身体都不错,怎么可能指望接班呢?而且,人们对段祺瑞、冯国璋不赞同帝制都做同样的推测,哪里可能有三人都打一种主意的道理?虽说民国告成,袁世凯做了总统,在很多遗老眼里他已经成了篡位者,但徐世昌不这么看,因为那是民意的选择。体制变了,民国不是另一个朝代,所以谈不上改朝换代。别人不讲,对于徐世昌来说,帝制和共和孰优孰劣不说,若要帝制,也应该是清朝的帝制,袁世凯就是来做总统的。若是觉得共和不适合中国,那么,还政于清就是了。如果非要自己做皇帝,那么老朋友就真的成了乱臣贼子,图谋篡位的曹操和司马昭。既然如此,他徐世昌官瘾再大,这个忙也不能再帮了。再帮下去,徐世昌就等于是篡位者的帮凶,那可真就无颜见大清的列祖列宗包括现在的小皇帝了。他念兹了一辈子的君臣大义,可就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

有徐世昌逻辑的,在当时的精英中还真有这么一批,特别是那些做过前清官员的现任官员们。依照这个逻辑,袁世凯称帝,他们是不赞同的。虽不至于出头反对,但暗中撤火,也够袁世凯受的。

最后,袁世凯在一片的反对声中得了重病,堪堪要死之际,徐世昌还是来了,帮助袁世凯稳定时局,安排后事。老朋友,毕竟是老朋友,君臣大义要讲,朋友之道也要讲。这也是徐世昌的逻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