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了太叔段,郑庄公才真正觉得整个郑国真正属于自己了。再不用看别人的眼色,担心别人的阴谋,关注别人的行动。如今自己在打倒太叔段事件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仁义、能力与胸襟,成为最大的赢家。只是,还有一件事,令他没那么放心。关于自己的母亲武姜放于颖地,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似乎没个标准。

要说实在话,武姜是太叔段谋逆的内应,证据确凿,放于颖地应该是便宜她了。可是她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是给予自己生命的那个人。政治家是政治家,但首先是人。这件事,这个阴谋昭告天下,母亲将何以自处?她心痛吗?她会怎么想,怎么渡过以后的岁月?最关键的是,这在旁人看来,虽然事出有因,但是的确是不孝。一个不孝之子,能够有资格成为一国之君吗?

这最后一点,好像一个引子在郑庄公的心里慢慢发酵。老百姓从骨肉亲情的角度去考虑,大都会这么想的吧!自己究竟该如何面对呢?

果然在民间有郑庄公担心的这种想法,这天,颖谷的封人,也就是颖谷的地方长官颖考叔准备为此给郑庄公上一课。颖考叔平时为人正直,一直是孝子和好人的代表。郑庄公对母亲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那是非常不正确的,是对天伦的一种伤化。但是颖考叔也明白,要让郑庄公心甘情愿的去做一个孝子,需要一些启发。

于是颖考叔命人捕猎鸮鸟数头,进献郑庄公。郑庄公一看,这是什么鸟,平时没见过,问颖考叔,颖考叔微微一笑道,“主公,这是鸮鸟啊,据说此鸟白天看不见泰山,晚上却能明察秋毫,明于细而暗于大。这鸮鸟小时候和别的鸟一样,都是母亲喂养。但是等到羽翼丰满,就会啄食母亲的眼睛,所以这是不孝之鸟,臣因此捕猎而来,进献主公。”

郑庄公一看,这是拐着弯儿骂我呢啊,还不能接话茬,再接话茬,不一定下面有什么好话呢,于是默默的低头不语。

正好这时候厨房送上一盘蒸羊,郑庄公命人割下一块羊肩赐给颖考叔。颖考叔一看,我这说了半天您不接话茬,合着我是白说了。干脆,捡一块好肉,用纸抱起来,藏在自己袖子里。郑庄公一看这是干什么呢?于是询问他。颖考叔说,主公您不知道,我家贫如洗,平时吃不上什么好吃的。所以有好吃的一定给老母亲带一点回去,略尽孝心。您今天赐给我这么好的美味,我的老母亲要是吃不上,我想起来老母亲,怎么能吃的下去呢?所以我预先带一块好肉,回家带给我老母亲吃。

郑庄公感慨说,你可这是孝子啊!说完感慨的长叹一声。心里未免想到,谁不希望尽孝母亲膝前呢?我也是被逼无奈啊!从小母亲就和后妈一样,而且谋逆的事情可是她一手策划啊!

颖考叔故作不知,问主公为何感叹呢?

郑庄公说你能在母亲膝前尽孝,我虽然是诸侯,可是还不如你啊!

颖考叔故意说,姜夫人不是身体很好吗?怎么能无法尽孝呢?

郑庄公将母亲与太叔段的谋逆一事和黄泉之誓仔细叙说一遍,说现在我已经发誓了,还能怎么办呢?

颖考叔说姜夫人现在就您一个儿子了,您要是不尽孝心,那不是和鸮鸟一样了吗?要说黄泉之誓,臣有一计。郑庄公一看颖考叔果然是个孝子的榜样,命他全权处理这件事。

颖考叔命五百壮士在曲洧牛脾山下挖地十余丈,直到泉水涌出,在泉水旁边架设木质房屋,之后树下长梯一座,直通此室。颖考叔随后拜见武姜,仔细开解,将武姜迎到这地下室中。郑庄公从梯子来到地下室,母子二人抱头痛哭,武姜说这都是我的罪过啊!是,直到今日,她才明白,自己的儿子或者比什么权势都重要。可是大错铸成,死者已矣。只能珍惜仅有的骨肉了。

郑庄公亲自将母亲付出登辇,自己为母亲驾车回宫。

郑国百姓见此一幕,无不拍手称赞,郑庄公真孝子也!

其实都是颖考叔调停之功。

一波即平,一波又起。太叔段派往卫国借兵的公孙滑,带着卫师到了半路知道父亲自杀的惨讯,于是逃往卫国。卫桓公说这郑伯无道,当为公孙讨之。

于是卫桓公发兵伐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