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发婆婆打量了武大一眼,问道:“敢问官人高姓?”

武大眉头一皱。

他看得出来,这白发婆婆分明是对自己心生警惕,是以如此盘问。

这时,他忽地想到《水浒传》原著中,公孙胜老娘对去寻访公孙胜的戴宗各种推诿,若非后来戴宗指使李逵用强,还真不好逼公孙胜现身相见。

“看来,我得诓她一诓,先消除他戒心为首要。”

武大暗自琢磨了一番,定下了主意。

于是,他开口道:“阿婆,小可武大郎,与自家兄弟途径一处墓地时,我那兄弟中了邪,卧病不起,听闻公孙先生术法高强,特来求助公孙先生解法。”

“原来恁地回事。”

那白发婆婆戒心这才放下了不少,但叹了口气:“这位官人,实在不凑巧,老身那孩儿出外云游,至今不曾还家啊。”

武大自是不信。

因为,《水浒传》原著中,公孙胜老娘也是这般说。

不过,他可不会像戴宗那般,教武松和杨林莽撞行事,这只会降低自己在公孙胜心目中的印象分。

常言道,欲得其人,先收其心。

公孙胜之所以离开梁山,无非是心灰意冷,若强行让他归顺自己,只会将他越推越远。

还好,公孙胜为人至孝,只要将她老娘服侍得妥妥帖帖,要招揽公孙胜,也就水到渠成了。

念及此,武大心中已有了计较,忙道:“阿婆,既是恁地,烦请阿婆行行好,拨几间草房,让我和我兄弟栖身,如何?”

那白发婆婆有些犹豫,武大忙道:“阿婆,我兄弟三个跋山涉水而来,一路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还请阿婆行行好,要不,小可给您跪下了……”

说着,便要跪下来。

他这可是真要下跪,毫不带虚的。

毕竟,要将公孙胜招揽到麾下,不动点真格的,那如何能行?

见他单膝已然跪地,白发婆婆看得于心不忍,道:“罢罢罢,只要官人不嫌弃草房鄙陋,那便和你兄弟一起住下吧。”

武大闻言,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官人,你且先别急着谢,老身年纪大了,做的都是粗茶淡饭,老身自己倒无所谓,就怕慢待了你们三兄弟。”

“阿婆,无妨,我们兄弟三个,能有个栖身之地,已感激不尽了,哪敢劳烦阿婆替我们兄弟三个做饭菜?从现在起,阿婆的饭菜,我们包了。”武大豪爽地道。

“这……这如何使得?”婆婆惊道。

“使得,使得……”

武大笑了笑,接着道:“阿婆,我先不多说了,我这就去接我两个兄弟。”

说完,匆匆出去了。

在外面寻到武松和杨林,武大问道:“可有发现公孙胜出来?”

“不曾。”武松和杨林齐齐摇头。

“看来,公孙胜的确不在家,外出云游去了。既是恁地,咱们得改变策略。”

“改变策略?”武松和杨林齐齐问道。

武大这才将自己的计策说了,武松和杨林一听,齐赞高招。

见他们不反对,武大然后道;“你们谁来扮中邪之人?”

“我来吧。”杨林道。

“那好,那便辛苦贤弟了。”武大说完,便让武松将杨林背上,往草房中去。

不多时,三人便到了那公孙胜老娘跟前。

公孙胜老娘早已收好了针线,见武大三人来了,随即带他们去安排住宿。

忙完这些,武大看天色还早,索性让杨林好生在家,他则叫上武松,骑马去蓟州城一趟。

到了蓟州城,兄弟两个直奔市集,买了一大堆瓜果蔬菜和猪肉,这才返程回二仙山。

随后,武大亲自下厨,武松负责生火,两个在灶屋里忙活了起来。

其实,此前武大不是没考虑过,去蓟州城雇一个会做饭的老婆子,但转念一想,如此做,怕是体现不了自己招揽公孙胜的诚意,还是自己亲自动手为好。

还好,前一世,他经常下厨,做得一手好菜,如今这厨艺正好派上用场。

期间,公孙胜老娘本要来帮忙,都给武大笑着送出了灶屋:“阿婆,哪能让您老动手呢?您啊,就等着好了,稍后我让您尝尝我的手艺。”

公孙胜老娘过意不去:“官人,你们是客,老身岂能让你们如此破费?”

“阿婆,您这是哪的话?若非您收留,我们这会儿怕是没地儿落脚呢!”武大笑道。

一个时辰后,一桌丰盛的家常菜,甚么爆炒腰花,甚么鱼香肉丝,甚么麻婆豆腐,还有甚么红枣银耳羹,全给武大做了出来,一时香气四溢。

公孙胜老娘哪尝过这些可口的饭菜,一时胃口大开,对武大赞不绝口。

见她吃得满意,武大心中暗喜。

吃了一阵,武大忽地笑道:“是了,阿婆,您今儿个高寿?可有五十了?”

公孙胜老娘笑道:“你这孩子说的甚么话,老身都快古稀之年了,早过了五十。”

“不可能,不可能!”

武大故作表情夸张,惊讶地道:“阿婆,我看您老人家福泽盖头,气势磅礴,面色红润,鹤发童颜,分明就五十岁的老人家嘛。”

旁边武松和杨林,听得一阵老脸臊得慌,这哥哥的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啊,这种拍马屁的话都说得出来。

公孙胜老娘听他说得夸张,又是一阵好笑,满面红光:“你这孩子尽会说些好听的话儿。”

武大呵呵笑道:“阿婆,这不是说的好听话儿,我这是实话实说。”

说着,他给公孙胜老娘舀了一碗银耳羹,双手奉上:“阿婆,这银耳羹味道不错,现在,我就借这碗银耳羹,我祝福您老人家牙口好,心情倍儿棒,吃饭饭香,种花花开,孙子早娶贤妻,孙女早责贤婿,开枝散叶,百子千孙,大富大贵,福禄满堂……”

他一口气说了一连串,逗得公孙胜老娘咧嘴笑个不停,只把旁边武松和杨林看得目瞪口呆,哥哥这口才,也忒好了吧?

“好,好,好孩子,你这般有心,老身谢谢你了。”公孙胜老娘一边喝银耳羹,一边说道,“等我那不孝子回来,定会叫他医治你弟弟的中邪之症。”

“那就多谢阿婆了。”

接下来,一连数日,武大都亲自下厨,将公孙胜老娘伺候得舒舒服服。

而武大呢,想起自己前一世的父母,今生永远见不到了,索性拜公孙胜老娘为干娘。

虽动机不纯,却也出自他真心实意。

公孙胜老娘得他照顾,加上他嘴甜,对他很是喜欢,也就同意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日中午,武大正和武松在灶房里忙活,公孙胜老娘兴冲冲跑进来:“大郎啊,我那孩子回来了,就在前堂歇脚,我带你去见他。”

武大心中暗喜,公孙胜啊公孙胜,但愿你见了我,千万别大吃一惊!哈哈!

--

作者有话说:

今日第四更结束,现在写明天存稿。唉,写书不容易,尤其是没有一个安定环境,更不好写。我有家有口,没法子啊!一天四更!头条里恐怕没几个能做到!拜托大家多多打赏礼物,谢谢,我看着也有**!